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孩子们最初接触世界、了解各种事物就是通过家长的引导。
正所谓“言传身教”,家长们可不能小看自己言行举止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网络上就经常出现些家长教育中比较有争议的情况。
不同的家庭的教育模式各有不同,即便是有些人不赞同某家的教育模式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公共场合下的教育就不同的。
例如网络上比较热门的教育话题,孩子当街打滚,要求家长买自己想要的玩具,这时候你该如何处理?有些家长可能碍于面子,选择答应孩子的要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任由孩子打滚,直到孩子自己放弃为止。
有位9岁男孩在公共场合抱起妈妈的视频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网友觉得这种举动不合适,认为“儿大要避母”,甚至还有网友直呼:“不检点”。
9岁男生大概是上三四年级,还算是个小孩子,按理说,人们应该对其更包容些,那么到底是什么举动让人直呼“不合适”呢?
事情起因是该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的一段小视频,视频中男孩刚结束培训,看到妈妈比较激动,于是就直接将妈妈抱了起来,家长为了配合孩子,还将自己的脚抬了起来,这个画面看起来就很温馨。
但评论区中的网友显然有不同看法,很多人觉得当代年轻孩子比较早熟,9岁就已经算是大孩子,还是要避嫌。
甚至还有位“儿科医生”站在专业的角度分析,表示“不提倡这种做法,不要觉得孩子不在意,实际上还是会给孩子造成认知障碍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该女子就是博关注的。
随着事情的发酵,事件主人公站出来做出了回应,表示这个视频就是自己随手发布的,根本就没有想博取关注,还说明了当时的情况,表示:“儿子参加了家族企业的高管培训会,结束了有些激动而已,抱妈妈也不过是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希望网友不要过分解读。”
除了有些不赞同的声音之外,多数网友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好的,甚至还有网友表示,自己母亲生病期间,也是自己全程照顾,没有什么儿大要避母的说法。
不过虽然很多网友的看法有些偏激,但还是有些道理的,例如儿大避母和女大避父都是需要的,毕竟孩子成长过程中,性别认知还是很重要的。
家长要在适合的年龄教育孩子们自己独立自主,例如穿衣、吃饭、洗澡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一个人完成的,不可能孩子已经8、9岁了,还需要家长喂饭,这就属于过度溺爱了,还是让孩子养成不过度依赖父母的习惯比较好,毕竟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情嘛。
但家长们也不用矫枉过正,例如说孩子拥抱家长,笔者不相信网友们分辨不出孩子拥抱家长的原因,就像是这名9岁男孩,拥抱中带有的感情就是开心和见到妈妈的激动,根本没有其他想法,所以说还是不要恶意揣测比较好。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习惯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感觉好似隔着网络,说什么话都不需要负责,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语言的伤害。
就像是该家长和孩子的抱抱,原本是件体现“母慈子孝”的事情,但是却被很多网友恶意揣测,给人们的心情和生活带来了影响。
最主要的是,当下很多学生都习惯上网刷视频或段子,有些评论就很可能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三观的形成,还是要注意些。
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网络对于孩子的影响,争取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利用“言传身教”,让孩子更好的明白是非对错,养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让网络上的言语左右。
不过网友们也该注意些,不管是为了网络环境,还是为了孩子们,发言的时候还是要想清楚比较好。
总的来说,家长和孩子的互动确实该注意些,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还是要分清情况,其次就是在网上的言论要注意些。
互动话题:你如何看待这对母子的互动呢?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