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三字经中的“四”,“四时”、“四方”都代表什么,另外还有“四渎”、“四民”、“四声”都是什么意思。
四时
三字经中写道“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可见“四时”就是指“春、夏、秋、冬”,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四季不断更替变化,带来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往复循环,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顺应它就能使万物运转永不停息,这也是三字经里提到的“运不穷”的意思。
小故事分享
在西方的神话里,有个农耕女神叫西莉斯,她送给地球一件很好的礼物,就是能使大地生机,万物成长。可是不幸的是,她的女儿被地狱之王抢走了。
在农耕女神的苦苦哀求之下,地狱之王只答应她偶尔才能与女儿相聚。于是每当母女俩会面时,光秃的大地便发出了嫩芽,稻麦开始生长,春天的芬芳来到了人间。但是,当别离的日子来临时,母亲悲苦的哭声使树叶凋落,花儿不开,万物萧条,冰天雪地,寒冷的冬天悄声而至。从此这个世界有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其实,出现冷热不同的四季,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地球环绕太阳一圈正好是一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发芽、开花、凋谢、萧条。
四方
“四方”说的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三字经中为什么说“此四方,应乎中”呢?意思就是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现在我们经常会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地图上也会看到这样的标志,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辨别方向呢?下面就来跟大家说说古代用来辨别方向的工具。
司南
早在两千多年前,有人在山上发现了一种长条形且具有吸铁功能的石头,这种石头有一个神奇的特性就是能指南北,人们就给它起名叫磁石。有一些能工巧匠把磁石磨成一个勺子的形状,指南的一端磨成勺柄,指北的一端磨成勺口,又用青铜制作了一个光滑的底盘,在上面雕上代表方向的纹路,然后把勺子放在底盘的正中,用手转动磁勺,当磁勺停止转动时,它的勺柄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勺口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这个器具就叫做司南。后来的许多代人不断地根据它的原理进行研究,终于在北宋时期发明了指南针。这项重大的发明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航海和野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渎
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即“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其中淮河、济水古时候也独流入海,故得与江河并列。《礼记·王制》中记载,古代的天子祭祀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岳与四渎。“五岳”是什么我们后面文章会讲到。这种信仰其实源于中国古代对大自然崇拜,因为古人认为凡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的都是神,河流给人们丰富的水源,有可供给人们食用的各种鱼类,但有时也有威胁人类生命的各种怪物,于是对之产生敬畏之情,立庙祀之。现在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和西藏仍然保留着祭山的习俗。
四民
四民是指对人的社会分工,历史上最早提出四民的是管仲:士、农、工、商。士为第一等,农为第二等,工为第三等,商为第四等;而且士又是等级最高,士就是为官之人,走仕途的人。其次是农民,农民是社会的多数,农业又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工则是手工业者和劳动者,包括不同行业的工匠们。商则是商人,由于商人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足够的劳动力资源,能够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将一些重要的物资和农产品能够聚拢,发展而壮大将势必形成国家经济的垄断,对于君主来说则是一大祸害,威胁其统治地位,所以是被打击的对像,以前商人的地位是很低微的。
四声
四声,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上、去、入,“平声直低、有轻有重。上声直昂、有轻无重。去声稍引、无轻无重。入声径止、无内无外。平中怒声、与重无别。”来一首四声歌,大家试试,如果你能清晰连贯地读出来,说明你的普通话就无敌啦!
四声歌学好声韵辩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部位方法要找准,开齐合撮数口型。双唇班报必百波,舌间当地豆点丁。舌跟高狗工更固,舌面积结教坚精。翘舌主争真制照,平舌资则早在增。擦音发翻飞分复,送气查柴产彻称。合口呼午枯胡古,开口河坡歌安争。嘴撮虚学寻徐据,齐齿衣优摇曳英。前鼻恩因烟弯稳,后鼻昂迎中拥生。咬紧字头归字尾,不难达到纯和清。
今天关于“四”的常识我们就说到这里啦,敬请期待三字经接下来的内容,我们明天见,不见不散哦。
往期文章:
常识解读:《三字经》中的“三”是什么含义?
他八岁献赋,唐玄宗授官“正字”,小小年纪成为唐朝官员,他是谁?
三字经里唯二出现的女性主角,她们是谁?
三字经里的两位神童,他们是谁呢?
关注“国学童年”获取更多内容哦!
中国的文学你找个西方的故事,脑子有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