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随着温度逐渐回暖,不少农户会给冬小麦追肥,以便促进更好的返青。
尤其是赶时间外出打工的农户,一般情况下,初十或者正月十五之前,就要出发了,而家里的小麦让亲戚和邻居帮忙管理也不方便,就会选择在出发前给小麦追肥。
给小麦追施返青肥的做法是没错的,不过,今年天气情况有点特殊,多地小麦种植区,春节前温度比较暖和,也没有降雪。到了春节后,出现了降温。
时间上虽然已经到了六九,可是从温度上来看,比春节前三九和四九期间的温度还要低。
因此,在这种低温下,小麦追肥就不能着急了,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间而去追肥,既浪费了成本,又不会起到相应的追肥作用。遇到极端的情况下,还会引起肥害。
春节后给小麦追肥,为什么主要以尿素为主?多数种植小麦的农户,在小麦返青期时,主要给小麦追施尿素,小部分会追施复合肥。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的氮肥,小麦返青期是生长快速恢复的时期,对氮素的需求较大,高含氮量的尿素能为小麦提供生长所需,促进叶片生长、分蘖增加等。
另外,尿素施入土壤后,在脲酶的作用下能较快地转化为铵态氮,然后被小麦根系吸收利用。这个转化过程相对简单,能使小麦迅速获取养分,这也是为什么尿素肥效较快的原因之一。
尿素在较短时间内为小麦提供明显的养分供应,使小麦的叶色迅速转绿,生长态势得到快速改善。一般在施肥后 3-5 天就能看到小麦叶片颜色变深,生长速度加快,更好的促进后续一系列的生长。
还有一点,从价格上来说,尿素相比其它的一些肥料,成本相对也会低一些,占有一定的优势。
为什么低温下不建议去追施尿素?尿素和其它的肥料不一样,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直接被小麦所吸收(也不能被其它植物所吸收)。
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把氮素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小麦所吸收。而转化过程中,温度是很关键的因素。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延长转化的时间,导致氮素在转化为铵态氮的过程中,部分氮素转化成氨气挥发掉。转化时间越久,挥发量就越多,小麦的利用率也就越低。
从小麦自身生长的角度来分析,低温下小麦根系活力本身就较弱,此时追施尿素,过高的土壤养分浓度可能会对根系造成渗透胁迫,影响根系细胞的水分平衡,使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不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进而影响小麦的整体生长。
另外,低温下小麦生长缓慢(还没有开始正式返青),此时去追施尿素,可能会使小麦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相对加快,但这种生长可能是不健壮的,表现为茎秆细弱、叶片薄而嫩,抗寒、抗倒伏等能力下降,遇到倒春寒时,更容易遭受冻害、病虫害危害等。
从肥害的角度来说,低温下小麦还未返青,追施尿素话,还有可能导致尿素在土壤中积累,浓度过高,损伤根系,叶片发黄干枯,就是常说的“肥害”。
春节后什么时候给小麦追肥最佳?由于小麦种植区域不一样,气候不一样,回暖时间有早有晚,因此,给小麦追肥的时间也有差异。
从地区上来说,华北地区,小麦追施返青肥多数在2月底到3月中旬之间。江淮地区的小麦返青时间可能提前到2月中旬到下旬,追肥时间也会相应提前。至于南方地区,由于回暖时间早,2月上旬就可以追肥了。
从温度上来说,日平均气温稳定在7-8度以上时,就可以去追肥了。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出现上述提到的不利现象。
如果当地气温回升快,追肥时间可适当提前;如果天气异常,该升温时气温还偏低,小麦生长缓慢,追肥时间就需要推迟了,待气温回升后再进行追肥,确保小麦能够有效吸收利用养分。
综合上述内容,今年部分地区天气反常,春节前该降温时没降温,春节后该升温时却降温了,小麦追肥不要着急,等温度回暖后再去追肥,不要多花钱。
问问大家,今年你准备时候去给小麦追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