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30年,丢弃旧衣量就能达到500万吨,一边买衣服,一边扔衣服。
以为扔掉就算完了,殊不知,扔掉的旧衣,说不定又回去了。
惊天骗局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进生活,防不胜防,还得想办法防,几件破衣服,到底能掀起什么风浪?
不睡觉就好了“警察同志,我要报警,我的车和货丢了”。
报警人语气甚是焦急,警察细细询问情况,言毕,立即出动,技术人员精确锁定了嫌疑人位置,一通电话,救了两个人。
事情的主人公曾先生,从事的是旧衣回收这项工作,生意还不错,攒下了不少货,在社交平台上,他认识了一个同行,此人正是卢某,也就是后续曝光的大骗子。
卢某以同行的身份接近曾先生,听到曾先生手中已积攒了不小的货量,主动提出收购,正为买家发愁的曾先生果断答应,双方约定好合作。
“先验货再付钱”是卢某的提议,为了让曾先生放心,他是从货运平台上联系的一辆货车,货车负责将曾先生的旧衣服运到苏州的工厂里,过磅之后就会转钱。
听着也合理,考虑到曾先生肯定还是担心,卢某也同意他跟着车子一同前往苏州,还像模像样的为其安排了酒店,说舟车劳顿,第二天再去厂子里过磅。
疑心彻底放下,谁知这根本就是骗局,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一睁眼,天塌了,司机不见了踪影,货也不知道去哪了。
曾先生一遍遍给卢某打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被拒绝,再后知后觉也知道出事了,急忙报警,交代完了情况,警方火速反应,迅速锁定了卢某的位置,才知道,他正在采用相同的骗术,骗取另一名旧衣回收商。
因为行动及时,嫌疑人很快就被抓获,交代了个干净,纯粹为了行骗,因为欠了很多高利贷,就想着拉别人的货自己去卖钱。
价值2.9万元的货物被保住了,揭开了神秘一角,旧衣回收,可钻的空子实在是太多了。
可以是爱心箱,也可以是闹心箱我国慈善法,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募捐资格证书、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
这是理想化的状态,现实却很难被满足,常见的情况,是鱼龙混杂的回收箱,简单理解,没有公益性质,纯纯是商业行为。
扔进公益爱心箱的衣服,才是真正能通过送衣下乡、博爱超市等渠道送给真横有需要的困难群体的,本是好事,自己穿不上或者不喜欢的衣服,还能发挥最后的价值,可因为商业行为对公益箱的负影响,之前一年能回收800吨左右,现在却连回收600吨都很吃力。
完全公益的衣服外,扔进回收箱的其他衣服,好一点的经过清洗、消毒然后被卖进二手市场,次一点的,要么被用来做燃料,要么直接就被送到垃圾场给填埋了。
成无纺布袋和拖把也有可能是用旧衣物制成的,能派上用场就好,最怕的就是上当受骗。
除却曾先生这种受骗方式,收取高昂加盟费也并非正确的行为。
不良从业者为了从中获利,不排除会剑走偏锋,做不符合实际定义的广告,欺骗想要新入行的人,加盟费就是典型表现,偏偏还有人真的信了。
各行各业想挣钱都不是容易的事,上来就挣大钱也不可能,收完了衣服,找上家时更要留好心眼,别被高价忽悠过去了,结果还是低价给卖出去了。
还有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参差不齐的质量,旧衣物回收也是有门槛的,别一股脑全收进来了,结果回收的时候因质量问题被拒绝,只能自己吃了这个哑巴亏。
做事多留个心眼,“每年轻轻松松赚六十万”这种话不要信,许多地方仍旧存在对旧衣回收的监管空白,才给了个别人肆无忌惮敛财的可能。
行业需要整治,旧衣回收也绝对不能成为非法牟利的生意,系列错误行为必须被打击,这样才能让所有的闹心箱,变回爱心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