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名将张发奎,出道即巅峰,因选错了路后悔莫及

睿智历史言 2023-04-15 14:22:29

人的一辈子要做那么多选择,选对了自然皆大欢喜,选错了则可能是直接改变了人生轨迹。

1927年,张发奎家中忽然有人到访,是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周恩来。他亲自登门,言辞中尽是恳切:

“蒋介石称帝之心昭然若揭,但这个国家的危机还未解除。我党仍会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不断斗争,您是否愿意加入我们共产党来,一同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周总理

听着对面男人的邀请,为了全中国的解放,张发奎内心掀起狂澜,这是他多么想看到的一天啊!只是蒋介石如今靠不住了,共产党就一定靠得住吗?

几番犹豫间,他没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周总理只能带着遗憾告辞。

许多年后,再想到这一幕,张发奎总会用极其悔恨的语气埋怨自己:为何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否则,他最少也能做个元帅。

命运抉择

1927年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反革命政变,将枪口对准了共产党人,中国一片腥风血雨。

国民党端着枪在街上耀武扬威,共产党被突如其来的背叛打得措手不及,只能四处躲藏,百姓们走在街上都战战兢兢的。

这幅情景给张发奎带来了极大冲击,看着街上血流成河,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是无辜百姓,这可都是中国人的血啊!他愤怒至极。

孙中山先生讲民主民生民权,可蒋介石是要讲独裁,他想爬到人民的头上!

在这之前,受孙中山的知遇之恩影响,张发奎一直把国民党当作誓死效忠的对象,三民主义深深刻进了他的骨血之中。但是他忘了,每个领导人都是独立的,孙中山值得他追随,并不代表下一任领导人也是如此。

蒋介石上台以后,随着手中实权越来越大,整个人的野心逐渐暴露出来。张发奎不以为意,将对孙中山的信任转移到了蒋介石身上,纵然与蒋的政见多有不合,他也未曾产生一点动摇的心思。

而这次的事情像是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张发奎脸上,像是在嘲笑他识人不清。

可蒋介石竟然还假惺惺地给他解释,说:

“外面那帮人实在是太过分,天天搞运动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

蒋介石

对于蒋介石的惺惺作态,张发奎不会再相信他了。

正好此时,汪精卫给他抛来了橄榄枝。汪精卫提出讨伐蒋介石的口号,南京与武汉国民政府彻底分裂。

汪精卫心思活络,早就知道张、蒋二人多有不合,此时正是把这个铁将军挖过来的好机会,遂给他发来邀请,想联合他一起推翻蒋介石。

张发奎没多想其中关窍,觉着大家同为国民党效力,既然你老蒋不行,那我就推倒你扶其他人上台。于是,他直接随着汪精卫转移到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开始讨蒋。

他还没意识到,人生的轨迹,在此时隐隐有了雏形。

张发奎投靠汪伪政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共产党那里,他们心情十分复杂。因为在未来不久,共产党策划的南昌起义即将执行。

1927年7月12日,汪精卫叛变。眼看着蒋介石的追杀还未结束,共产党又陷入武汉国民政府“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风险中。

张发奎作为国民党左派将领,以往给过共产党非常多的支持和帮助。虽然他抛弃我党,加入汪精卫阵营,却并未真正执行过汪追杀共产党的命令。

共产党到底还能像以往一样信任他吗?党内展开了激烈的纷争。

7月20日,聂荣臻、叶挺、邓中夏等人齐聚九江,就南昌起义是否能展开的问题展开密谈。

大革命失败给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张发奎的态度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有人认为他爱国之心不假,但是一番商讨下来,大家都认为不能再让组织承担任何的风险,遂抛弃了依靠张发奎的策略。

所幸张发奎没有支持共产党,但也没过多阻拦共产党的计划。

叶挺、贺龙脱离他所在的第二方面军出征南昌,张发奎并未追击他们,而是南下广州与同事李济深展开了一番纠缠。

没有张发奎的阻挠,八一南昌起义顺利推进,中国革命走向另一个转折点。

铁将崛起

其实到这里,共产党还是认为张发奎有争取的可能,仍在努力劝说,甚至派出了周总理去说服他加入己方阵营。

只是张发奎这个人到底有什么魅力,不光共产党和汪精卫争抢,还让蒋介石看着碍眼也不想踢掉他?这就要从往事说起了。

张发奎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小村子,机缘巧合下参加了粤军,从此开始了峥嵘的军旅岁月。

或许是从小见了生死,他在战场上一副不怕死的样子,再加上曾于军校有过系统理论性的学习,一路过关斩将,战功累累,很快就晋升为了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在当时可谓是“当红炸子鸡”。

另外,他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长年的军事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实际作战经验,他也毫无保留地教给手底下的人。

诸如叶挺、贺龙等一批我党的重要成员,在他的教导下,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人才,为后来我党拥有优秀的军事将领做出了一定贡献。

叶挺

1926年北伐作战之际,广州革命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但当吴佩孚退守到汀泗桥时犯了难。

汀泗桥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若不行奇招,恐怕整个第四军都要折在这里。吴佩孚刚好也在打这个主意,想利用三面环水,背靠险山的地形拖死对面。

眼看着久攻不下,张发奎实在受不了了,狠劲一上来,亲自率领三十五团和叶挺独立团上阵,誓要杀出一个关口。

叶挺手下带的多是自己人,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同志们在同样豁出性命的师长的带领下,浴血奋战,冲过铁桥。虽然伤亡惨重,但终于拿下胜利。

这次的胜利给了张发奎巨大信心,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拼劲、狠劲。尤其是对叶挺,他直接决心在第二次北伐战争中,仍要重用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小伙子。

叶剑英也曾是张发奎麾下的重要一员,当时他还是国民党中的一员,跟着张发奎参与北伐。

张发奎看叶剑英好学,便专门给他开小课,教他怎样指挥部队和一些作战技巧。

叶剑英不负众望,带着自己的小队英勇作战,几次指挥作战都极为精彩,甚至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

戏剧性的是,张发奎带出来的这位亲兵做出了和他完全不同的选择。

四一二事件以后,这位国民党将领深感不安,叶剑英感觉中国的革命道路仿佛用国民党的方式走不通,毅然投向共产党,在以后的岁月里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建国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十大元帅之一。

而师傅张发奎,却因为没能看清局势,最终湮没在大众的记忆之中。他与共产党的渊源,可以说是颇深。

1927年之前,我党就与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24年开始,大革命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成了张发奎与共产党结缘的契机。

国共合作虽明面上说亲密无间,却没有几个国民党的军官敢真的放心,把共产党吸纳到自己的队伍中来。

但是张发奎不一样,这位极其勇猛的将士对共产党很是包容,只要是爱国救国的,他都欢迎。

于是,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成了吸纳共产党员最多的一个地方。

这让共产党看到了争取他的希望,无奈他本身并不愿意冒险。不过还好,虽然他不认同共产主义理想,但一直都对共产党人保持尊重和包容。

作为国民党左派,蒋介石上台后,他很看不惯将对共产党赶尽杀绝的作风,甚至多次在公开会议上让老蒋下不来台。

只是张发奎此时已经成长为了威名赫赫的“铁将军”,在军队里无人不敬,再加上是跟随孙中山先生的老人,老蒋心里气的吹胡子瞪眼了,明面上还是不敢发作。

军旅之殇

如此一位敢爱敢恨、文成武就的人才没能被吸收进共产党实在是令人遗憾。感念于张发奎曾经的收容、教习之恩,共产党对他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特别友好的。

共产党给了张发奎极大的信任,然而他誓死效忠的国民党却一次次伤他的心。

蒋介石消极抗日,妄想在中国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从十几岁就开始接受三民主义的张发奎哪受得了,这无疑于践踏他的信仰。

二人之间矛盾不断,蒋介石便开始给张发奎穿小鞋:

“你喜欢打仗是吧,我偏不让你上战场”。

就这样,他手中的实权越来越少。

日军侵袭东北,张发奎同万千爱国者一样愤怒,自动请缨前去东北抗击倭寇。

蒋介石明面上不说拒绝,却禁止财政部门给他拨发讨伐经费,气得他大骂蒋自私自利。

八一南昌起义,张发奎的“不作为”引起了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怀疑,认为他是不是早就投靠了共产党。

张发奎的内心是有苦说不出,觉得对国民党有多忠诚蒋介石看不见。

但是在当时的右派眼里,他确实是一直在为共产党提供帮助,只是他自觉是为抗日奋斗,所以并未觉察到这一点。

后来,日军侵华之态愈加嚣张,张发奎终于得以重返战场,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等大大小小的战役。

到这里他还是功大于过的,就凭他培养出来五名元帅六位大将、抗日战绩显赫来说,封他为一位英勇伟大的护国大将军一点没错。那他到底为什么只能与晚年的时候在香港流下悔恨的泪水呢?

原来,抗日解放战争胜利以后,国内解放战争开始了。若此时张发奎选择归顺共产党或者退隐,他都能得到一个不错的结局。

或许是他性格里带有一些逃避,年幼时不敢面对失去好友的双亲,长大了不敢承担换阵营的风险,行至中年,不敢面对自己的失败。

他像是着了魔,一定要为国民党的失败找个宣泄口一样,彻底倒向了蒋介石,把共产党当成了敌人,不断游走于与共产党的战斗之中。

虽然蒋介石还是不信任他,从不让他参与主战场,他仍执拗的一心反对共产党,大肆抹杀我党的功绩,这种事情数不胜数。

甚至共产党人也看不明白,蒋介石如此边缘化他,自己一身本事却报国无门,为什么还要在国民党中蹉跎岁月。个中缘由,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明白。

终于,国民党退居中国台湾省了,这时蒋介石想起来了军中这位虎将,封他做了“风光”的陆军总司令。

张发奎虽然是个常居军旅的武人,但这并不代表他头脑发达。国民党节节落败,此时的陆军总司令无异于街上的老鼠,人人喊打。

他常常说,军中作战打仗才是自己应该干的事,总是在政治漩涡中沉浮让他看不清自己的价值。老蒋的做法让他心灰意冷,决定退出政界,隐居香港。

1955年9月27日,举国欢庆,因为大家期待已久的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要在北京举办了。

遥在香港的张发奎看着报纸上熟悉的面孔,手指一个个地摩挲过去,贺龙、叶剑英、徐向前......这些人都曾是他的下属,他们都获得了元帅、大将等军衔。他内心十分复杂,既羡慕,又悔恨。

多年沉默的他终于吐露了心中的悔恨:若不犯错,我就是元帅之首。

可惜旧事不能重来,提及只有伤心。我党感念张发奎的抗日功绩,自然不会让他的晚年过得过于凄凉,只是,人总要为所犯之错付出代价,他的名字再也无法像几位开国元帅一般彪炳千秋了。

一念之差行至此处,望大家在一些大事上,切要稳重,就算选错也不可执迷不悟。

2 阅读:556
评论列表
  • 2023-04-15 23:11

    屁,小伙子😄,叶挺将军和张发奎将军当年就是好友,两人都是孙中山先生警卫团的营长,关系好着呢

    雯雯 回复:
    张和叶是民国初期的好朋友,而后来因为北伐问题两人分道扬镳了!张后来被公认为叛徒!而叶挺将军则对北伐战争还有南昌起义有功!也是解放军的重要创始人
    思念 回复: 雯雯
    张反蒋,叛将多了
  • 2023-05-07 21:14

    张发奎的选择是最好的,在香港宽松的环境下活到1980年了。

    专业筛知别 回复:
    去香港是最好的,去欧美生活不习惯,去台湾被老蒋管着受监视,香港还是有不少好朋友的,加上是广东人,在香港语言没障碍,饮食又习惯,粤菜、潮州菜、客家菜都有,那时带多点金条买房买地,现在子孙后代都发达了。
  • 2023-06-04 21:58

    享受了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