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题为“男大学生买100包卫生巾支援涿州”的报道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来自河南一名叫小卢的男大学生(另有报道称小卢是昆明理工大学准大三学生)和两个朋友,自费购买了100包卫生巾送往涿州一安置点。
之所以重点强调卫生巾,小卢是这样说的:“当下很重要的卫生巾可能会被人忽视。”另外的报道中提到小卢的考虑:“考虑到水、面包、方便面这些东西可能已经足够了,就想到了捐赠卫生巾。”要知道,根据接收人的说法,小卢也是第一个送这个(卫生巾)过来的。
事实上,小卢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了支援的20件矿泉水,同时还给救助人员送去1艘皮划艇和6件救生衣。也就是说,小卢的这次支援并非只有卫生巾,只不过是因为送卫生巾被媒体特别关注到后出圈了。
与此同时,小卢从宏大叙事层面提到了互助的渊源,也就是当年河南暴雨时,河北人乃至全国人都帮助过河南人,所以不管任何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都是不变的旋律。按理说,透过小卢的自身言说,媒体的侧面报道,小卢的支援行为算是走完一个闭环,也就是说他好事也做了,积极影响也达到了,可谓两全其美。
可吊诡的是,在大多数人都觉得小卢做得很好的情况下,竟然有些人质疑小卢的动机,质疑小卢的思想。而且指向是营销逻辑和道德逻辑,甚至有些人干脆没有逻辑就下嘴了,着实吃相难看。
质疑小卢的动机:评论01、“感谢这位同学,不过有蹭流量、目的不纯的嫌疑啊。”评论02、“这个人不是变态,就是哗众取宠搞流量。”评论03、“特别才能有流量。”评论04、“严查此子必然有目的。”
质疑小卢的思想:评论01、“说实话,行为是善良的,但是你捐这个东西,不知道你大脑里在想啥。”评论02、“确实需要,但是有点恶趣味,这位同学感觉思想不单纯啊。”评论03、“这个捐赠者如果是女生没有毛病,如果是男的,那就有点问题了。”评论04、“合法耍流氓而已,这种人不知道偷过多少女人的卫生巾了。”
列出这些评论,并不是说不能质疑小卢,而是质疑不能忘了最基本的原则。比如小卢提到“一些网友和身边的朋友知道自己要去捐卫生巾,还给自己转了一些钱作为援助涿州的心意”。要是有人质疑小卢是否按照实际接受数额全数支援,希望小卢公开明细,这还可以勉强理解。
但是上来就质疑小卢支援卫生巾的动机和思想,着实让人有些难以理解。我们不否认,牵涉性或者性边缘的物品和行为,对于很多人来讲仍然是禁区,但是回到洪灾的背景下,各位道德家请暂时收起你们的有色眼镜,让生命和健康站在第一位好不好?
另外,要允许别人做好事时留点好名。那种期待别人“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不是不好,而是过分苛责做好事的人,不利于好人好事走向良性循环。因此,就算小卢和两个朋友真是“蹭流量”,那么也希望你学一学小卢,而不是上来就苛责小卢。
说到底,你们怎么想,小卢管不着。同样的,小卢怎么做,只要不违背初心和公序良俗,那么你们生气也只是你们的事儿。换句话说,好人为被支援者负责就够累了,根本没有为挑毛病者负责的精力了,当然也没有这个义务。大家都是成年人,这个道理不是很难懂。
当然你们硬要说“我就不喜欢小卢,怎么着”,这当然是让人难以改变的事情。但是回到人性的范畴和人对人的尺度上,只想说,强调小卢“这不单纯”的你们,请先做个人吧。毕竟“挑好人毛病,慷好人之慨”的人,十之八九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话就是阎王老子来了,也应该是没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