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惦记加拿大和格陵兰岛
特朗普多次表达对加拿大的“惦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方面
♢贸易逆差问题:美国与加拿大之间存在长期的贸易逆差,特朗普认为这对美国经济不利。
他曾表示,如果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将有助于减少这种贸易逆差。
♢资源获取: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等,特朗普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更直接地获取这些资源,以促进美国的经济和能源安全。

♡政治方面
♢五眼联盟的调整: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曾考虑将加拿大从五眼联盟情报共享网络中除名。
这显示出特朗普对传统盟友关系的挑战态度,也反映出他试图重新定义美加关系的意图。
♢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特朗普可能认为吞并加拿大或加强对其控制,可以增强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更好地推行其“美国优先”政策。
♡领土扩张意图
♢公开表态:特朗普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希望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相关的地图,引发争议和关注。

♢历史因素:历史上美国曾在1812年战争后有过吞并加拿大的念头,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这一历史背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朗普的想法。
总的来说,特朗普对加拿大的“惦记”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经济利益、政治考量和领土扩张意图等。
但这些想法大多受到加拿大方面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实施的可能性较低。
♥俄罗斯吃定乌克兰?
2025年2月24日,中美俄均投下赞成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涉乌决议。

立马有人据此得出结论:俄罗斯吃定了乌克兰。
针对这一说法,需要明确的是,中俄美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对涉乌决议投下赞成票,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吃定”了乌克兰。
♡决议内容与目的
美国在安理会提出的决议与早些时候在联大提出的决议草案一致,即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并进一步敦促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实现持久和平。
这一决议的通过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的期望和努力,旨在推动双方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达成和平协议。

♡中俄美的立场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中方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达成的关于启动和谈的共识。
期待各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参与到和谈进程中来,找到照顾彼此关切、公正、持久的解决方案,达成有约束力、所有当事方都接受的和平协议。
俄罗斯在投票中也投了赞成票,这可能表明其愿意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自身立场或接受所有条件。
美国作为提案国之一,其投赞成票自然也是出于推动和平进程的考虑。

♡决议的影响与局限性
虽然决议获得了通过,但这并不意味着俄乌冲突将立即得到解决。冲突的解决需要各方的实际行动和妥协,而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决议。
决议本身缺乏具体的执行机制和保障措施,其实际效果将取决于各方如何落实和执行。
此外,决议也无法解决俄乌之间的根本分歧和矛盾,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双方通过长期的对话和谈判来逐步解决。
综上所述,中俄美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对涉乌决议投下赞成票,是国际社会对于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的一种积极姿态和努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吃定”了乌克兰,也不意味着冲突将立即得到解决。
决议的通过只是为和平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和起点,真正的和平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
♥土澳发展简史
澳大利亚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原住民时期(约65,000年前 –特朗 1788年)
♢原住民与托雷斯海峡岛民:澳大利亚原住民(Aboriginal people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文化之一,约在6.5万年前通过东南亚迁移至澳大利亚大陆。

他们发展出复杂的土地管理、狩猎采集技术、艺术(如岩画)和口述传统。
♢社会结构:原住民社会以部落和语言群体为单位,通过“梦幻时代”(Dreamtime)信仰体系与土地建立神圣联系。
♢欧洲接触前的生态:原住民通过“火耕”管理土地,维持生态平衡,塑造了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
♡欧洲探索与殖民开端(1606年 – 1788年)
♢早期欧洲探索:
△160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扬松(Willem Janszoon)首次记录欧洲人在澳大利亚的登陆(约克角半岛)。

△164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阿贝尔·塔斯曼(Abel Tasman)绘制了部分海岸线(塔斯马尼亚岛以他命名)。
△1770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在植物湾(Botany Bay)登陆,宣布东海岸为英国领土(新南威尔士)。
△殖民动机:英国因失去北美殖民地,急需新的流放地以缓解国内监狱压力。
♡殖民地建立与流放时期(1788年 – 1850年)
♢第一舰队与殖民开端:
△1788年1月26日(现澳大利亚国庆日),阿瑟·菲利普(Arthur Phillip)率第一舰队抵达悉尼湾,建立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初期殖民者主要为英国流放罪犯,至1868年流放制度结束时,约16万罪犯被送至澳大利亚。
♢原住民的灾难:
△殖民者侵占土地导致原住民被驱赶、屠杀,疾病(如天花)使原住民人口锐减90%。
△文化断裂:原住民语言、传统和土地权利被系统性剥夺。
♢自由移民与殖民地扩张:
△19世纪初期,自由移民逐渐增加,畜牧业(羊毛业)成为经济支柱。

△1829年英国宣称拥有整个澳大利亚大陆,建立多个殖民地(如维多利亚、昆士兰)。
♡淘金热与殖民地发展(1851年 – 1900年)
♢1851年淘金热:
△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发现金矿,吸引全球移民(尤其中国矿工),人口激增,殖民地经济转型。
△社会冲突:如1854年尤里卡栅栏事件(Eureka Stockade),矿工反抗不公税收,推动民主改革。
♢殖民地自治:
△各殖民地逐步获得自治权(如1855年新南威尔士成立责任政府)。

△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电报网络和城市发展(墨尔本一度为英帝国最富裕城市)。
♡联邦成立与白澳政策(1901年 – 1945年)
♢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1901年1月1日,六个殖民地联合成立澳大利亚联邦,成为英联邦自治领。
△首都定为堪培拉(1927年正式启用)。
♢种族主义政策:
△“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限制非欧洲移民,巩固白人主导地位。

△原住民被排除在人口普查之外,权利被剥夺(直至1967年公投)。
♢一战与二战影响:
△一战中,澳新军团(ANZAC)参与加里波利战役,国家认同增强。
△二战期间,日本轰炸达尔文,澳大利亚转向美国寻求安全同盟。
♡战后繁荣与多元文化(1945年 – 1990年)
♢移民潮与经济转型:
△战后大规模欧洲移民(如希腊、意大利人)推动工业化,制造业兴起。

△1970年代废除白澳政策,接纳亚洲移民,逐步形成多元文化社会。
♢原住民权利运动:
△1967年公投:原住民被纳入人口统计,联邦获得制定原住民政策的权力。
△1992年“马博案”(Mabo Case):最高法院承认原住民土地权,推翻“无主地”原则。
♢国际角色:
△参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加强与美国同盟关系。
△1986年《澳大利亚法案》终结英国对澳司法控制,完全独立。

♡现代澳大利亚(1990年 – 至今)
♢经济与全球化:
△依赖矿业(铁矿石、煤炭)和服务业(教育、旅游),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联系紧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稳健。
♢社会议题:
△原住民和解进程:2008年陆克文政府正式向“被偷走的一代”道歉。
△环境挑战:森林大火、珊瑚礁白化、气候变化政策争议。
△LGBTQ+权利:2017年同性婚姻合法化。

♢政治与外交:
△平衡中美关系,参与亚太地区安全合作。
△2020年代推动可再生能源和减排目标。
澳大利亚从古老的土著文明演变为现代多元文化国家,其历史交织着殖民创伤、资源繁荣和社会变革。
尽管在民主和多元主义上取得进步,原住民权利、环境可持续性和国际身份仍是其未来核心议题。
有人说世界版“三国”时代到来,中国人应该重点了解一下土澳的发展史,万一哪天去那边创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