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是指公元226年至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曹魏集团发动的五次大规模进攻战争。
最终结果没有实现刘备复兴汉室的理想,诸葛亮本人在第五次北伐中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下场。
从三国史来看,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代后期的重要事件,并一度成为三国政治军事斗争的主旋律。
诸葛亮五次北伐示意图
这场战争最大的特点是以蜀汉一州对抗三分天下占其二的魏国,再加上诸葛亮的赤胆忠心,为这场战争增添了一丝悲壮。
后世对诸葛亮北伐颇有争议,因为蜀汉实力远远不及曹魏,诸葛亮北伐是以卵击石,白白流血牺牲,只为实现那个遥不可及的复汉之梦。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历史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
蜀汉,艰难求生的羸弱政权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遇决定性惨败,蜀军五万主力被全部歼灭。
在当时,五万军队是蜀汉的全部精锐,是跟随刘备征战多年的亲兵,更是占了蜀汉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的青壮年劳动力。
经此一战,刘备不仅没能收复荆州、踏平东吴,就连复兴汉室的伟大夙愿也化为泡影,不久刘备抑郁成疾,于224年四月病逝,并托孤诸葛亮于白帝城。
诸葛亮为报其三顾茅庐之恩,毅然扛起复兴汉室的大旗,誓要将北伐曹魏进行到底。
诸葛亮一面修好东吴,另一面休养生息,225年率军平定南中孟获叛乱,为北伐扫除后顾之忧。
又经过两年修整,于227年上书《出师表》,率军进驻汉中,为正式进攻曹魏做好准备。
从当时的实力对比看,说蜀汉以卵击石一点也不为过,三国时代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隶。
其中曹魏控制的区域最大,有司隶、青州、幽州、并州、冀州以及雍凉等十个州,涵盖中原、关中、西域等北方近400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0余万。
东吴控制三个州,分别是扬州、荆州和交州等,实控面积14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
蜀汉控制的面积最小,仅有益州一个州,人口100万。
毫无疑问,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是最羸弱的,而且益州自刘备211年入蜀后便连年征战,夷陵之战更是让益州元气大伤。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坦诚的指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由此可见,诸葛亮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蜀汉与曹魏如同两个量级相差悬殊的拳击手对垒一样。
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依然致力于北伐,并伴随他走过接下来的后半生,可谓生命不息,北伐不止。
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没有巨大的利益驱动,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流血牺牲,但在强大的曹魏面前,蜀汉似乎没有能讨到便宜的可能。
那么是什么驱动诸葛亮如此执着的向强敌发难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愿?
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诸葛亮不会感情用事,只是因为现实逼迫他这么做。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汉三国时代的人口和经济重心一直在中原等广大北方地区。
黄巾之乱时,中原混战,诸侯割据,巴蜀凭借独特地理条件,据险自守,成为物资雄厚的天府之土。
然而随着曹魏逐一消灭竞争对手,统一北方,情形发生变化。曹操通过屯田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使得北方经济迅速恢复。
到曹丕执政时期,北方地区的实力已对西川形成碾压态势,而双方体量上的巨大差距注定曹魏牢牢占据主动权。
曹魏只要保境安民就可以对吴、蜀形成压倒性优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吞并吴蜀是早晚的事。
正如曹叡上台后,大臣孙资的建议:
“但以今日之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
对于蜀汉来说,曾经据险自守的优势在三足鼎立后反倒转化为劣势。
诚然,蜀地四周的山峻之险是一道天然屏障。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敌人打不进来,外面乱成一锅粥,蜀地百姓也能安稳于卧榻之上。
然而一切事物都要遵循相对性规律,敌军攻不进来,但蜀汉也杀不出去,天下大乱倒是可自守。
但天下进入统一快车道时,蜀地就成了死牢房,从之前的鼎立政权沦为割据势力,最后只能被吞并。
对此诸葛亮心如明镜,如果曹魏一直这样发展国力,那么蜀魏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后只能坐以待毙。
唯一让蜀汉生存下去的办法就是北伐,北伐的目的不是为了灭掉曹魏,而是打乱其发展节奏,阻断其恢复经济的步伐,曹魏的经济发展的越慢,蜀汉生存也就越久。
蜀汉,一个为伐魏而生存的畸形政权蜀汉伐魏除了是给自己争取生存空间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蜀汉立国的法理基础。
时间回溯到208年,这一年刘备与诸葛亮会面于隆中草堂,诸葛亮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一直以来,刘备以汉皇后裔的身份,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奔走各地,但年过半百一无所成,在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后,刘备经过多年奋斗方有益州这一片土地。
而刘备能够赶走刘璋,鸠占鹊巢,有两个重要基础,一个是政治基础,即复兴汉室,讨伐曹魏,克复中原。
另一个是现实基础,刘备依靠关羽、张飞、赵云等元老集团以及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在益州站稳脚跟。
前者代表理论和法统的精神层面,是刘备政权的底层逻辑,后者依靠这一政治纲领实施统治。
与此同时,益州还有东州集团和本地势力,前者是刘璋时期从关中、荆州等外州依附于此的客居官僚,后者则是土生土长的本土豪强。
当年刘备能够入川多亏了法正、张松等东州集团的支持,而益州本土官僚则百般反对,甚至不惜对刘璋以死相逼。
所以在刘备取得益州后,搭建了以荆州集团为班底,以东州集团为辅助的政治架构,益州本土官员虽也有参与到刘备政府的,但与前两者相比实在逊色不少。
综上,在蜀汉执政掌权的是荆州集团、受拉拢的是东州集团、被排挤打压的是蜀地集团,在刘备夺取西川后的几年时间里,三方势力总体能保持稳定。
然而随着夷陵惨败,这一政治均势开始被打破,首先是刘备的死亡。
相比曹操、孙权,刘备有一个最特殊的政治优势就是汉室血统。
在那个讲究封建礼法和忠君的儒家世界观里,刘备凭此拉拢一批誓死效命的忠臣良将,这也是蜀汉对曹魏的先天优势,同时蜀汉也是依靠刘备建立的理想国政权。
然而随着刘备的逝去,政治血统优势荡然消失,汉室还要不要复兴?中原还要不要打?刘备都死了,你荆州的这些客居团伙还要不要留?
蜀汉几乎一夜之间沦为与汉中张鲁一样的割据政权。
其次,关羽、张飞、黄忠以及徐州元老派系在战前后凋零,马良、张南、冯习等荆州集团被团灭,包括蜀汉出征的五万精锐大多是荆州及跟随刘备十余年的老人马。
这些嫡系死忠派系遭受重创,使刘备政权再也无法压制蜀地本土集团,而本土集团一向与荆州集团不睦。
如何能够掌握政权成为诸葛亮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复兴汉室这一底层逻辑。
刘备的精神不能灭,复汉的旗帜不能倒,也唯有北伐才能不让蜀汉不散架子。
为此,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紧紧握住军队大权,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被架空,只能留在白帝城戍边。
(刘备托孤时,除了任命诸葛亮为“正托孤大臣”,还任命李严为“副托孤大臣”,诸葛亮为丞相,总理政务,李严为中护军,统领军队,此后诸葛亮出祁山伐中原,都是以文统武,不符合托孤遗命。)
所以,诸葛亮心里很清楚,北伐只是一句口号,不是成功的问题,而是他必须努力,只有以攻为守才能让蜀汉活得更久,只要曹魏在一天,蜀汉就要坚持打下去。
诸葛亮北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28年,诸葛亮认为时机成熟,正式向魏国出兵。
按照《隆中对》的计划,待天下有变便可出兵北伐,就在两年前,魏文帝曹丕病逝,22岁的魏明帝曹叡继位,曹真、曹休辅政。
曹魏集团处于新老衔接的过渡阶段,同时诸葛亮扫平南中叛乱,又经过三年休养生息,他决定抓住这个战略窗口期,就这样,第一次北伐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征伐前夕,蜀将魏延提议从子午谷小道出奇兵直取长安。
但诸葛亮认为子午谷过于狭窄,风险太大,未予采纳,遂派赵云、邓芝率领一支疑兵出褒斜道,以吸引魏军主力。
同时诸葛亮亲率大军出祁山,夺取陇右,再稳步向关中推进。
此举一来可以获得雍凉骏马,组织骑兵,二来保证蜀汉有战略迂回空间,能够打持久战。
在魏国看来,没有主动南下对蜀汉已是幸运,岂有弱势一方率先发难之理,因此未加防备。
而诸葛亮趁势杀出祁山,夺取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雍州刺史郭淮退往上邽固守待援。
诸葛亮出祁山夺陇右的消息传回洛阳,魏国朝野大为震动,曹叡亲自坐镇长安指挥,大将军曹真统大军防御赵云,另一猛将张郃则亲自抵挡诸葛亮,直取汉军咽喉之地街亭。
街亭位于今天的甘肃天水,山高谷深,地势险要,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街亭之战不容有失。
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心腹、参军马谡主动请缨防御街亭,诸葛亮应其请求,为确保万无一失,再三叮嘱其在当道险要之处下寨,又派大将王平协助其镇守街亭。
然而马谡妄自尊大,不听诸葛亮安排和王平劝阻,执意将大军屯兵于一座孤山上,张郃派人切断汉军水源,汉军不久陷入内乱,马谡弃军逃亡,张郃乘势进攻,汉军大败,街亭失守。
同时郭淮、曹真发动反攻,赵云等蜀军各部顶不住压力,纷纷溃败。
而街亭失守导致蜀军丧失全部有利形势,诸葛亮被迫退回益州,蜀汉前功尽弃,仅有的战果是迁回四千户人家。
从以后的北伐来看,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既是蜀汉休养生息后国力恢复的顶点,又是曹魏无准备之仗。
只可惜街亭失守,功败垂成,此后曹魏将防御重点移向西蜀,诸葛亮的北伐再未有过第一次如此好的机遇。
228年冬至230年,诸葛亮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北伐,但曹真早有防备,倚仗城池地势险要、顽强防守,并找准时机反攻,最终蜀军终因粮草不继退回汉中。
虽然诸葛亮两次北伐无功而返,但也给曹魏的经济造成不小的损失,史载:
“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
231年春,诸葛亮趁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进行第四次北伐,这次他面临的对手是司马懿。
与曹真的防守反击策略不同,司马懿以蜀军劳师远袭,粮食补给困难为由,凭险坚守,深筑营垒,拒不出战。
司马懿本人一向以用兵“侵掠如火”著称,此前千里奔袭,神速擒孟达而获得曹叡称赞,但与诸葛亮对垒却打法拘谨,一味防御。可见,诸葛亮的疲魏战略初见成效。
在双方对峙数月后,诸葛亮后院再次起火,负责押运粮草的李严因误了运粮期限,竟假传刘禅旨意,下令北伐军撤退,诸葛亮只得退回。
经过四次北伐,诸葛亮似乎找到保蜀的秘诀,只要不失时机的北伐就可以彻底打断曹魏的经济发展,而蜀汉又可以据险自守,恢复元气,永远抓住战略主动权。
234年,诸葛亮经过三年休养劝农,开始第五次北伐,同样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洞悉了诸葛亮的用心,继续坚守不出。
司马与诸葛,犹如两个棋局高手,因为他深知无论战术多么眼花缭乱,最终蜀汉与曹魏比拼的还是国力。
此前曹魏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在中原与关中雍凉往来千里,空耗数以亿计物资,正好中了其疲魏圈套,现在只要你打你的,我防我的,就是不上套。
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诸葛亮还是输了,234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倒,不久逝于五丈原,北伐从此中断,直到253年姜维掌握军权后才重新北伐。
只可惜,在这近20年里,曹魏国力得以恢复,中原士民不复思汉,北伐失去了意义,最终蜀汉还是连同诸葛亮的牵挂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