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读书”,可领66本经典电子书
你好呀,我是亦乔,6万+粉丝的读书博主~
网上有个提问:“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强烈的爱;有人说,是无私的付出。
但最触动我的,却是一个高赞回答:学会接纳家人的缺陷。
这个观点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有网友更是提到了电影《万箭穿心》作为例证。
影片以朴实而震撼的叙事,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它所传达的重要道理就是:
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关系,不是爱,不是付出,而在于接纳对方,允许你是你,我是我。

1、语言刻薄,是为自己挖坑
李宝莉是个城里人,却嫁给了乡下人马学武。
从电影一开始,她就对丈夫充满了轻蔑,而这种轻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语言刻薄。
“乡巴佬”“土 包 子”,这些侮辱性的词汇,李宝莉常挂在嘴边。
即便马学武在国企当上了主任,她也从未考虑过丈夫的尊严。
她总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攻击他:“你算个男人吗?”
这样的话语,在他们的交流中屡见不鲜。
有一次搬家,李宝莉嫌弃搬家工人临时涨价,在自家楼下就扯着嗓子破口大骂。
搬完家后,马学武好心请搬家工人进屋喝汽水抽烟。
没想到被李宝莉一顿斥责:“你当这是在厂里搞招待啊,你觉得搬家工人是最尊贵的客人吗?”
她毫不留情地训斥丈夫,甚至用“贱”字来形容他的行为,丝毫没有考虑丈夫的感受。
她的本意或许是担心家庭开支,心疼钱。
但她的表达方式却充满了攻击性,以这种往别人心窝里捅刀子的方式说出来,把丈夫的尊严踩在了脚下。
这种语言暴力,让丈夫感到被否定、被羞辱,逐渐对婚姻失去了信心。
她的语言刻薄不仅伤害了丈夫,也深深影响了儿子小宝。
从小目睹母亲对父亲的辱骂,小宝的心里早已埋下仇恨的种子。
父亲的自杀,更是让小宝将所有的怨恨都指向了母亲。
尽管李宝莉含辛茹苦地抚养自己长大,但小宝始终无法原谅母亲。
高考结束后,小宝将李宝莉赶出家门,彻底断绝了母子关系。
语言暴力对家庭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正如一句话说的:“恶毒的话语,虽然能堵住家人的嘴,却不会赢得家人的心。”
研究表明,长期的言语攻击会让人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导致抑郁和绝望。
刀子嘴的人,自以为是好心,实则是扎心。
殊不知,把刀狠狠扎在最亲密的人身上,其实是在为自己挖坑。
因为,没有人愿意跟一个嘴里吐刀子的人和谐相处。

2、控制欲强,推远别人距离
李宝莉的强势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她对婚姻的控制欲上。
马学武性格软弱退让过度,这种态度助长了妻子的脾气和控制欲。
李宝莉不仅在家庭中掌控一切,还在外人面前常常表现得强势。
在她眼里,自己长得漂亮,又是城里人,当年不缺人追,嫁给乡下人马学武是屈尊下嫁。
这种观念让她心高气傲,没有了温柔,有的只是控制。
有一次,马学武好不容易迎来单位分房的机会,满心欢喜。
可在看房时,李宝莉却当众与丈夫大吵大闹,因为对房子朝向、布局不满意,丝毫不给丈夫留面子。
她的控制欲让马学武尊严遭受重创,而她却完全不在乎。
马学武老家的房子被拆迁了,他不得不把母亲接到城里。
李宝莉对此没有任何关心,反而一方面怒斥丈夫,另一方面直接甩脸子给母亲,直接让丈夫在母亲面前很难堪。
有一次,马学武工作不顺心,回到家,原本想着能从妻子那里得到一些舒解和安慰。
可李宝莉却不但没有给予心灵上的支持,反而埋汰丈夫窝 囊 废,没本事。
人在情绪低落时,最需要家人的抚慰,那是在黑暗里透进来的一束光。
若是伴侣倾听不到对方内心的声音,反而给予刺激,只能让对方的心情一落千丈。
李宝莉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里的控制,让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出现了裂痕。
而她对儿子小宝的教育中,这种控制欲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给小宝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为此几乎包办了小宝生活中的一切。
小宝一旦想按自我意见行事,她就以母亲的权威进行干预。
小宝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只有母亲无尽的压力。
听过一句话:“强求与控制,是家庭中的隐形杀手。”
过度的控制欲并不能维系亲密关系,反而会将身边的人越推越远。
以爱为名的控制,就像湿棉袄,穿上难受,脱了又冷。
真正的爱,应该是给尊重、给理解、给自由。
只有这样,亲人之间的关系才能长久且温暖。

3、学会接纳,方能远离祸端
李宝莉和马学武最终以悲剧收场,原因在于两人无法接纳彼此的缺陷。
妻子无法接纳丈夫的软弱,丈夫无法接纳妻子的强势。
结果,一场出轨,一次举报,让一个家家破人亡。
马学武渴望被尊重,却得不到;想要逃离,却不敢直接反抗。
于是,他选择了最懦弱的方式出轨。
在温柔的女同事周芬那里,他找到了被崇拜的感觉。
就因为在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句祝福“生日快乐”,简简单单4个字,就戳到了他内心最柔弱的地方。
然而,这并非真正的解脱,而是另一种逃避。
当李宝莉发现丈夫出轨时,她本可以选择离婚。
但她没有,而是选择了一个更极端的方式,匿名报警举报丈夫“乱搞男女关系”。
这一次举报,彻底摧毁了马学武的人生,他被降职、下岗,最终在绝望中跳江自杀。
讽刺的是,李宝莉并非真想毁掉他,她只是想让丈夫“低头认错”。
但她的方式,却让一切无可挽回。
马学武在遗书中说,对不起儿子小宝,无法再陪伴其长大成长。
提到对不起母亲,没法给老人家养老送终。
让人想不到的是,对妻子却一个字也没有提及。
李宝莉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这个家付出那么多,可到了最后,却活成了丈夫最恨的人。
马学武出轨固然不可取,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妻子长期强势压迫的一种反抗。
李宝莉发现丈夫出轨后,没有理解丈夫内心的需求,没有接纳丈夫的变化,没有采取冷静处理的方式,而是用极端的手段将丈夫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婚姻里,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理解对方。
一方想用控制换来服从,只能徒劳无功;
一方想用逃避换来安宁,只会两败俱伤。
很喜欢这句话:“世上没有完美的伴侣,只有愿意互相包容的夫妻。”
真正的爱,不是改造对方,而是接纳对方的不完美。
婚姻的长久,不在于爱得多深,而在于学会接纳。
学会接纳,方能远离祸端。

写在最后
哲学诗人鲁米说:“万物生而有翼。”
就是在最亲密的家庭关系中,也都渴望有自由的空间,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好的关系,绝不会以“爱”或“付出”的枷锁捆绑住对方,而是学会接纳对方的选择。
毕竟,当你能滋养对方时,对方也愿意反哺你。
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家庭关系就稳了。
愿我们都能在家庭关系的修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