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人类最早开始使用的化石能源之一。
中国人使用煤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当时,位于今天抚顺矿区附近的居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煤炭来炼铜了。而在欧洲,煤炭的使用记录则更加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至3世纪。煤炭除了可以作为能源直接使用,还可以用来制作不同形式的燃料,甚至可以用来合成钻石。谈及煤炭的变形,我们最为熟悉的可能就是煤气了,在过往几百年的岁月里,人类都在使用煤气进行烹饪和照明。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煤气与前人使用的煤气并不相同。
现在我们使用的“煤气”其实是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是一种使用前后都比较清洁的能源,可以从石油中提取,也可以从“湿”天然气中获得,之所以还习惯性地把它称为“煤气”,完全是沿用前人的叫法,而前人所使用的煤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煤气。真正的煤气是使用煤炭制取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那么,固态的煤炭是怎么变为气体的呢?
煤气其实是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在高温的条件之下,煤炭会与水或空气产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通过气化过程,每吨煤炭大概可以转化为300立方米左右的煤气。众所周知,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所以使用过程要格外小心,而且煤炭的生产和使用本身也会产生大量污染,于是才会逐渐被现在的液化石油气取代,不过煤气现在仍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之中。在煤炭的变形家族之中,除了气态的煤气,还有液态的煤油,而煤油的合成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将煤炭液化为煤油,可以采用直接液化法或间接液化法。
直接液化法就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之下进行催化加氢,直接将煤炭液化为烃类燃料,而间接液化法则要分两步进行,首先先要将煤炭气化为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合成气,也就是煤气的主要成分,然后再通过费托合成反应生成液态燃料。煤油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照明,也可以在煤油炉中作为燃料使用。煤气也好,煤油也罢,都是由煤炭变形而来的,而从主要成分上来看,煤炭与钻石可以说是高度相似,那么煤炭可以变成钻石吗?
首先,煤炭与钻石在成分上的确十分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钻石是由纯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单质晶体,而煤炭的主要成分虽然是碳,可其中还存在着少量的其它物质,比如氢、氧、氮、硫等等。其次,二者的形成条件不同,这导致煤炭的结构松散,外表呈现黑色或棕黑色,而钻石结构致密,具有极高的硬度,外表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那么,如果我们就是想把煤炭变为钻石,行不行呢?当然行。
要将煤炭变为钻石,必须模拟出地底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在温度达到1500℃、压力超过5GPa的环境之下,煤炭中的碳元素便会转化为钻石。
而这样的模拟环境在现在的科技水平之下是可以做到的,所以钻石其实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遥不可及。虽然在不同的条件之下,煤炭可以产生不同的变形,但用途最广、使用最多的还是固态的煤炭,作为一种能源,它具有储量多、价格低廉等优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就是污染。不过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与煤炭的等级有关,比如含碳量高、挥发分少的最高级无烟煤,燃烧时一般就不会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