在俄罗斯单方面宣布复活节临时停火时间结束后,俄乌双方在顿涅茨克近郊的波克罗夫斯克战线又大打出手。请看凤凰卫视记者发自前线的现场报道——

4月21日是俄乌冲突第1152天,俄方停火期限结束之后的第一分钟,俄乌两军在顿涅茨克近郊的波克罗夫斯克战线又大打出手。目前,在前线经常可以发现两军博物馆级别的主战兵器,出现在战场实施对决。
此外,俄乌战场是世界新型军种智能军战斗的试验场,在不到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俄乌两军高达70%的人力和装备都是无人机战术所造成的战损。如今,无人机火力群也迫使双方的传统地炮,后移到常规无人机有效飞行距离的10至15公里的后方;坦克和装甲车以及越野运输车等已变成了夜场的装备;皮卡车和摩托车等成为双方白天的主力运输平台。

其次,作为俄军主力地火的“郁金香”自行火炮和喷火坦克TOS等,过去它们白天耀武扬威,现在已悄无声响地加入到夜场的阵列。
目前,乌军在前线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六旋翼农用飞行器投放TM-62反坦克地雷,替代昂贵的精准火力,且威力巨大。
高科技在俄乌战场上也已经抵达了一个新的作战力高度:在波克罗夫斯克前线,乌克兰正在引进带有网和霰弹枪的拦截器,并开发带有榴弹发射器的攻击无人机等;俄军的光纤无人机子母机最多携带4架子机,最远距离可飞行40公里,已经让乌军尝到了苦头。

而战区无人机的敌我识别仍是目前两军的最大难题。在波克罗夫斯克战场某方向有限的10公里接触空间,每天飞行着两军600余架次的无人机。许多无人机在技术上相似,两军部署在前沿数量不多的电子战系统,实际上干扰着区域内无人机的所有频率。在混乱中,双方有时会试图连续击落所有空域内飞行的无人机,而不区分哪一架属于谁。
来源:凤凰卫视卢宇光、伊万、拉曼顿涅茨克报道
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