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之外,人类最为了解的星球莫过于火星了,而在火星的探测研究之中,寻找火星生命历来都是优先级最高的任务。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人类也未能确认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不过有很多人一直都坚信火星是存在生命的,而这种坚信则是源于40多年以前那次探测所留下的谜团。在1976年的7月,NASA所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海盗1号”成功着陆火星,这台探测器与之后所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都大为不同,它携带了生命科学实验模块,其主要任务就是在火星土壤中寻找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
海盗1号所携带的生命科学实验模块由三项生物实验组成,分别为气体交换实验、热解释放实验和标记物释放试验。
这三项生物实验都是基于同一个原理设计的,不论火星生命与地球生命有多么地不同,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作为一个生命体,它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说白了就是摄取营养并排泄废物,所以只要能够检测出火星土壤中有生物排泄物的出现,也就等于证明了火星生物的存在。
在海盗1号成功着陆火星之后,马上便开始掘取火星土壤进行实验,最先进行的就是气体交换实验。
该项实验首先会将实验舱内的火星大气抽掉,然后注入氦气进行替代,之后会向收集的火星土壤之中注入营养液,然后静静等待土壤中的微生物摄取营养并排泄废物。遗憾的是,在多日过后,仍未能在实验舱中检测出任何氧气、氮气、氢气或者甲烷,于是第一项实验失败了。接下来,海盗1号马上开始进行第二项实验,即热解释放实验。
热解释放试验就是先在土壤样本之中加入水,并提供人造光源和含有放射性碳14的气体。
之后让土壤样本在这个微型生态之中培养数日,再将实验舱中的气体全部抽走,之后把剩下的土壤样本加热到646℃,然后再检测加热后所产生的气体之中是否包含有放射性碳14。这个实验的原理十分明了,假设火星土壤之中存在微生物,那么这些微生物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会将放射性碳14留在体内,空气抽走之后,再通过加热将这些微生物分解,放射性碳14就会再次被释放出来。遗憾的是最终依旧什么也没检测到,第二项实验也失败了。
最后就是标记物释放试验了。
这项实验也是向火星土壤样本中加入营养液,同时还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放射性碳14,然后对所产生的气体进行持续监测,结果真的在一段时间之后监测到了放射性二氧化碳的产生。这些放射性二氧化碳是否是火星生物吸收了放射性碳14后所产生的?这还要进行下一步确认,就是对实验舱进行彻底的高温清洁,将其中的所有生命杀灭,然后再次注入营养液和放射性碳14,结果真的没有再产生放射性二氧化碳。这基本已经可以证明放射性二氧化碳就是火星土壤中的微生物所产生的。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一直是存在争议的,有些科学家就认为这些二氧化碳是火星土壤中的氧化物和水反应产生的,并不能证明火星存在生命。
就这样,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也没有定论,直到一个错误的代码从喷气推进实验室被发送了出去,从而导致海盗1号将天线转到了背对地球的方向,从此便与NASA永远地失去了联系,这不禁令人产生了更多的联想,一个正处于工作巅峰的探测器竟然因为如此愚蠢的疏忽而失联了,现在海盗1号仍旧矗立在火星表面等待着人类去破解有关火星生命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