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说,美国在试图拉拢老对手俄罗斯,成为伊朗核问题谈判的“掮客”。这个操作就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套路,意在将那复杂得像团乱麻的中东核问题理顺一番。
特朗普对普京提出了一个请求。之前,特朗普在和普京的电话中亲自提了这个请求,随后这个想法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美俄会谈上又被提了出来。这场外交拉锯战,实际上透着怎样的深意呢?美国试图拉拢俄罗斯,想通过这个方式来破解与伊朗之间的僵局,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策略——美国是否借助与俄的合作,意图在中东地区拓展自己的影响力呢?
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总统的发言人佩斯科夫立马确认了美国的请求,同时,俄罗斯总统的助理也透露,美俄驻利雅得的代表已经同意就伊朗局势进行单独的讨论。这表明,双方在伊朗问题上已经有了一点初步的认同。伊朗内部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两派观点难以达成一致。关于伊核谈判,伊朗国内的看法变得截然对立。在经济困难加剧的情况下,改革派领袖总统佩泽希齐扬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希望。他认为,唯有与西方国家重修旧好、打破偏见,才能助伊朗走出经济低谷,再次崛起。自从他当上总统,佩泽希齐扬就勇敢地表态,希望与西方国家进行对话,仿佛在为一种现代的“和解外交”呐喊。不过,他的对手可不是好惹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作为国家的精神象征和实质掌权者,态度一贯鲜明,远没有改革派的乐观。
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但哈梅内伊依然对美国的每一步都密切关注,坚信“狼来了”的警觉才是对的。对他而言,谈判更像是一扇通向陷阱的门,而不是个安宁的地方。他的这种担忧也有道理,毕竟从历史来看,美国的各种外交手段确实让不少国家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可别忘了,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伊朗的状况可是完全另外一回事:物价飞涨,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生活压力也是一天天加大。这样的情形真是让人难以承受。因此,对他们来说,任何能改善经济状况的机会都值得去尝试,不管它是什么人提供的。特朗普的局面,可能又要走入僵局了?细细一想,其实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缺少明确计划和可量化成果的现实难题。特朗普总是喜欢用新鲜的“花招”来吸引媒体的目光,这样他就能继续占据风头,而不用面对那些棘手的难题。
谈到美俄关系,特朗普虽然和普京聊了不少,但实际上没啥实质进展。记得他和泽连斯基在白宫的尴尬会面之后,那关于吞并格陵兰岛的“想法”就突然424神隐了,感觉就像云烟一样消散。这也多少展现了他策略上的忽左忽右和即兴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