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不会亡,反而原地起飞,实现彻底革新,大明朝又能延续三百年。
1
明朝到了崇祯年间,已经是一副烂摊子,千疮百孔,一地鸡毛,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开创之君横空出世,力挽狂澜。
崇祯主要有四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财政危机,兼并严重,大明朝国库空虚,收不上来赋税,没钱就啥都干不成;二是建州女真逐步南侵;三是天灾人祸导致民不聊生,内部激起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四是吏治腐败,且文官内部在不停党争。
朱元璋的综合能力要比崇祯强几十倍,他精力旺盛、博闻强记、英明神武、杀伐果决、知人善任、雄才大略…
崇祯在朱元璋面前,连小学生都算不上。
让朱元璋来接手大明这个烂摊子,对他来说,算是天胡开局,要知道他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只有一个碗。
老朱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2
牵牛要牵牛鼻子,既然有这么多问题,那就先解决主要矛盾。
明朝当务之急是搞钱,只要搞到钱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而搞钱的关键是有一支强有力的收税队伍,在明朝晚期,官僚士大夫和地主豪商已经深度绑定,他们形成了铁板一块的利益集团,非武力不能打破他们的同盟。
朱元璋需要聚集有限的资源建立一支直属于他的部队,凭借这支部队去收税。
收税先从王室贵族开始,王室贵族都要带头捐献,王室贵族带头了,官僚士大夫也就没理由不捐献。
从藩王到勋贵,再到官绅地主,挨个征“救国税”,如果据不捐纳,就杀鸡儆猴。
这个过程肯定会遇到很多阻碍,甚至会激起叛乱,但以朱元璋的能力,自然有方案应对。
收上来的钱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归国库(公共支出),一部分养军(保持忠心),一部分养民(缓和矛盾)。
有了钱就先平叛,对李自成、张献忠以招降为主,只要肯投降,封官拜爵。如果农民军不肯投降,那就全力支持卢象升和孙传庭平叛。
对于建州奴入侵,全权授权孙承宗和袁崇焕拒敌,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只要能挡住皇太极南下就行。
外患内乱稍定后,腾出手来就整治党争,清洗文官集团。
治乱世用重典,以老朱的作风,他处理党争和官员贪腐,就一个字:杀!
当年处理胡惟庸案、郭恒案、空印案、蓝玉案,多少人头落地,朱元璋眼都不眨一下。
跟胡惟庸、李善长、蓝玉比起来,温体仁、周延儒之流,就是小卡拉米,对付小卡拉米,剥皮揎草、凌迟处死、夷灭九族…各种极刑套餐管饱。
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士大夫,杀完这批不老实的,再选拔一批老实的。
3
对于崇祯遇到的问题,朱元璋都能一一化解,并且可以趁此机会重整朝纲、刷新吏治,完成对资源的再次分配。
资源再次分配后,底层百姓喘口气,朝廷的国库充实起来,中间的官僚士大夫阶层适当削弱,外患被消灭于初期阶段,大明朝又能如日中天。
再退一步讲,假使朱元璋没能解决上述四个问题,李自成即将攻入北京,朱元璋被逼到悬崖边,他也可以携带皇子皇孙立即南下,回到南京再做打算。
凭借半壁江山,再来一次从南到北统一华夏,也是轻车熟路。
他才不会像崇祯一样无能到去煤山上吊。
再退一万步讲,朱元璋被打的连南京都守不住,像朱由榔一样龟缩在云南一隅之地,朱元璋都有机会绝地翻盘。
因为朱元璋自己就是个天生的带兵统帅,大不了自己亲自带兵打天下。
朱元璋是明朝历史上最优秀的帝王,让他替换崇祯,想不到能输的地方。
朱元璋一家子都死的莫名其妙,朱元璋死后6天就埋土里了!多可怕啊
都得亡,明朝是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并且也是历史唯一一个亡于农民起义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