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合作坑中国!ESA被美国“玩坏了”,害怕NASA完全不要自己了

环球科学猫 2025-02-05 11:42:17

万万没有想到,美国“移主”,让欧空局(ESA)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合作存在变故了,已经是存在不确定性了。

这可能欧空局(ESA)真的要被美国玩疯了,很多太空航天项目都将因为“移主”发生变故,欧洲已经针对该问题在进行讨论,但这也推动了欧洲可能走向新的太空策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也让很多人想起了,欧洲当年断绝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这让自己的航天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也是“自作自受”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详细看看。

ESA害怕NASA完全不要自己了

没错,来自美媒指出,美国“移主”导致了NASA的太空,航天策略在发生转变,这迫使美国可能改变此前与欧洲的相关性合作,而这里面主要存在3问题:

第一个问题、特朗普准备拿下格陵兰岛的问题,导致欧洲出现巨大的“裂缝”,因为美国如果强制采取措施,那可能导致欧洲与美国的关系存在不稳定性。

从而可能引发空间政策产生连锁效应,,包括美国航天局如何与其国际伙伴合作。

第二个问题、美国宇航局(NASA)与欧空局(ESA)进行火星样品采集返回的计划,该计划是已经进行之中的任务,其中欧空局(ESA)负责的部分包含了用于转移样品的机械臂、辅助系统的建设等模块。

如果NASA与ESA存在变故,那意味着这项合作计划也会再次发生转变,并且导致整个任务出现终结,自己又是一个“单独干”的项目。

当然,依照美国宇航局(NASA)在2024年给出的火星采样返回方案来看,已经是出现了大规模延期,而且还在寻找关于更便宜,更快速带回样品的返回计划,结果呢?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而且根据新一轮的预估指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更新“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带回火星样本的时间表,在取回火星岩石的竞赛中,中国的领先优势大幅扩大,NASA至少落后了4年,也就是说“毅力”号火星探测器采集的样本最早到达地球的时间是2035年。

所以,如果NASA与ESA出现变故,那这项目后续的变化还会更大。

第三个问题、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欧空局(ESA)也是存在变故的,来自欧空局(ESA)指出的问题显示,ESA服务包括空间发射系统、猎户座航天器和月球网关等问题。如果出现变故,这美国重返月球计划都可能再次发生大改变。

所以,欧空局(ESA)其实与美国宇航局(NASA)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加剧了这三大问题的出现,但从航天任务的角度来讲,这些任务的变故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合作任务只要任何一个变故,都可能导致其心的问题出现。

所以,欧空局(ESA)是被美国玩坏了,美国都还没有发出这样的预警,自己就先担心起来了,而且美国如果真的要终结与欧空局(ESA)的这些航天任务,那真的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都不会好在什么地方去。

这也将导致自己更多的航天任务出现改变。就算是特朗普的航天政策有所处于,因为政治因素发生改变,这些航天任务的不确定性,也不会因为多大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至少从个人的观点来讲,是不太可能,更何况特朗普还是支持美国更大的航天任务。

其重返月球计划都是他提出来了的,要是不跟欧空局(ESA)进行合作,这可能吗?这完全是断了美国航天发展的路。

所以,欧空局(ESA)这会担心这些问题有点多余了,就算是美国砍掉几个与欧空局(ESA)合作的任务,那就看ESA能不能硬起来,要么全部合作,要么不合作。

但很显然,现阶段看ESA是难以硬起来的,都在害怕美国把自己的合作项目砍掉了,这欧洲就是没有事情做了,什么航天“老二”,地位都不保,这都只能怪自己“自毁前程”。

与中国合作不香吗?两次合作坑中国!

的确,中欧之间的航天合作,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欧洲是坑了两次中国,这下被美国当“玩物”,一切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中一样,一旦被美国停掉,那基本就没什么航天任务执行了。

这可以说真的就是“自作自受”,要是曾经与中国合作没有任何的变故,以至于欧洲的航天会成为如今这样的局面吗?还需要担心美国放自己鸽子吗?

可以说完全不用,与中国合作只会让你赚得“金盆满满”,甚至可以学到先进的技术,但没想到的是,欧洲两次坑中国。

第一次、那就是中欧曾经进行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合作,也是欧洲强力邀请中国加入,而在中国加入之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

然而,在合作没有多久,2004年的时候,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好事可以说才开启,欧洲很快就因为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对中国下手了。

在2005年到2007年之中,欧洲转向,与美国联合将中国排挤出去,中国不但进不到“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甚至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航天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使得中国完全没有任何的地位,最终,中国一鼓作气做出了北斗导航。

第二次、中欧之间的载人航天合作,这次中国与欧洲的合作也是很诚恳的,早年就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在2023年公布的航天计划之中,也提到了欧洲曾经还派遣过两名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和马蒂亚斯·毛雷尔在我国接受培训,2022年底再次针对重点领域合作,进行协议的提升。

但在2023年初的时候,航天计划才出现就发生了重大变故,欧洲拒绝与中国载人合作,而是转向国际空间站的合作。

所以,直接坑了中国两次,真的是令人非常痛恨,你要是欧空局(ESA)与中国的航天合作在继续,以至于会出现这样“孤立无援”的局面,会使得自己的航天暂停吗?完全不至于。

就算是美国抛弃与自己的航天合作,那也不会因此面对无项目的局面。

当然,ESA刚硬,其实欧洲部分国家已经与中国合作

没错,虽然ESA很刚硬,但其实很多欧空局的单独国家,已经与中国在进行合作了,这可以说是ESA内部出现变故的问题之一,大家也明白,与中国的合作只有好处。

包括在嫦娥六号(瑞士、意大利)任务,未来的嫦娥七号任务之中,也含有欧空局(ESA)的一些成员国,来与中国合作。

所以,就算是ESA领导强硬,哪也无法左右欧洲部分国家与中国的合作,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只能说,中国航天的崛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中国,未来的欧空局(ESA)可能也就是“空壳”吧。

所以,实力决定一切,这个没有任何问题,欧空局(ESA)现阶段还想找中国合作的话,可能我们也自己需要考虑一下,这就是基本情况。

0 阅读:77

环球科学猫

简介:用眼睛看科学,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原创内容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