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韩国人吹成世界三大名将之一的李舜臣,在中国历史上能排第几?

定哥讲历史 2025-01-22 13:48:49

早些年,韩国私底下评选出一个《亚洲十大名将》排行榜,这份榜单很有意思,一传回国内就引起了网民的嘲讽,大家纷纷指责“公正性和客观性何在?”。

其中,“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织田信长排于末尾,而我国著有《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居然屈居第三,那么想必榜首一定在军事才能和功业上超过他。

定睛一看,榜首居然是韩国自己的将领——李舜臣。大家不免释然,原来这只是韩国的自吹自擂。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见李舜臣在韩国人心目中的军事地位。

那么不免好奇,李舜臣何许人也?他有怎样的才华与战绩,他的真实军事水平如何,竟然在韩国人眼中能与凯撒、拿破仑相提并论?

李舜臣是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的韩国武将。1545年,生于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的他自幼酷爱武艺,深读兵书,其中《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对其影响很深。

1576年,李舜臣第二次参加武举考试就中第,朝鲜宰相柳成龙称“李氏世业儒,至舜臣始得武科”。

1588年,日本大明割据的战国时代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丰臣秀吉初步完成了日本的统一。

在解决了国内战乱,自诩拥有庞大军事实力的丰臣秀吉野心愈发膨胀,他开始将侵略的目光放眼在了朝鲜上,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犯大明王朝,以实现其亚洲霸主的宏伟蓝图。

两年后,做好充足准备的丰臣秀吉征调了约30万兵力,其中将20万士兵派往朝鲜,宣布正式进攻。

朝鲜地狭人稀,军事实力有限,面对浩浩荡荡的日本倭寇,朝鲜一触即溃。此时担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的李舜臣,得知日方已在釜山浦不断积聚人马,他决定绕开陆地,在水上与倭寇一较高低。

凭借着特制的“龟船”,李舜臣先后消灭倭寇62艘战船,但由于倭寇在陆地上大量的精锐骑兵优势,李舜臣尽管在海战上延缓了倭寇的侵略速度,但终究无法影响全局。

时隔不久,丰臣秀吉的手下小西行长、宗义智等一路打到朝鲜国都,朝鲜瞬时告急。身处明朝藩属地位的朝鲜,紧急派人向明朝寻求救援。

万历皇帝大手一挥,由李如松带领,派出明军赴朝征战,这就是有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朝鲜之役”。

明朝将士势如破竹,短短数月便将朝鲜国都收复。从国都溃败的日本倭寇沿水路一直逃窜,朝鲜国王下令,派李舜臣配合明军追击倭寇。受命后的李舜臣连夜制定了突袭倭寇在熊川聚居点浦水营的进攻方案。

溃不成军的倭寇在浦水营当起了缩头乌龟,实行坚守拒不出城迎敌的龟守策略。李舜臣接连发动四次进攻,不断诱敌出城,但均以失败告终,仅有成功诱敌出战的一次也并未全歼倭寇。

数天后,心存不甘的李舜臣再度出击浦水营,可倭寇真将“缩头战术”贯彻到底了。祸不单行的是,外部失利的同时李舜臣军队内部又出现了问题。

全罗左道钵浦统船将官李应溉与全罗右道加里浦统船将官李庆集,贪功冒进,置李舜臣的将令于不顾,私自派兵船在熊川浦的浅滩登陆。

这可给龟缩已久的倭寇逮住了机会,他们痛击了这支部队,杀敌众多。李舜臣见此痛不欲绝,他在《乱中日记》中记载道:“其为痛愤痛愤,肝如裂如裂。”

更令人心寒的还在后头,有艘珍岛的战船意外被倭寇包围,而李舜臣手下的庆尚道左、右二将视若无睹,拒不出兵。

悲愤至极的李舜臣发出了“庆尚左卫将及右部将,视而不见,终不回救,其为无谓,不可言。痛愤痛愤,今日之愤,何可尽说,皆庆尚水伯之致也。”的不甘。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熊川海战一度失利,但在李舜臣上报给朝鲜政府的《壬辰狀草》中却宣称“重创倭军众多”,狠狠地吹嘘了一把。

明军援朝一年后,劳师远征,粮食供给逐渐跟不上,将士们都感到疲惫不堪。与此同时,倭寇也面临着和明军一样的困境,因此,日本主动提出议和,李如松表示同意,中日朝三方开始围坐在谈判桌上商量议和。

议和一事谈拢后,明军逐步撤出朝鲜。就在此时,朝鲜方面突然变卦,下令派军征讨停留在巨济岛的倭寇,由李舜臣统率水军。

1594年,李舜臣集结水军向倭寇冲击,而倭寇依旧搬出祖传技能——“龟缩”,他们据险而守,高筑城墙,不轻易出营与李舜臣的水军作战。这又是一次毫无战果的战役。有意思的是,双方对此的记载却大相径庭。

李舜臣的《乱中日记》写道,将倭寇击溃,且焚毁众多倭船;而日本有关的《征韩录》却记述,日本对朝鲜水军予以重击,使其仓皇逃窜。

1597年,日本卷土重来,二次入侵朝鲜,史称“丁酉再乱”。明朝决意再度支援朝鲜,然而就在明军将士抵达朝鲜时,日本提前行动,使用了反间计,促使李舜臣含冤入狱。

随后,朝鲜提任元均接替李舜臣的位置。元均此人贪功手段精湛,而军事能力却是出奇低能。李舜臣曾记载道:“水伯元平仲来使酒,一船将士莫不骇愤。”在漆川梁遭遇正在渡海的倭寇后,元均占得先机,偷袭倭寇辎重成功。

就在他洋洋得意之时,大批赶来的日本援军吓得他面如土色。在元帅权栗的严厉催促下,他极不情愿地出兵与倭寇正面作战,结果也再次证明他的实力,数万朝鲜士兵全军覆没。

得知战报后的朝鲜彻底慌了,赶忙复用李舜臣,再次出任三道水军统制使。临危受命的李舜臣在朝野据理力争,迅速整合溃散的朝鲜水军,利用地形优势,凭借12艘战船,大败拥有130余艘战船的倭寇,其中击毁其中31艘,挽回战争颓势。

退败后的倭寇集结于露梁地带,筹划与明朝和朝鲜来场最终大决战。战役打响,李舜臣奋勇争先,向倭寇进攻,然而不幸被倭寇包围。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明朝水军提督陈璘上前解围,可惜救出了李舜臣,自己却不幸捐躯。

获救后的李舜臣转身再度英勇杀敌斗,而此时倭寇的部队已然悄悄绕道其背后,发动炮火击中李舜臣,当场殒命。

朝鲜军队至此几乎全军覆没,好在明朝水军冲锋陷阵,将倭寇打得狼狈逃窜,至此,露梁海战以中朝胜利告终。

回头看,客观来说李舜臣确实是一名忠诚的勇将,他研制龟船、训练水军、激战日军,以武将最光荣的方式逝去,死后谥号“忠武”,确如其名。然而在承认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他的军事能力远没有达到传奇的程度,韩国对他过分的夸大我们不必认同,一切自有历史评判。

参考资料:

《乱中日记》中重现的李舜臣,2022年08月27日 13:44|来源:澎湃新闻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 2025-01-22 22:44

    充其量是三国演义里蔡冒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