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旨在推动世界更好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自2023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施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首次被写入国家法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介绍,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国际传播对于推动世界更好了解和认识中国,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无疑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际传播推动世界更好了解和认识中国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采访,在欧美报刊发表多篇报道,随后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通过对中国工农红军和许多红军将领以及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此后,外国记者纷纷前往中央苏区和抗日根据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国际宣传委员会;1944年,新华社成立“英文广播部”,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正式开始。
“《红星照耀中国》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的先声。因历史文化差异,从母语翻译到外语犹如逆水行舟。中国的对外翻译任重而道远,我们亟须培养自己的高级翻译人才,打造强大的反映中国观点的外文语料库。”7月9日,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举行的“中国历史文化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专家论坛暨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高级翻译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的一番话引起与会学者共鸣。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在7月8日于西安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提出,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新时代国际传播被赋予“交流”和“交锋”双重意义,表现出全局性影响、长期性斗争、整体性参与、战略性措施、针对性细节和根本性合作的时代特点。
历史文化译介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要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就需要深入理解中国知识和中华文明。译介作为桥梁和纽带,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因此,历史文化译介对于中国知识的世界化阐释、理解和传播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
在《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看来,中国历史文化典籍是典型的中华地方性知识,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生活、共同信仰、共同语言和共同记忆的知识系统和思想源泉,是世界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多样化或者多元化的客观反映,而具有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恰恰也是各文化之间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彭青龙表示,尽管国内外学界对人类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史仍存在分歧,但技术、考古、历史等领域的实践证明“人类文明都不是孤立的体系”,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是一种普遍现象。世界文化多样性既是世界现实多样性的客观存在,也是文明互学互鉴所依赖的基础,更是创新进步的关键因素,无论未来的世界如何变化,追求差异性中的共同性应该是我们创造美好世界的基本思维和共同价值取向。
翻译要实现语言、思维、文化的有效转换。黄友义特别强调译前编辑,认为只有扎实的实践能力才能做好译前和译后编辑。
新时代新技术呼唤高级翻译人才
每位译者都需要理解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外语言之间的差异、中外习俗的差异。面对不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不懂中国语言的广大外国受众,我们要提高自己用他们习惯的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这是强化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一环。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是时代赋予中国译者的使命,也是构建中国可信、可爱、可敬国际形象的迫切需求。培养高端翻译人才,应努力提升其话语转换和对外翻译的能力,从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外语院校的使命。”这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张环宙同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启龙等外语高等院校负责人的共识。在他们看来,创新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翻译领军人才,是高校和翻译行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和共同承担的新责任。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的选择,扬州大学原副校长俞洪亮提出翻译教育的新使命:从翻译中国,走向传播中国;从培养理解中国能力,向培养表达中国能力的新转变。翻译教育要立足语言,超越语言:关注新技术的使用和教育数字化变革。
面对ChatGPT等新技术给翻译领域带来的挑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赵军峰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识变、应变与求变。他提出,在高端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融合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现代信息技术并赋能人才培养,实现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协调、翻译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步。要推进分类培养和协同培养,完善基于国别与区域、语种、领域的分众化、层次化和专业化培养。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需要我们以翻译为手段、以人才为根本、以传播为目标,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需要我们从历史根脉出发,讲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文化源泉、“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共同价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翻译事业繁荣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高校围绕文化译介与传播、国际形象提升、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等主题提供源源不断的语言资源与人力资源。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聚焦国家翻译能力建设提出,要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打造翻译人才培养重镇高地;促进产教融合、跨界融通,协同创新翻译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数字智能时代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创高端翻译人才培养新局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