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联邦政府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时,中国以“34%对等反制”的强硬姿态回击,这场贸易战的硝烟还未散去,美国自家后院却突然“起火”。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于2025年4月7日宣布,若外国允许加州免受报复性关税影响,加州将绕过联邦政府单独与外国进行贸易协议谈判。
这一“反水”宣言,瞬间炸开了美国单边霸权逻辑的裂缝,也暴露出一个更深刻的现实:当华盛顿沉迷于用关税“驯服世界”时,连美国人自己都在用脚投票。
纽森的声明绝非一时兴起,作为美国经济总量第一、农业出口第二的超级大州,加州2024年对华贸易额高达1650亿美元,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后,中国反手对美农产品、半导体、天然气等加征同等税率,直接导致加州杏仁种植户每吨出口成本飙升800美元,硅谷科技企业芯片进口价格暴涨,洛杉矶港的集装箱堆积如山。
“白宫的政策让我们的农民成了夹心饼干!”纽森在声明中直言不讳。更荒诞的是,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制造日用品被抢购一空,消费者一边囤货一边痛骂:“关税让我们多花冤枉钱!”
此次单飞宣言,本质是地方政府对联邦贸易政策彻底失去信任后的“自救”——毕竟,当白宫用“美国优先”绑架全球贸易时,加州的港口、农场和科技公司首当其冲沦为“人质”。
“关税大棒”砸碎了谁的饭碗?特朗普政府或许以为关税是“让制造业回流”的魔法,但现实却是一地鸡毛。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中,消费品占比仅23%,而半导体设备、航空零部件等高端产品依赖美国技术的比例不足5%。
反观美国,对华出口的40%是农产品和能源,这些领域可替代性强,中国转身与巴西签下大豆大单,俄罗斯天然气迅速填补市场空缺,新疆棉更是让美国棉花滞销。加州农民凯文·哈里斯在推特上晒出空荡荡的谷仓:“去年卖给中国的大豆能装满10个橄榄球场,今年连一只仓鼠都养不活!”
然而,美国试图用芯片制裁卡住中国脖子,却逼出了华为的“争气机”和国产光刻机。中国对美芯片加征60%关税后,高通、英特尔股价暴跌,硅谷工程师自嘲:“我们本想用技术霸权收割世界,结果被中国卷成了麻花。”
这场博弈中,美国企业成了最惨烈的“炮灰”,苹果CEO库克看着iPhone16价格因关税飙升至1142美元,紧急向白宫递交抗议信。
纽森的“叛逃”只是冰山一角。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对美国汽车加征25%报复性关税,法国推动欧盟对亚马逊、谷歌征收数字税,英国起草400页反制清单。
这些信号表明,世界正在用行动拒绝“美国例外论”,当白宫还在幻想用关税重塑全球秩序时,其他国家早已在构建去美国化的贸易网络。
中国在这场混战中展现出惊人的战略韧性,稀土出口管制掐住美国军工命脉,不可靠实体清单精准打击无人机和AI企业,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与全产业链优势形成“反制黑洞”,美国加征的关税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而中国的反击却招招见血。
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RCEP和“一带一路”拉起的“朋友圈”,正在将单极霸权稀释为多极共治。正如网友调侃:“70年前我们能跨过鸭绿江,今天就能跨过太平洋!”
纽森撕开了美国单边主义神话的华丽外衣,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残酷的道理:在全球化深入骨髓的21世纪,任何试图用强权绑架经济规律的行为,终将被市场反噬。
加州的离心倾向、盟友的集体反制、中美的硬碰硬对决,共同勾勒出一幅后霸权时代的图景,这里没有永恒的赢家,只有不断重构的规则。
或许正如毛主席所言:“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当中国用34%关税回敬美国时,它捍卫的不仅是自身利益,更是一个多元共生的世界贸易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