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五大“怪”,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

钱定谈职场 2024-03-29 19:48:57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曾经,在基层,一个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言一行都是乡村发展的“风向标”,其能力的高低、作风的优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的工作质量与发展成效。

如今,似乎基层的工作“重心”更依赖于“表、卡、册”的填报,汇报材料撰写的好与坏,注重的是工作的“留痕”,而深入实际、在工作上有始有终、为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却不多了,甚至有人认为,形式主义害人不浅!

乍一看,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让人难以启齿的无奈,既让人啼笑皆非,又引人深思。通过揭示这些现象,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01社会“怪”现象

当今的社会,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现象”层出不穷,有些事它已经悄无声息地爬进了我们的生活,一点点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说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得了,但多数人都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

“怪”事之一:如今,乡镇干部(含单位驻村干部)包村蹲点说农事的少了,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不见了,县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的身影“绝迹”了,帮助农民科学种养殖的科研人员少了,村干部带动群众计划种植的话题没有了,指导群众增产增收的行动不见了……反观,上级部门检查验收工作的多了,检查安全生产的多了,巡查环保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各式各样的明查暗访应接不暇,乡镇干部的接访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填报各种“表、卡、册”成了家常便饭!

“怪”事之二:驻村工作考核奖惩的办法越来越多了,采用“钉钉打卡”,GPS定位截图,安装视频系统,检查时呼叫驻村队员到视频前站立等等,发现驻村干部晚上未驻村就要被通报、未按规定打卡就要被通报、出门没留去向牌就要被通报;不管离村远近,一律不能住在家里,须每晚住到村里……这些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大笑话,但事实上规定就是这样。有的驻村干部私下里把驻村比作“坐牢”“发配”,足见他们对现行的管理方法相当反感。总而言之,反正只要检查发现一点问题就有可能被通报,可奖励的萝卜没有几个,问责的大棒随时都会落下,一点也体现不出文件里关心关爱驻村干部的精神!

“怪”事之三:一些“空降”的官员,从未下过基层,整天就知道在办公室里繁忙地处理文件,却缺乏实际经验,只是纸上谈兵。然而,工作常常强调“要留痕迹”,但单位的表格、迎检材料和文件越堆越多,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他(她)们干了几年下来,却毫无建树,单位还频频遭到投诉。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他(她)们的晋升速度,先是从乡镇调到县、又从县里调到市里,接着又去了省里,甚至还要往更高层级的部门走!

“怪”事之四:为了迎接上级各部门的检查,凡是上级要求落实的工作和会议上部署的工作任务,基层各单位都要有相关的召开会议动员会、部署会,并要求配有照片、领导动员讲话稿、干部参加会议签到及记录来佐证,很多单位的人从原来的小白无师自通地变成了“摄影师”。更有甚者,对驻村干部的要求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驻村干部每天工作要记工作日志,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去了哪里,有什么想法都要像流水账一样记下来。一方面不管到哪开展工作都要留痕拍照;不管是修个水管,还是入户走访,都要拍照证明自己干过,相片上水印要有时间、有坐标……总之,不同部门的要求不同,同一件事要有不同的台账,基层要准备好几份,做好几盒材料,不管内容重复雷同,凡事都要留痕,这无形之中严重地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

“怪”事之五:巩固脱贫攻坚,关键在于贫困人口要实现下降、农户年人均收入要稳步提升,绝对不能出现脱贫人口“不降反升”或收入“不升反降”的现象。许多驻村干部反映,巩固脱贫攻坚工作的农户收入数字一定要按照上面意图来“修正”,从高到低排序“稳定”巩固脱贫攻坚、且年年收入要有增长!如果帮扶农户出现负增长,帮扶干部就要说明原因,进而“引导”农户“挖掘”提高收入,否则就要被通报、问责!而现实是,帮扶干部也对能否“协调”好农户“愿意”增加收入、能调成多少,心中一直没底,考核变成了“数字游戏”!然而,由于驻村干部带不来项目和资金,无法给贫困村带来具体的变化,在村里似乎并不能发挥很大作用,不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02念“歪”了的经

驻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任务应该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帮助农民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和高质量的发展,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然而,反观现在的驻村工作情况,各级各部门到基层督查、检查、督导的形式越来越多,对于镇村来说,各部门都是上级单位,都要认真迎检,驻村干部就要暂停其他工作来接待检查组,照本宣科的演示汇报……频繁的形式主义考核调研让基层干部消耗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不但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问题,反倒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从务实变成了务虚,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感。

制定“五天四夜工作制”的初衷是偏远村落的驻村干部通勤不便,或者上级单位派驻到较远地区农村的干部,在村里居住可以保障安全稳定帮扶工作,将夜间工作常态化,便于深入了解村情村况,聆听群众心声,帮助群众解决突发性问题。而这些要求却扩大到驻村干部晚上全都要驻(住)村不能回家,夫妻生活在同一个城区,却好似两地分居,每周只能见两天面,村民们都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一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干部不能只在在办公室里“坐而论道”,要多深入农村基层,多到农户家里走走,多到田间地头转转,多和老乡唠唠嗑、多沾沾泥土气息,才能晓百家情、知百家事、学到百家经,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服务群众的干事本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群众最大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然而现实生活中,基层干部的提拔很多时候并非按照“德能勤绩廉”的标准来落实,大部分提拔的都是来走过场,镀金式的干部,他们挤占了真正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的干部的提拔机会,令大量实干型的干部心灰意冷,被迫躺平!

基层干部处在最基层,肩负起维护一方稳定、发展一方经济的重任。如果不管工作做没做,也不管有没有效果,凡事只要在文件和材料堆里就能够看到“落实的过程”,即只要留下了痕迹,也就算交了差。从客观上来说,工作要求有痕迹本来没有错,毕竟要体现一种政策或工作任务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种督导方式。但是,如果过分讲究和要求“留痕”,这就变味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上级或相关部门领导缺乏一种务实精神。到基层检查工作只是走马观花,看看基层的笔记做得啥样、工作留痕如何,而没有亲自到田间地头,没有在街头巷尾,没有深入基层群众去调查了解,久而久之,上面所好,下面有所效,也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和惯例,危害不小!对于基层干部而言,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成天搞一些“纸上谈兵”虚头巴脑的东西,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不堪,产生困惑。

03出路和希望

一是厚植“理想信念”土壤,让驻村工作“深扎根”。加强驻村干部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树牢理想信念,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沉得住心,耐得住寂寞,不断强化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

二是厚植“学习实践”土壤,让基层干部“壮根茎”。要经常性组织基层干部开展交流实践学习,形成“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引进新思路,打开新眼界;引进新项目,开创新局面;推动新进展,迈出新步伐。

三是发展乡村经济应做到真抓实干,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说一千道一万,乡村振兴如果没有经济的大发展,终归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乡村经济力戒“撒胡椒面”,不能走“守着金饭碗讨饭”的老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多地发挥社会扶贫作用,积极探索发展式扶贫道路。激活贫困地区资源要素市场,把产业发展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企业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契合点,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乡村振兴之路。

四是要优化考核设置,注重基层群众口碑和工作绩效。凡事要求“工作留痕”要必须彻底根治,重新界定、优化基层工作考核机制,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带头进行整改落实,不必要的纸面检查必须要剔除,不能给基层干部增添负担过重。从领导干部抓起,从领导干部改起,大力倡导基层调研之风,不以书面痕迹为依据,而以干部足迹为依托,以实绩为依据,把基层干部的“努力指数”转换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与基础设施改善,助推乡村文明互促互进,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总之,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一定要力戒形式主义,真刀真枪地干,要动真格;要切实改革管理办法,实施精准监督。

结语:农村发展的难题远不止于经济的贫困,这些“怪”现象问题的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未来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它们不仅是我们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你支持作者的观点,欢迎关注、留言、点赞,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