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陶母剪发待客

民间事见秽 2024-04-01 02:21:14

相传陶渊明的曾祖陶侃,八岁时就死了父亲。陶侃的母亲谌氏,秉性贤淑,治家严谨,教子有方。为了教育陶侃,陶母令其白天打柴耕地,晚上还要他挑灯夜读。陶侃从小聪明过人,读书用功,所以,他品德很好,文章写得也很好。

有一年,皇帝派太学士范逵下来选拔智士贤人。范大学院人一到鄱阳,喜得一些秀才手舞足蹈,有的杀猪宰羊,想把范大人请到家中作客,让他喝上几杯,回京后好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捞个一官半职;有的寻章摘句,通宵达旦地死背诗文,想在范大人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文才。可是,这位范大人,他哪一家也不想去,唯独陶侃那里,他决意非亲自登门拜访不可。

陶侃听说范大人要来自己家里,真是又惊又喜。可是,一想到自己家境十分贫寒,拿不出钱来款待客人,心里很难过。他反剪着双手,在屋内来回苦思。突然,他眼前一亮,见远处的墙上有一个大“当”字。心想:“对,我何不寻点东西去当当,换几个钱回来买些酒菜款待客人!”于是,他打开箱子,从上到下,翻了个底朝天,竟然寻不出一样值钱的东西。忽然他看见桌上的笔筒,“笔!”他灵机一动,取出文房四宝,端端正正地写了“钱”与“信”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拿在手中,朝当铺走去。

陶侃一走进当铺,只见一位约四十来岁的女人,静静地坐在柜台前,陶侃走上前去,拱手作揖,说:“夫人请了,晚生姓陶名侃,拿两个字来当,望暂且收下,等日后我有了钱,定来赎取,决不食言。”

坐在柜台前的这位夫人姓韩。开始,她还认为陶侃拿的是名人的字画来当,待她一看,原来是陶侃自己写的,于是,冷冷地说:“我收的是值钱的东西,你这两个字,写得再好,也不能吃,不能用,我收它做什么?”

陶侃指着“钱”、“信”二字说道:“夫人,请不要小看了它,人无言不“信”。以后,我定会用“钱”将它赎回。”

韩夫人一听,倒也在理,她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陶侃一番,见陶侃虽然衣衫破旧,人倒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这韩夫人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年方二八的独生女,名叫韩金莲,不但长得花容月貌,而且擅长诗琴书画。韩夫人爱女如掌上明珠,登门求亲者不少,却无中意之婿。她也常听人言,陶侃不但人才出众,而且品德高尚。今日见他果然与众不同,便有意将女儿许配于他。想到这里,韩夫人顿时眉开眼笑地说:“既然是这样,我就破例当给你,不知要当多少钱?”

陶侃说:“五贯。”

“好吧!”韩夫人马上取出钱交给陶侃。

“多谢夫人!”陶侃交出“钱”、“信”二字,把钱接了过来,正转身要走时,却被韩夫人喊住:“慢!”

陶侃问:“夫人莫非有反悔之意?”

“哪里!老身为祝秀才高官得中,特以薄酒敬你三杯!”

“晚生不会饮酒,请夫人原谅!”

“杯酒不成敬意,请别推辞。”

陶侃见韩夫人一片诚意,执拗不过,只好接过斟得满满的酒杯,“咕噜,咕噜”地一连喝了三杯,顿时面红耳赤,急忙道谢离开了当铺。

陶侃回家一跨进门槛,母亲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酒味。她心里一怔:陶侃素来滴酒不沾,今天怎么喝起酒来了?难道他跟那班不肖子弟混在一起?于是,她生气地问:“你也在外面喝酒了?”

“孩······孩儿不,不敢。”

“我已闻到了酒味,还敢抵赖!”

母亲的威严,吓得陶侃“扑”地一声跪在地上,将自己写字当钱以及韩夫人敬酒之事,对母亲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你这个不争气的畜生!”陶母气得捶胸跺脚,说:“两个字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艰难。自古以来,豪门贵族是有钱无信,我们穷人则无钱守信。你这两个字拿去当钱,万一一时无钱赎取,岂不失了我们的骨气!”

“娘,我错了。”陶侃十分难过地跪在母亲跟前。

“你赶快去把两个字给我赎回来!”

“娘,那范大人来了怎么办?”

“我自有办法。”陶侃只好又向当铺走去。

此刻,韩夫人正在乐滋滋地想着女儿的婚姻大事,突然,被“夫人”一声喊叫惊醒。她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又是陶侃,忙问:“你去而复返,莫非还有什么为难之事要老身帮忙?”

“请夫人将那两个字退还给我!”

“这是如何?”

“我母亲怕我言而无信,因此,要我马上退还银钱,赎回二字。”

韩夫人一听,心里暗暗称赞:“往日,人人夸陶母教子很严,今日一见,果不虚传。”想到这里,她马上安慰他说;“五贯钱算什么,你就拿回去用吧!”

“母命不敢违抗,请夫人原谅!”

“这样吧,我随你一道去见你母亲,向她说明一下。”

“这······”

陶侃还在犹豫,韩夫人上前顺手一把拉着陶侃边走边说:“快走吧!”

再说,陶母把陶侃责骂一顿之后,自己也想弄点钱来买些酒菜款待客人。谁知借贷无门,于是,她拿起一把剪刀,“咔嚓”一声,将头发剪下,扎成一绺,拿到街上去卖。

韩夫人与陶侃,此刻正从大街经过,他们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便挤上前去看个明白。当陶侃发现是自己母亲在叫卖头发时,不禁心里一怔,顿时失声痛哭起来,说:“娘,你怎么能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卖钱呢?”

韩夫人见此情景,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她将陶母拉过一旁说:“今天,我身上带的钱不多,这里有五两碎银,你们母子先拿去用,头发就不要卖了。”

“娘,她就是韩夫人。”

“啊,韩夫人,恕老身对子管教不严,今日之事,还望夫人多多原谅!”

“陶夫人,实不相瞒,今日我见陶侃为人忠厚老实,且才貌双全,有心从中帮助。若不嫌弃,愿将小女金莲许与令郎为妻,不知你意如何?”

“韩夫人的好意,我母子感激不尽,怎奈家底贫寒,门不当,户不对,请夫人另选佳婿吧!”

“家底贫寒,我决不嫌弃,望勿推辞!”

“老身不敢从命!”

韩夫人见陶母执意不允,万般无奈,只好将头发买下来,以助陶侃母子。

再说范大人,他来鄱阳访贤已有数日了,因明日要启程返京,所以,今天他是非去陶侃家不可。当他走到闹市时,听见人们在纷纷议论陶侃当字,陶母剪发待客之事,心中感慨万分。此时,他加快步伐,朝陶家赶去。

范大人一进陶家,便见桌子上放着几样刚从市场上买来的鱼、肉、蔬菜,虽比不上富贵人家,却也尽了他们母子之心。再看看墙上,挂着的那些陶侃的诗画,不禁赞叹不已:“名不虚传,果然不错!”

陶侃母子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听到堂前有人声,赶忙迎了出来。

“陶夫人,在下范逵,因久慕令郎才华出众,今特登门拜访。”

“谢大人惜才之心,亲临寒舍,实叫老身终身难忘。”

“我明日启程回京,请陶秀才即日收拾行装,随我进京,我定在圣上面前,荐举他一官半职,以便为国效力。”

“侃儿,快拜谢恩师!”

陶侃急忙跪下:“多谢恩师!”

“哈哈哈,快起!”接着,范大人掏出银子,送给陶母:“我这里有碎银五两,你们拿去用吧!”

“无功不受禄,大人的银子,我们母子怎敢收下?”

“一点意思,不必推辞,明日切莫耽误时辰。”说完,范大人把银子往桌子上一放,连茶水也没喝一口,转身便走。

这天夜里,陶母为了陶侃进京整整忙碌了一晚。后来,陶侃衣锦还乡,与韩金莲结为夫妻。陶母因教子有方,被封为“盖国烈义夫人”,皇上还钦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陶母剪发待客之事,成为后人传诵的佳话。

0 阅读:1

民间事见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