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纪实影像解读时代价值

中视财华 2023-09-01 16:09:44

有人说,呈现于荧屏的一个个真实且精彩的影像故事,就是生动的中国故事。近年来,国产纪录片创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深刻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也忠实记录着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让观众通过纪录片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国产纪录片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8月30日,在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价值引领学术交流活动:从纪录片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现场发表自身见解,共同探讨纪录片面临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价值。

“纪录”故事需要价值支撑

纪录片创作,不是简单的素材铺陈以完成表面叙事,也不是戏剧化和技术流的同台竞技。它必须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捕捉核心要义,再加之思考、研讨、创作,完成对价值的叙述。

在纪录片的镜头下,网络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通过一个个看似平凡而实则奇崛的普通人工作生活案例,回眸过去十年中国社会发展带给人民的幸福感;《村庄十年》《大地锦绣》等作品,以小见大的描绘了中国村庄这十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全面振兴的奋斗图景;《黄河安澜》《数智纪》《大国基石》等作品则聚焦生态、工业、航天、基建、科技等垂直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时代中国风范;《寻古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作品则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赋予文化更加深层的时代意义。

由此来看,新时代国产纪录片的取材来源为何?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社会与文明、时代之思想、人类之情感,这些“被表现”的对象,都来自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些影像故事也都离不开价值支撑。

“中国故事如果没有价值内核,就只是一些外表的元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看来,当下国产纪录片选材仍相对较窄,围绕考古、非遗、美食展开的有很多,而特别能体现中国当下现实奋斗方面的题材还很短缺。与此同时,很多纪录片在技巧上挑不出任何问题,但是并没有什么价值,缺少了“魂”。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没有把故事背后深刻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等通过影像所呈现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胡正荣

“讲中国故事的纪录片可以包含更多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例如,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就可以辐射社会公平发展的问题。”胡正荣认为,将诸如此类的共同价值传播给世界,不仅可以讲好一流的中国故事,也能增强文化自信,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颖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颖表示,要以鲜活生动的纪实作品促进世界更好感知中国,以纪录片国际合作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推出更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作品,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用纪实影像弘扬社会价值

如果把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影像内容看作是一个浮华世界的话,那么纪录片应该算是这个浮华世界之外的“边城”。

在广电视听艺术门类中,纪录片被定义为具有独特的思想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国际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它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关照社会,是引领方向、传承历史、传播文化、展现形象的重要载体。

而上述价值中,一直以来为人所关注的就是社会价值,很大程度上,它决定了一部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

回顾过往的纪录片创作,我们似乎可以厘清这份内在逻辑……《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大国重器》《第一书记》等纪录片在理性上引发受众对主流价值的思考,也在感性视听呈现上对其进行感召,凝聚社会意识;《高考》《人间世》《巧妙的蛋生》等纪录片则切入教育、医疗、生育等当下时代关注的公共议题,引发人们的深刻思考,将纪实影像转化为公众和社会的反思;《蔚蓝之境》《野性的呼唤》《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则不断呼唤着人与自然相处的新方式,引发公众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共振;《人生一串》《风味人间》等纪录片则通过日常叙事,反映着多样的社会文化需求和张力。纪录新时代就要有时代质感,挖掘超越时代的思想价值,有思考、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锐度,直面现实、警醒社会、启迪未来。媒体融合时代,纪录片在创新表现形式的同时,也要坚持真实。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赵捷指出,现在有一些纪录片引入了“搬演”的拍摄手法,这种被普遍认为是真实再现的手法,是纪录片创作者适应当下融媒体传播形式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是滥用“搬演”会给受众、给后代带来误导,给影像史学也带来不良的影响,利用历史上只言片语的记载进行艺术创作改编也更容易混淆受众对历史的真实感知。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 赵捷

“今天的记录是明天的档案。我们对于纪录片创作形式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希望若干年后人们能够穿过历史的迷路看见当年的真实,可以回望当年的我们。”赵捷说。

多方合力打造高质量影像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使得纪录片首次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个感官,与受众发生了深刻而密切的联系;《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意外走红,打破了受众年龄圈层,为纪录片行业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从前者到后者,我们可以感知到纪录片内涵和技术、传播等的愈加丰富。

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4K、8K、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给纪录片创作及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腾讯、优酷、爱奇艺、B站、芒果TV、央视频等几大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视频平台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纪录片创作格局更加多元。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余雷

这些不仅给纪录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余雷表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纪录片一定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针对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融合化的传播潮流,布局多样化传播产品,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可视的多模态、多类型、跨媒介表达。

新时代新需求。传统纪录片创作者的传播理念需要积极适应融媒体环境,从创意到创作、传播和产业都需要贯穿新媒体思维,推动全媒体时代纪录片的新发展。而网络视听平台的纪录片制作优势则在于适应受众的叙事语态,紧扣用户的需求,但内容布局的广度和深度上仍需纵深挖掘。

将目光投向远处,我们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表达内容、表述话语和价值内涵,也为中外文明互鉴和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交流带来新话题和新理念。在媒体形态和传播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的当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国产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何苏六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表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问题,更需要国际社会来知晓、认可、践行,在此过程中,纪录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他认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要实现有效度,首先要坚守真实性原则,同时也要厘清三重逻辑,即历史逻辑、文化逻辑、情感逻辑。“后两者反映出我们应该怎样建立自信和如何实现共情,这很重要。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自信才会用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何苏六说。(光明网记者 雷渺鑫)

来源:光明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