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誉社长
李刚田 童衍方
顾问
吴静初 赵 熊 孙慰祖 崔志强 徐利明
郭 强 许雄志 范正红 高庆春 王宏伟 陆元峰
指导老师
沈继良 沈鼎雍 管凌 江继甚 张炜羽 蔡毅 李砚
社长
李 早
副社长
徐凤超 翁志强 李 卓 来炜烽
秘书长
来炜烽
序刀笔承古韵,方寸见乾坤。乙巳新春、湖上风来,让我们以敬畏之心,邀您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金石之约。
篆刻,是镌刻于方寸之间的文明密码,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融文字之美、金石之坚、匠心之巧于一体,以一刀一笔勾勒山河气象,以朱白相映传递文化精魂。正如陈振濂先生所言,篆刻艺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基因,而湖上印社的诞生,正是西泠文脉的延续与升华。我们以刀为笔、以石为纸,搭建起传承与创新的桥梁,让印学精神在交流中焕发新生。
社长李早先生曾言:"不问何所至,但问耕耘否。"湖上印社的社员们,正是秉持这样的初心相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因对篆刻艺术的赤诚热爱而同行;他们以刀石对话历史,以方寸丈量文明,在传承中求索,在切磋中精进。每一方印章,不仅是技艺的凝练,更是匠心的独白,是对"金石永寿"的当代诠释。
今日,我们借网络之翼,将社员们的潜心之作呈现于方寸屏幕之间。这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亦是对未来的期许。愿这一方方朱白印记,能让更多人触摸中华文化的肌理,感知篆刻艺术的魅力;更愿湖上印社成为一盏明灯,照亮印学传承之路,让千年金石之声,响彻时代长空。
刀石无界,匠心永传。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方寸之印,刻写文明的新章!
——湖上印社

陈家旺 湖上印社社员
陈家旺字子明,1958年出生,号之溪山人,别署汉门阁。祖藉浙江鄞县。书法初临颜体,后习北魏诸碑及秦篆汉隶,篆刻初受单晓天先生,后得海上名家指点,得益非浅,2015年又进修于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师从熊伯齐先生,后又得李早老师和童衍方老师教导亲授,技艺猛进。篆法上以古玺、秦汉、封泥、瓦当为宗,并取法汪关、赵叔儒、王福厂、陈巨来、邓散木诸家,兼收并畜,传承古训。用刀秀丽中见纯朴,清奇自然。早年参加上海市第二届职工书法篆刻比赛中获二等奖,以后又多次在省市级书画展中展出并获奖。现为上海绿洲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湖上印社社员。
陈家旺作品
将进酒

沁园春

一剪梅

浪淘沙

浣溪沙

梦江南

解连环

云松令

福寿千春

桃源忆故人

沉醉春风

小镇西苑

孤馆深沉

锦堂春

大处落墨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代大匠斫稀有不伤其手者矣

浩气长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时兴致

终始如一

虞美人

心诧豪素

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芦花千里霜月白

鱼不可脱于渊

野渡蒹葭

渔家傲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兰亭序

为天地立心

相约杭州

友谊相伴地久天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凤楼远眺

物有本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天道酬勤人道酬善

被褐怀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金石癖

湖上印社

金蛇狂舞

蛇 肖形印

龙肖形印

雄甲辰

望梅

多骆写来联句

闲邀静对联句

函皇父鼎铭

西周御正卫铭文

王维诗句

虢季子白盘文
刀笔之间的文人气象——陈家旺的篆刻艺术陈家旺的篆刻作品总给人一种错觉,仿佛那些刻刀下的线条不是新作,而是从秦汉的瓦当、封泥间自然生长出来的。这种错觉背后,是一位艺术家数十年来对传统的虔诚研习与独特诠释。
从颜体筑基到北魏碑版,从秦篆汉隶到古玺封泥,陈家旺的学艺之路呈现出清晰的脉络。他像一位耐心的考古学家,在历代金石文字中寻找着中国书法的基因密码。单晓天先生的启蒙,熊伯齐、李早、童衍方等名家的亲授,使他得以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眺望传统。这种师承不是简单的技艺传递,而是一种文化血脉的延续。
细观陈家旺的篆刻,最动人处在于"秀丽中见纯朴,清奇自然"的独特品格。他取法汪关、赵叔孺的典雅,吸收王福厂、陈巨来的精严,又融入邓散木的奇崛,却始终保持着自我的艺术语言。那些看似随意的刀痕里,藏着对"金石气"的深刻理解;那些精心布局的章法中,蕴含着文人篆刻特有的书卷气息。
在当下这个数字化、快节奏的时代,陈家旺依然保持着对传统篆刻的执着,这种执着不是守旧,而是一种文化自信。他的作品既有古意,又不失时代感,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透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刀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匠心,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当代诠释。

编辑:兰洪海
审核:来炜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