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一到,田埂上的老黄牛都直了腰板,仿佛听见节气的发令枪响。农人们脚底像装了弹簧,竹筐里的种子摩拳擦掌,连泥巴都透着股子催人下种的急劲儿。
可且慢!您那刚泡好的黄瓜籽别急着往地里戳,这春脖子虽长,却藏着六颗"催命符"——早种一天,秧苗明儿个就给您演"枯枝败叶"的折子戏。

谷雨的雨丝就像织布机,哗啦啦织出一片绿罗裙。这时候下种,叶菜类蔬菜就像吃了催生丸:菠菜顶着水珠探脑壳,三天就能长出"兔耳朵";生菜在地里打滚,叶片油亮得能照出人影。
瓜果类更闹腾,黄瓜秧子攀着竹架赛跑,顶花带刺的瓜条隔夜能长一寸;南瓜金灿灿的花儿像掉在地里的太阳,转眼就滚出南瓜宝宝。
豆角最是伶俐,紫花谢了就挂翡翠条;豇豆藤蔓在支架上编花篮,长荚垂下来像挂了银铃。老农们眯着眼瞧:"这谷雨下的种,就像赶上了顺风船,省心着呢!

要说这谷雨时节不能做的事情,就像老奶奶讲的鬼故事,听着怕人却不得不听。
番茄苗儿娇贵得像玻璃娃娃,倒春寒一来,花儿打卷,果子不是裂了就是歪了,活脱脱"四不像";辣椒苗碰上倒春寒,叶子蜷缩像被霜打的茄子,缓苗缓得让人怀疑人生。
茄子更是脾气大,低温一泡,根部黑了,茎秆褐斑爬,活像染了病的戏服。南瓜看着壮实,早种却犯"春困",只长藤不结瓜;冬瓜叶子背后偷着养霉菌,病斑扩散比报信的麻雀还快。
最坑人的当属黄瓜,花打顶现象一出,瓜条长成"S"形,菜贩子见了直摆手:"这样的瓜,白送都不要!"

往年谷雨种豆,今年却撞上"倒春寒",苗儿还没长壮就给冻成了冰棍。张大爷前年按老规矩种茄子,结果根腐病一来,整片菜园像被火烧过,亏得他及时改用营养钵育苗,这才捡回半条命。
现在种菜得长八只眼睛,看天看地看品种。设施农业就像给作物支了个保护伞,温室里控温控湿,番茄苗稳稳当当;嫁接技术更是妙,南瓜接上抗病砧木,病害绕着走。
老李头今年用上了穴盘育苗,辣椒苗壮得像小树墩,移栽时根部带着土坨,成活率高得惊人。

咱种菜就像养孩子,得懂它的脾气秉性。番茄怕冷,就给它穿"保暖衣";辣椒娇贵,就提前炼苗壮根基。
茄子爱暖,地膜覆盖像给它盖棉被;南瓜贪玩,晚些日子下地,结出的瓜才又大又甜。
这"肥"字里藏着大学问,有机肥养地,生物菌防病,现代法子和老传统一结合,地越种越肥,苗越长越旺。

别看谷雨雨水足,盲目下种就是往水里扔石头。您且记着:节气是引路人,科技是好帮手,尊重规律才是真功夫。
那些在泥地里打滚的庄稼人,用一粒粒种子书写着与土地的契约,有汗水、有智慧,更有对丰收最质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