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之约成空?特朗普关税大棒再挥,日美贸易硝烟又起

墨染流年情难断 2025-03-05 14:00:07

基辛格那句掷地有声的“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如同幽灵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空盘旋。尤其是在特朗普时期,这句话的警示意义,简直如同警钟长鸣,震得不少盟友心惊胆战。

这位前总统的“美国优先”策略,简单粗暴却又直接有效:挥舞关税大棒,逼迫各国就范。无论是老牌盟友还是新兴经济体,只要想在美国市场分一杯羹,就得乖乖缴纳“保护费”,否则免谈。

看看最近欧洲的遭遇,就足以让日本脊背发凉。英法领导人前脚刚离开华盛顿,试图用“感情牌”和拿中国“挡刀”的方式,来说服美国,放弃加征关税的计划;后脚特朗普政府就宣布,要对整个欧盟加税。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简直让欧洲领导人们措手不及。

而欧盟的遭遇,也让作为美国核心盟友之一的日本,更加坐立不安。

日本汽车产业是国家的命脉之一,在全球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深耕美国市场多年,可以说是利润的来源地。

然而,特朗普早些时候就放出了风声,要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高达25%的关税,预计将从四月开始实施。这无疑是对日本汽车产业的釜底抽薪。

日本现任首相石破茂,此前也曾亲自赴美游说,希望能够避免这一噩梦发生,但结果却并不理想。眼看着最后期限日益逼近,面对特朗普毫不退让的姿态,日本国内开始把希望,寄托在了已故的前首相安倍晋三身上。

当然,日本人并非指望靠上香祈祷,让安倍显灵。而是有媒体突然想起,六年前,也就是特朗普首次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他曾经与安倍有过一个“约定”。

根据日媒的说法,2019年,刚刚上任的特朗普,同样是挥舞着关税大棒,要求日本削减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在当年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两人共同签署了一份贸易协定,被称为日方口中的“约定”。

彼时,安倍承诺日本会下调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特朗普也同意削减对日本的关税,表示两国不会违背相关协定。安倍还在各种公开场合强调,特朗普已经承诺不对日本汽车和零部件加征关税。

但现在看来,当时特朗普恐怕留了个心眼。协议上写着的,是双方会就涉及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关税争端,持续进行相关的磋商,但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承诺。换句话说,安倍口中的“承诺”,并没有留下任何白纸黑字的依据,只有口头约定。

问题在于,2022年7月8日,安倍晋三在日本奈良县演讲时,遭遇枪击不幸身亡。他与特朗普私下达成的协议,如今已经是死无对证。哪怕特朗普矢口否认,日方也根本拿不出任何证据来反驳。

更何况,当年特朗普与安倍之间的沟通,未必像日方描述的那样“友好”。

去年十月,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年与安倍的贸易谈判。在他口中,日本根本不接受美国的汽车和农产品,甚至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盟友比敌人更会利用我们!”

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怨气和不满,简直溢于言表。

因此,对于美国这群“盟友”,特朗普似乎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现在日本指望搬出安倍来限制他,恐怕只会适得其反。毕竟,连与美国关系更为紧密的欧洲,特朗普都毫不手软。

那么,美国对日本的关税大棒,究竟何时落下?又将对日本经济,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格局,产生怎样的冲击?

这个问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这场美日贸易纠纷的来龙去脉:

1.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是根本原因。 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其核心目标是重振美国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朗普不惜与全世界为敌,通过关税手段逼迫各国让步,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对于特朗普来说,盟友关系只是实现“美国优先”战略的工具,必要时可以牺牲盟友的利益。

2. 日美贸易长期存在结构性问题。 长期以来,日本对美国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美国认为,日本市场对美国汽车存在贸易壁垒,导致美国汽车难以进入日本市场。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加征关税,迫使日本开放市场,减少贸易顺差,从而平衡日美贸易关系。

3. 安倍去世后的日美关系面临变数。 安倍晋三在任期间,与特朗普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个人关系,通过私下沟通和谈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美贸易摩擦。然而,安倍去世后,日美关系面临着不确定性。现任日本政府能否延续安倍时期的对美政策,以及能否找到与特朗普政府沟通的有效途径,都将影响日美贸易关系的走向。

4. 日本国内经济面临多重挑战。 除了来自美国的贸易压力外,日本国内经济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通货紧缩等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使得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减弱。如果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无疑将给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5. 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日美贸易纠纷的复杂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日美贸易纠纷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油盐不进”的特朗普,拥护美国的这群盟友,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美国的霸权大棒,最后却是砸到了他们的身上。这真是一场令人唏嘘的“盟友的背叛”。

这场美日贸易风波,恰恰凸显了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之间的复杂博弈。所谓的“盟友关系”,在国家利益面前,有时显得不堪一击。各国唯有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对话与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美国优先”的背景下,多边主义的前景,似乎并不那么乐观。

0 阅读:11

墨染流年情难断

简介:衷心感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