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发现右下颌的皮肤病变已经有两年之久,在皮肤科就诊后发现病灶的来源竟是右下颌的一颗感染的牙齿。
什么是牙源性皮瘘?
通俗地说, 牙源性皮瘘就是 牙齿或牙周的“炎症”穿透了颌骨和软组织,最终在皮肤上“破洞”,形成一条从牙齿到皮肤的“隧道”。 常见表现包括:· 面部皮肤出现小孔(瘘口),可能持续性或间歇性流出脓液或清亮液体。
· 瘘口周围可能伴有皮肤红肿、硬结或色素沉着,无痛或伴随局部压痛。
由于牙源性皮瘘多为慢性感染所致,牙齿往往没有明显疼痛症状, 许多患者容易误以为这是“痘痘”或“皮肤感染”,当做皮肤病来治疗,反复涂药效果不好,最终才发现根源竟是牙齿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牙源性皮瘘?
牙源性感染是面部皮瘘的最常见原因,包括:0
1
蛀牙(龋齿) 蛀牙没有及时补,细菌侵入牙髓(牙神经),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0
2
牙髓坏死 蛀牙或牙齿外伤导致牙髓变性坏死,坏死组织成为细菌的“温床”。0
3
根管治疗失败 既往根管治疗未彻底清除感染,残留感染导致炎症复发。0
4
牙周病 重度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感染向深层扩散。0
5
智齿发炎
智齿周围感染未及时控制,导致感染扩散。
牙源性皮瘘如何治疗?
0
1
清除 病灶根管治疗:对于有保留价值的牙齿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的牙髓,封闭根管。
拔牙:已经严重破坏无法保留的牙齿或反复发炎的智齿需拔除,彻底清除感染灶。
牙周治疗:深度清洁牙周袋,去除袋内细菌、代谢产物和炎性组织,控制感染。
0
2
控制感染 对于急性感染伴脓肿形成的情况需进行切开引流,对瘘口进行局部清洁护理。 某些情况下可能涉及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侵犯其他重要组织结构。0
3
瘘管修复 彻底清除感染后,瘘管一般会自行愈合。复杂病例需手术清创,切除瘘管及周围瘢痕组织促进愈合。
常见疑问解答
0
1
皮肤瘘管会自己愈合吗? 不会。若不处理病灶牙,瘘管可能暂时缩小,但只要病灶持续存在,就会不断地排出炎症物质,导致瘘口无法彻底愈合。0
2
必须拔牙吗? 不一定。若牙齿有保留价值,可以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当牙齿的感染得到控制,牙齿周围破坏的骨组织还能够恢复和再生;当牙齿无法进行修复或没有保留价值时才考虑拔牙。0
3
治疗后皮肤会留疤吗? 小瘘口的瘢痕不明显,较大的瘢痕可通过美容整形手术改善。0
4
治疗后如何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定期复查,防止感染复发。 来源/央视财经综合自科普中国 责编/田园黄蝶、宿琳 审签/ 一帆 监制/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