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即消费系列13:新兴文旅项目要警惕那些“有毒的”成功案例

风斯若之 2025-03-24 18:09:35

案例,在学习一门学问的时候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在我们通过案例进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案例只是学科系统当中的元素之一,只看案例、甚至是只看成功案例,往往会让学习者陷入一种“中毒而不自知”的境况当中。

文旅项目当中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我认为其中更可信的是“失败案例的因果关系”——如果成功案例的整体流程当中存在着“因果必然性”,那么市场当中肯定会充满着这种“因果关系”成功案例——怎么还会有“失败的文旅项目”存在呢?

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很快,以至于很多人主动放弃了系统地去学习文旅产业的专业知识与产业逻辑,通过案例去了解文旅项目,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不过,这种学习避开以下四种“有毒的”成功案例。

一,只谈文化现象不谈财务数字。为什么有那么多文旅项目在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项目把重点都放在了软硬件的建设方面而忽视了项目的财务状况。去网络上随便搜索一下,不难看到很多某某古镇、古城、发祥地……的文旅项目——在这些项目被正式公布“倒闭”之前,它们都曾经是“案例”,或许,就有一些不成功的文旅项目是在看到这些“案例”之后才投建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只谈游客数量不谈收入。这个概念似乎在近两年时间变得更容易理解了——无论因为什么缘由,人们现在都已经接受了“消费降级”的说法,游客在旅游途中的消费已经变得越来越“精打细算”了——海量的游客未必会有海量的营收,这样的案例已经成为了网络热点。如果新兴文旅项目的管理者依旧把木不安的焦点关注在“客流量”而不是“消费额”上面,恐怕会对财务数字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误判”,从而高估了项目的营收能力。

三,只谈收入不谈成本投入。在网络上有关文旅产业的“爆款文章”当中,有一些文章确实写出了案例当中文旅项目的收入数字,但是在展示出了游客数量以及消费总额的同时,案例当中并没有提及项目的总投入。毕竟,在之前的文旅项目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产商来投建的,而地产企业之所以介入文旅项目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主要来源在于地产而并非文旅,因此有可能造成“文旅项目收入不小但是却无法在十年之内回收投建成本”的现象。如果没有其它收入来源支撑,很难想象“重资产文旅”的生存空间到底在哪里、有多大?

四,忽略项目的存在周期。有些文旅项目虽然投建时期不长,但是很可能其“知名度”已经随着历史的绵延持续了很久。这样的项目其旅游开发的时间短,但是文化影响的周期长,如果只看到了案例当中关于旅游投建开发部分的财务数据而盲目效仿的话,很有可能会因为文化影响力的匹配度不够而导致项目最终的失败。

综上,在我们思考文旅项目的时候,更应该优先思考的是项目的消费收入怎样才能产生,即便是去学习案例,所应了解到也最好是这方面的信息与情况,否则,案例看得再多,也不过是案例而已,很难与现实发生直接的关联。

0 阅读:0

风斯若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