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匪首被解放军活捉,李达请示杀不杀,毛主席发话:杀了很可惜

深耕红史 2025-03-20 05:28:36

解放初期,匪患之风席卷华夏,人民解放军出动140个师开赴新战场,历时四年,相当于又打了一场解放战争,终于将猖獗一时的匪焰扑灭。

在当年的土匪中,有一位女匪首引起大家的注意,她容貌出众,擅长使用双枪,加上所涉及的案件复杂,被称为是贵州“女孟获”。

当时,女匪首被解放军抓捕的消息传到中央,引起多位高级将领的关注。时任西南军区参谋长的李达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人,为此,他专门请示了毛主席。

然而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却作出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是什么呢?

这位女匪首叫程莲珍。

程莲珍,1922年出生在贵州一个名叫中院村旁边寨的偏僻布依山村,这个小村子虽然经济不发达,但胜在景色优美,气候适宜。

17岁那一年,程莲珍为同村寨的姑娘当伴娘,走进县城。年轻貌美的她,很快就得到有为青年的注意。程莲珍的父母从小就很疼爱她,自然也希望将来孩子可以找个好人家。

程莲珍花落谁家呢?

她的丈夫叫陈正明。陈正明是惠水布依大户,家里有粮田3千多石,宅院5处,枪支20余条。陈正明虽然家财万贯,但他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土匪”,相反,陈正明是个知书达礼的文化人,说话文雅,行为举止也非常谦逊。

跟陈正明结婚后,程莲珍的生活幸福美满,陈正明对她非常好,家务活也舍不得让她做,闲暇时期,陈正明也会带着程莲珍游山玩水,非常让人羡慕。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结婚后的第四年,陈正明身患重病,丈夫卧床不起,为了撑起这个家,原本什么都不会的程莲珍开始学会骑马、舞剑。为了避免自己和丈夫被别人欺负,程莲珍最后竟然练出左右开弓,双手发射的技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陈正明最终还是撒手人寰,陈正明给她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和万贯家产。没有了陈正明的庇佑,程莲珍成了匪徒的眼中钉,他们看上了陈正明给她留下的家产。

为了保住财产,程莲珍就与惠水县白日乡乡长,原国民党第八十九军的一个营长罗绍铨攀亲结友。其实,程莲珍的这一举动是可以被理解的,她身为一个女子,还是个寡妇,如果想保住自己的财产不被别人夺走,只能找一个靠山。

后来,在罗绍铨的介绍下,程莲珍认识了罗绍铨的弟弟罗绍凡。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程莲珍发现罗绍凡是个有本事的人,所以选择跟他在一起过日子。

1949年冬天,贵州解放,紧接着惠水、长顺两县也被解放。1950年初春,惠水匪首董全和、罗绍铨等人召集匪众,准备联手攻打县城。

罗绍铨、程莲珍等人率领匪部朝着县城的北门发起进攻,后来被解放军守城部队击退。各路土匪头目见守城部队不多,便聚集在距县城五公里的雅羊寨开会,企图再一次攻打县城。

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给走漏了风声,当老百姓得知后,便立刻汇报给解放军守城部队。守城部队没敢耽搁,他们果断包围了这个村寨,后来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土匪被解放军打得丢盔弃甲,几乎是全军覆没。

战争结束后,罗绍铨和程莲珍带着部队回到驻地,为了躲避解放军的抓捕,他们没敢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有的时候住在山洞里,有的时候又分散回家。

但这帮匪徒最终还是没能躲过解放军的搜捕。

1951年秋天,为了消灭这帮匪徒,贵阳军分区警备营派一个连125人在长顺、惠水驻军和部分民兵的配合下,对罗绍铨的组织进行了搜山围剿。

经过6天合围,匪首罗绍铨被击毙。借着混乱,罗绍凡和程莲珍逃走了,在逃跑的过程中,程莲珍和罗绍凡不小心失散在大山里,由于部队还在抓捕她,所以她也顾不上寻找罗绍凡,想着躲过这一阵子后,再去找他。

程莲珍躲到大山深处,剿匪部队找了她很久都没有找到,当时负责搜捕指挥的安顺军区一名副司令员在久捕未果后,主动向上级提出辞职的请求,由此可见,程莲珍真的很难抓。

副司令员的举动让军区感到非常惊讶,程莲珍究竟有多大的本领,竟然可以多次避开剿匪部队的抓捕。因为她很难落网,所以这也让她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人都好奇,她程莲珍究竟是何方神圣?

由于迟迟未抓到程莲珍,导致贵州军区不得不增加人马,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活捉程莲珍。

1953年,贵阳军分区对程莲珍的行迹和影响引起高度重视,决定尽快把她捉拿归案,经过一番搜捕后,部队是在韦万书家找到她的。

原来,程莲珍在逃跑的过程中偶然来到龙里县,在这里,她遇到韦万书一家人。韦万书是当地的农民,他多年一直没有娶妻生子。程莲珍告诉韦万书的母亲,说自己身世可怜,无依无靠,希望老人家能让她做儿媳妇。

就这样,程莲珍和韦万书结了婚。

军队来到韦万书家时,程莲珍正在忙家务。当他们看清程莲珍的长相后,立刻进行抓捕。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抓我!” 程莲珍问道。

“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于为什么要抓你,你应该心知肚明!”

得知来者身份后,程莲珍瞬间瘫坐在地。当天晚上,程莲珍就被解放军押到了贵阳。

程莲珍落马后,当地老百姓都来凑热闹,大家都想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女匪首究竟长什么样。此时此刻,贵州军区正在开会讨论该如何处置程莲珍。一些人认为程莲珍该杀,一些人认为程莲珍并非罪大恶极,不应该杀。

一番讨论后,军区也拿不定主意,他们把这件事报告给西南军区。

1953年三月下旬,时任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从朝鲜战场归来,在北京住了几天,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李达向毛主席汇报了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自然,李达也把程莲珍的事告诉了毛主席。

“主席,您说程莲珍这事儿该怎么解决?下面的人要求杀,您说要不要杀呢?”

毛主席告诉李达:“好不容易出了个女匪首,杀了很可惜!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呢?总之啊,不能一擒就杀!”

毛主席不允许军区杀程莲珍,自然是有他的理由。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善于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

在程莲珍这件事情上,毛主席也是这样考虑的。

李达带着毛主席的指示回到贵州,要求部队释放程莲珍。程莲珍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政府会放她,获释当天,程莲珍泪流满面,嚎啕大哭,她发誓要报答毛主席的救命之恩。

几天后,程莲珍就来到惠水、长顺等地,找到那些没有投案的土匪和家属,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共产党的宽大政策,还三番五次钻进一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对面劝他们投降。

在程莲珍的多次劝说下,一个月后就有22名匪徒向人民政府投降。有几个罪恶滔天的匪徒不愿意投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程莲珍带着部队来到他们的藏匿地,然后将这些匪徒一一击毙了。

程莲珍始终没有忘记毛主席的恩情,所以后来一直在做着对国家和人民有意义的事情。程莲珍的改变,也恰恰证明了毛主席策略的高明之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