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能进化成人吗?这恐怕是不能的,因为“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事实上以猴子为代表的各种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分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
大概在距今700万年以前,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之中生活着一种类猿生物,这种生物就是人类和猴子的共同祖先,后来,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一部分古猿迫不得已转而到地面上生活,目的是为了能够找寻到更多的食物资源。陆地平原与森林大不相同,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这些古猿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并尝试进行劳作。
再后来,直立行走的古猿开始尝试使用一些形状独特的石块或木棒进行劳作,最后甚至发展到了自行制造劳动所需的工具。
这些改变极大地刺激了大脑的发育,于是各种人类的特征开始出现,最早的人类诞生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古猿并没有离开森林,它们依旧尽力在丛林中讨生活,它们的四肢灵活性、尾巴的平衡作用以及种族团结等特征得以保留,慢慢地,它们进化为了现在的猴子、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相比祖先,它们的主要特征并未出现明显的转化,这使得我们很容易误认它们就是我们的祖先。
前面的描述其实是将灵长类动物的进化过程进行了简化,事实上在这条进化之路上存在着大量的分支。
我们最熟悉的猴子,大概在2300万年以前其实就与人类分道扬镳了,所以人猿总科里并没有猴子,猴子单属于猴科,也就是说在灵长类家族之后,猴子与人的亲缘关系其实是比较远的。而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其中又以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与人类的关系最近,它们与人类的分化大概发生在距今450万到600万年以前。
正是因为分化得较晚,所以黑猩猩可以说是所有动物中最聪明的。
黑猩猩聪明,经过特定的训练之后,更是可以完成很多高难度任务,但再聪明,它终归只是动物,并不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智慧,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其他灵长类动物不能发展出智慧特征呢?虽然包括猴子、黑猩猩在内的其它灵长类动物也在遵循着自然选择的规律不断演化发展,但它们的进化只停留于适应环境和满足生存资料的获取,但人类明显不同。
人类的祖先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思维、语言、制造工具等发展资料的需要,也就是说它们除了生存的需要,还表现出了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
正是这些需要刺激了人类祖先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于是思维、语言、创造性,这些带有明显智慧特征的能力逐渐产生了,在不断地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之后,人类的演化出现了其它生物望尘莫及的飞跃。现代科学研究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研究显示,人类大脑相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拥有更大的脑容量、更多的神经元突触,这使得大脑可以进行复杂的信息学习和加工处理。
而其它灵长类动物,即便是最聪明的黑猩猩,因为大脑结构的限制,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有限,无论如何训练,也无法具备等同于人类的智慧特征。比如人类大脑拥有额叶和额叶皮层的扩展,这些区域主要负责控制高级认知功能,而其它灵长类动物显然缺乏这样的结构。所以说,智慧这个东西是人类所独有的,其是人类在漫长的演化之路上,逐渐形成的独特的大脑结构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