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宇,你的派大星轮廓勾勒得非常到位,上色也十分均匀,简直美得让人惊叹!”就在2023年12月3日,纳溪区残联“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为服务对象们举办了“绘聚九九·曳杖无忧”创意绘画暨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活动。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对一位面容清秀、笑容灿烂的残疾服务对象表达了由衷的赞美。这位服务对象,就是享受纳溪区残联“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十多年,得以“重塑新生”的刘家宇。刘家宇,今年31岁,来自纳溪区棉花坡镇大竹林村。他天生聋哑,听力残疾一级。由于母亲智力残疾,父亲又长期酗酒后肆意打骂,年少的刘家宇叛逆而易怒,与周边邻里关系一直十分紧张。在2011年,经过纳溪区残联的帮助,对刘家宇进行康复训练和疗愈。这一来,便是十二年。
谈到刘家宇开始接受服务的时候,负责人魏来进脸上满是感慨。他告诉我们:“家宇刚来的时候很叛逆,说什么都不听,不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2012年他患颈部淋巴溃烂疾病,让刘家宇对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药的魏来进产生了浓烈的亲近感并逐渐视作自己的亲人。为了帮助家宇更好地融入社会,魏来进在纳溪区残联的指导和帮助下,为家宇链接心理专家做心理治疗,邀请社会工作者为他开展个案工作,联合当地爱心企业和工艺匠人给他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
在“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的十二年里,刘家宇已经完全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还掌握了一定的汽车美容技术、花卉培养技术、家政服务技术。不仅如此,他更因为自身在托养中心蜕变的经历,明白了“爱人者,人恒爱之”的真谛。每次项目举办活动,他都主动报名参与后勤保障工作,开展现场协调;每有新人接受“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他都会主动去表达自己的善意,帮其他行动不便的残疾服务对象叠被子、扫地、通下水道。如今的他,既是重获新生的服务对象,也是“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的热心人。
对于未来的打算,这个不再青涩但眼神依旧清澈的青年人神情略带羞涩,但更多的是期待。他说:“纳溪区残联“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帮助我走出过去的困境,如今我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带其他服务对象一起做手工,帮助“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发展更多热心的志愿者。我相信我们大家都会变得更棒的!” 家宇手语娴熟,笑意温柔。
据了解,“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是纳溪区残联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民心守护”工程走深走实,为纳溪区户籍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以生活照料及护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为主,以运动功能训练、职业康复与劳动技能训练为辅的托养服务,旨在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促进残疾人家庭劳动力解放。如今,还有像刘家宇这样的服务对象30余人,也需要继续依托“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在纳溪区残联的指导及帮助下,链接和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各界爱心人士,精诚所至,竭诚服务,帮助一个又一个“刘家宇”,发掘自身潜能,重塑自我价值,融入社会,最终走出困境,得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