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总有大疫”!
离缅甸这次的重大地震已经过去70多小时了。
虽然救援还在有序的展开,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天灾之后迎来了人祸。
震后一系列次生灾害,可能才是真正的“大BOSS”,让人防不胜防……
2025年首震
3月28日,下午的2时20分,缅甸发生了7.9级强地震。
这次地震可谓是2025年开年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最大规模的地震。
因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造成了,约1500万吨TNT当量。
可能只是说这,大家不会有什么概念。
但是,要是和那当初美国往日本扔的“小男孩”和“胖子”做比较,就能一目了然。
当初的两枚原子弹是1—3万吨的当量,而放在如今的地震面前,简直不值得一提。
也是因此,此次地震到目前为止已造成了1700人死亡、3400多人受伤,约300多人失踪。
而这个数值,在接下来的救援中,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所以,这次强震对于缅甸来说,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可没想到,这仅仅只是开始。
对于,缅甸的所有民众而言,最令他们担心的事情相继发生。
可能比地震更难熬的是接连爆发的瘟疫……
瘟疫滋生的温床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当地的救援行动,也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因震源是在缅甸的曼德勒地区,所以受灾程度相对严重。
而看着到处倒塌的房屋,和散落在街头,无处安家的民众,也深深的开始替他们担忧。
要知道,缅甸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常年以来气温变化不大,始终处于高温高热的情况。
特别是每年的4月到5月间,更是会迎来每年的最高温。
就算没有地震的侵袭,也足够让当地人难熬的。
而如今,随着地震的遇难人数增加,很多遗体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再加上高温的侵袭导致在缅甸某些废墟内,已经传出了阵阵的“腐臭味”。
更让人崩溃的是,现在由于刚刚经过强地震,而多达几十次的余震,导致原本可能相对比较安逸,有固定洞穴的昆虫和鼠类。
失去了原本的地方,开始乱窜,并寻找食物。
再加上,原本就是登革热高发的地区,也就预示着蚊虫泛滥,如果这个时候,再好巧不巧的遇到一场降雨,给蚊虫创造了更有利的滋生环境。
更甚至,现在由于地震原因,缅甸的食物面临紧缺,特别是水源,多处都已被污染,生存环境复杂且严峻。
只能说,如果防疫不及时,一场比“大灾”更为严峻的“大疫”,正在虎视眈眈的等着那些手无寸铁,刚刚失去家园、失去亲友的幸存者们。
特别是,在震源,也就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曼德勒,已经有登革热、疟疾等流行病正在猛猛的暴发。
面对如履薄冰的生存问题,如今的缅甸急需“灾后重振”……
抗震救灾、万众一心
虽然这次地震,除了会让离缅甸较近的云南等地,有震感,其余对于我国的影响还是相对较小。
但是,出于人道主义,我国也不能就此袖手旁观。
也是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队带着足够的物资和救援设备赴缅,积极参与到当地的救援行动当中。
而出于那里的疟疾频发,所以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投入救援。
所以,救援人员们也是被强制要求服用霍乱疫苗。
在这几天的救援行动中,中方救援队在缅甸也是屡屡传出捷报,如在救出一名孕妇后,又成功救出被困长达60小时,生命体征平稳的女童。
只不过,对接下来的救援行动,仍然任重道远。
而在缅的华人也不在少数,他们也积极的参与救援工作。
其中以一名18岁的缅甸华人志愿者杨德宪为首,对于现在受灾群众紧缺的药品和酒精。
以及女性必用的卫生巾和婴儿必备的尿不湿等用品已经在积极的送到有需要的灾民手中。
而离缅甸较近的泰国,也深受这次强震的影响,已经有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
我们华人开的超市,也是第一时间,开始免费提供矿泉水给民众使用。
更是还提供热水、免费手机充电,和临时的休息场所,让大家看到了灾难面前,有大爱精神的中国企业。
虽然,天灾我们无法避免,但是抗震救灾无不在显示出人间的大爱。
而除了等待他人的拯救,缅甸居民,也要万众一心的开展一场“自救”。
希望此次缅甸能顺利的渡过难关。
为他们加油打气!!!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广州日报《缅甸重灾区出现霍乱、登革热、疟疾等流行病》2025.3.30
[2].官方媒体中国新闻网《缅甸华人志愿者带药品、女性用品等赴灾区:很多救援群刚建就满》2025.3.30
[3].官方媒体九派新闻《专家谈缅甸震后防疫工作:建议先确保饮水安全,灭蚊防鼠保持环境卫生》2025.3.30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