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文娟徐玉兰版经典越剧电影《红楼梦》的瑕与瑜

越剧往事 2025-01-09 07:54:12

王文娟、徐玉兰大师主演的电影《红楼梦》1962年面世以后,凭着它那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在大江南北火得一塌糊涂,把无数观众迷得神魂颠倒。

每当那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王文娟演的林黛玉就跟从书里直接走出来似的,那眉眼、那笑容、那一举一动,把林黛玉的才情、娇柔和孤傲展现得那叫一个绝,简直就是林黛玉本人啊!

再看徐玉兰演的贾宝玉,也是活灵活现的,把宝玉的多情、叛逆和纯真诠释得非常透彻,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大活人。

他俩的对手戏十分精彩,再配上优美婉转的越剧唱腔,精美的服装、化妆和道具,把《红楼梦》里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演得扣人心弦。

这部越剧电影的影响力很大,早就超出了舞台和银幕的范围。它让越剧这个江南的剧种在全国都出名了,还让好多原本不了解《红楼梦》的人,通过这部电影走进了这部文学巨著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当今这多元化的艺术视角下,这部作品到底好在哪儿,有没有啥不足的地方。

剧情:精简之下的“得与失”

主线突出,情节集中

电影版《红楼梦》最让人称赞的地方,就是它紧紧地围着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悲剧展开。

从黛玉进府的时候和宝玉第一次见面,那简直就是命中注定的邂逅。“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就这一下,俩人那懵懂的心动就开始了。

再到他俩一起读西厢,在花树下偷偷看禁书,憧憬着美好的爱情,多让人羡慕。还有宝玉挨打,黛玉那满心的疼惜,以及后来的葬花、试玉等等情节,一步一步地把这份感情的波折和深沉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宝钗则端庄持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的路,和宝黛的叛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三角关系里的情感纠葛紧抓人心。

在那么有限的时间里,电影巧妙地选了原著里的关键情节,把故事讲得完整又有张力,观众的情绪就跟着主角们的命运一起一伏,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

就说“黛玉焚稿”那场戏,王文娟老师那凄婉的唱腔一出来,把黛玉知道宝玉要结婚的消息后的绝望、悲愤和心碎都唱出来了。

在熊熊的火光里,烧掉的可不仅仅是她的诗稿,那是她对爱情、对未来的所有期盼,这场戏成了越剧史上的经典画面,不知道赚了观众多少眼泪。

支线缺失,内涵略浅

不过,也因为电影时长和戏剧化的要求,原著里好多精彩又有深意的支线情节都被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贾府里那些复杂的家族内斗,像贾琏和王熙凤争权、婆媳之间明争暗斗,电影里就只是稍微提了一下,有的干脆就没了。

还有晴雯、袭人的命运能从侧面反映出贾府的等级森严和世态炎凉,电影里也没过多体现。

原著是以贾府的兴衰为经线,宝黛爱情为纬线,织出了一幅又大又细致的社会万象图。可电影版更多地就聚焦在爱情这条“纬线”上了,这就使得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有点不够了。

那些熟读原著、想看更多红楼全景的观众,肯定会觉得不过瘾,就好像参加了一场盛宴,光吃了主菜,配菜的美味都没尝到。

人物塑造:鲜明有余,复杂不足

主角出彩,个性鲜明

在人物塑造上,徐玉兰和王文娟两位大师那可真是挑大梁的,把贾宝玉和林黛玉演得深入人心。徐玉兰老师的宝玉,灵动又叛逆,从刚见到黛玉时的惊喜和懵懂,到后来面对封建礼教束缚时的挣扎和反抗,那眉眼间的情绪变化、举手投足间的少年意气,让观众看到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宝玉。

王文娟老师的黛玉更是绝了,“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她把黛玉的敏感、才情和孤傲都融到每一个唱腔、每一个身段里了。

就说“葬花”那场,黛玉拿着花锄,在纷纷扬扬的落花里低吟浅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楚楚可怜又遗世独立的样子,就跟从书里走出来的绛珠仙草一模一样,谁看了都心疼。

他俩的对手戏更是精彩,不管是“共读西厢”时的情窦初开,还是“互诉衷肠”时的深情缱绻,让人看得过瘾极了。

配角简略,形象扁平

和主角的光彩照人比起来,有些配角的刻画就有点单薄了。就说薛宝钗,在原著里她是个复杂多面的人物,既有端庄持重、豁达大度的一面,又有被封建礼教压抑、心里有很多无奈和苦涩的一面。

可在电影里,为了突出宝黛的爱情主线,宝钗的形象就被简化了,更多地就只展现了她作为“金玉良缘”代表的一面,劝宝玉读书走仕途,显得有点刻板,少了原著里的那份人性的深度。

再看王熙凤,她在贾府里那可是八面玲珑、精明能干又心狠手辣的主儿,电影里虽然也展现了她的泼辣和管家的本事,但是对她在家族兴衰中的挣扎、内心的矛盾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刻画得不够,这个角色就没有原著里那么有厚重感了。

还有李纨、探春等金陵十二钗里的其他人,她们本来都有各自跌宕起伏的命运和复杂的性格特征,在电影里却只能匆匆而过,成了主角身后模模糊糊的背景板。

艺术呈现:越剧之美与时代之限

唱腔、表演:极致的越剧韵味

越剧独特的唱腔,绝对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王文娟的王派唱腔细腻婉转,就像在哭着诉说一样,把黛玉的才情和哀怨展现得很到位。

比如“葬花”时唱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悠长的曲调,再配上她轻柔的身段动作,好像让观众看到了那个拿着花锄、满脸愁容的林妹妹,在落花里独自伤心,每一个转音、每一处拖腔,都充满了黛玉对自己身世的可怜、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伤。

徐玉兰的徐派唱腔高亢激昂,把宝玉的潇洒不羁和热情率真都展现出来了。在“宝玉挨打”后和黛玉见面那场戏里,她的唱词声音又大又饱含深情,既有对黛玉关心的急切,又有对封建家长专制的愤怒。

视觉呈现:受制于技术条件

当时的拍摄技术条件有限,所以影片在视觉呈现上有不少不足的地方。和现在那些高清、特效满满的影视作品比起来,画面的清晰度、色彩的丰富度都差了不少。

大观园的场景搭建虽然尽力还原原著的样子了,但是在细节上还是有点粗糙,那些亭台楼阁的质感有点单薄,没有那种雕梁画栋的精致和厚重感。

正因为没有先进的特效技术,原著里那些奇幻瑰丽的场景,只能用简单的布景和灯光来表示,不能完全展现出原著里描绘的如梦如幻的奇妙世界,观众在想象上就有点受限,看电影的沉浸感也打了折扣。

观影体验:地域、时代的“隔阂”

地域差异:南腔北调的“理解难题”

对于北方观众来说,越剧的吴侬软语是个不小的障碍。电影里演员们那一口软糯的越剧念白,虽然很有韵味,但是听不懂方言的观众可就有点懵了。

在一些北方城市首轮放映的时候,因为对白没有字幕,不少观众都说前半场看得云里雾里的,只能靠猜剧情,直到后半段情感冲突强烈、表演很有张力的时候,才勉强能跟上节奏。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特色标志,在艺术传播中既是魅力所在,也可能是沟通的障碍,怎么跨越这道“语言鸿沟”,让经典作品被更多的人接受,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时代变迁:当代观众的“审美距离”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当代观众的审美观念有很大变化。现在的影视市场到处都是特效大片、快节奏的都市剧,还有那些脑洞大开的穿越、玄幻题材的作品。

和这些比起来,越剧《红楼梦》的情节推进就有点慢了,对于那些习惯了“短平快”刺激的年轻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拖沓”。

而且年轻一代是在多元文化环境里长大的,接触的大多是流行音乐、现代舞蹈,对于越剧这种传统戏曲艺术的欣赏门槛相对较高,他们可能很难静下心来品味那含蓄蕴藉的唱腔、一招一式背后的深意。

结语:经典的价值与传承

虽说这部作品在现在看来有上面说的这些不足的地方,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它作为经典的崇高地位。

它是越剧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巍峨高峰,更是文化传承的火种,把《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的魅力传播到了四面八方,让越剧这朵艺术之花在中华大地上长久地绽放。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