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的橘子洲是湘江下游面积最大的沙洲,也被誉为“中国第一洲”,洲滩的地理条件类似于江中岛。游客洪女士最近在游览橘子洲时记录下了罕见一幕:只见江水清澈透亮,密密麻麻的鱼群聚集在江底,一眼望去,整个画面被鱼群铺满,几乎看不到鱼群的尽头。
截图源自:三湘都市报
现场有很多北方客人也看到了这一幕,纷纷表示之前从未见到过这么多鱼!不仅是外地游客,就连当地群众也非常惊讶,据游船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年都没有这样壮观的场面,今年才有”!
难得一见的鱼群聚集现象,为什么会在今年突然出现呢?鱼群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这背后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首先,从生态学角度看,鱼群聚集的常见原因有三种,一是索饵洄游,二是产卵洄游,三是越冬洄游,第二种可能性相对更高。常言道:“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籽在腹中”,每年三月是长江鱼群开始聚集产卵的季节,此时气温升高,江水温度回升至18℃以上,为鱼儿的繁殖、鱼卵的孵化创造了适宜的水温条件。
根据鱼类性腺的发育规律,三月初,鲤鱼、鲫鱼等鱼种的性腺已发育到第IV期,处于待产状态,只要水温适宜就能顺利产卵。
长江刀鱼也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长江三鲜”之一,刀鱼严格遵守洄游时令,在繁殖期表现出明显的聚群习性。每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位于长江口的刀鱼就开始逆流而上作生殖洄游。据鱼类学家观察,在水温为15~27.5℃,水流为0.057~0.075m/s,水深0.5~3m的产卵场内,刀鱼的繁殖行为异常活跃。在天气温和、水温适宜的时候,无论早晚、阴晴,刀鱼都能进行排卵活动。
和刀鱼类似,湖南湘江橘子洲出现的大量鱼群,有可能也是为了寻找合适的产卵场,鱼群聚集导致密度迅速升高。再加上湘江水质改善,透明度提高,也为游客观测鱼群的活动提供了理想视野,此情此景正好对应了“漫江碧透”和“鱼翔浅底”!
其次,湘江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江内鱼种繁多,渔业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的“水生生物基因库”。我国科研人员曾在湘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对鱼类进行流动性调查,其中在2008~2010年间共监测到111种鱼类。丰富的资源也贡献了可观的产量,当地流传的渔谚“清早渔船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便是真实写照。
据统计,湘江渔获物的常规年产量为4100~4800吨,其中,四大家鱼的产量为393.9-549.2吨不等,约占渔获的10%左右。渔货主力则是由南方鲶、鳜鱼、翘嘴红鲌、黄颡鱼等鱼类组成,肉食性鱼类居多,这说明湘江的生态系统非常健全,营养结构合理,基础饵料丰富。
具体到湘江长沙段,科研人员在2022年监测到了66种鱼类,和过去相比有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呈现增多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湘江中的大部分鱼类都是定居性鱼类(鲫、鲤、鲶、乌鳢等)和短距离洄游性鱼类(团头鲂、大鳍镬、黄尾鲴、翘嘴鲌等),渔业资源的流动性较低,不容易因江河水位的涨退而向别处迁徙,资源量稳定,这和洞庭湖有很大不同。
湘江鱼群密集出现也不能全盘归功于自然因素,人为活动同样也不能忽视。
湘江是湖南境内最大的天然河流(湖南人民的“母亲河”),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还是洞庭湖的主要补给河流。湘江干流全长856km,流域面积9.48万平方公里,沿江有绿水、浏渭河、捞刀河、浏阳河、涟水、沂水等支流汇入,最终于濠河口注入洞庭湖。就重要程度而言,湘江的渔业在湖南乃至整个长江都占有特殊的地位,当地为保护湘江的资源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禁渔方面,长江流域在2002年首次试行春季禁渔制度,湖南省紧随其后,在2003年试行春季禁渔,作为“生物宝库”的湘江开始成为禁渔工作的重中之重。据调查,湘江鱼类的产卵高峰期为4~6月,在关键期禁止捕捞能起到“春季一碗籽,夏收一担鱼”的效果。
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制度实施,湘江的禁渔力度也空前加大,重点水域10年禁捕,这是湘江史上最大规模的休养生息,也是保护湘江的百年大计。因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开发,湘江渔业资源也面临着产卵场破坏、渔业资源匮乏、渔获小型化的困境。
据鹅羊山渔业队的老渔民反映,在50年代,湘江的渔业资源相当优质,单条渔船作业一天能捕捞100公斤左右的渔获,常见鱼类有40多种。到了2007年,资源现状已经不尽人意,正常捕捞一天的产量只有15公斤左右,品种减少到不足30余种,鱼的个头也在集体下降,往年曾经很常见的刀鲚、银鱼已经非常少见。
橘子洲江段的反差更为明显。橘子洲附近浅滩众多,水质优良,历来是湘江鱼类的天然繁殖场,家鱼的繁殖量数以亿计。在60~70年代,当地渔民为发展生产,直接从橘子洲水域捕获上千万尾家鱼幼苗,转移并投放到养殖水域中,从而达到改良品种、提高产量的目的。但2000年以后,橘子洲和三叉矶段的天然苗种严重萎缩,月亮岛每年的捞苗量不足300万尾,已无法满足渔民的养殖需求。
如今,橘子洲再度涌现大量鱼群,规模显著增加,生态呈现好转迹象,这未尝不是长期禁渔的直接回报。
在禁渔的同时,湘江水域的增殖放流也未落下。自1999年以来,湖南省以洞庭湖、湘江为重点,将人工繁育的鱼苗投放到天然水域,任其自然繁殖,全程实现了“人放天养”。专家还建议,应继续加大湘江的鱼苗投放量,每年向湘江长沙段至少投入1000万尾以上的优良鱼种,坚持5~10年,不愁看不到效果。
另一方面,湘江的水质提升也可圈可点,鱼儿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湘江和长江一样,都曾面临工业污染严重、氮磷含量超标的危机。2010年发表的调查指出,仅是每年排放到湘江的工业废水就多达5000~6000万吨,严重威胁亲鱼的繁殖力和幼鱼的存活力,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也随地表径流汇入湘江,浏阳河、捞刀河平均每年发生2~3次大面积的污染事故,死鱼的数量已经无从估计。
为解决湘江的污染问题,“三年行动计划”应运而生,净水效果显著。在2016~2018年的水质保护周期内,当地严控污染源,加强水质监管,三年内使湘江水体的氨氮浓度平均下降了32.24%,总磷浓度下降30.03%,高锰酸钾指数下降5.8%,水中溶解氧浓度增加了4.66%,这说明湘江水不仅在变清、变净,而且在变活、变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对于湘江同样无比适用。湘江长沙段鱼群增多,这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造就的结果。坚持改善环境,加强资源监测,未来的湘江何愁不能再现“鱼类天堂”的美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