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问陈毅之子陈丹淮:你父亲是干什么工作的?陈:他是个处长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3-02 12:35:25

陈毅的二儿子陈丹淮在上海读小学时,他从未对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家庭出身,不管谁问他“你的父亲是干什么工作的?”,他都是千篇一律的回答: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个普通的处长。

陈丹淮的班主任老师住的离陈家不远,她慢慢的发现陈丹淮家经常有汽车出出进进,于是,细心的班主任对陈丹淮的家庭背景产生了质疑,她觉得陈丹淮没有讲实话,如果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处长,每天的工作怎会这么忙碌呢?

当老师尝试着从陈丹淮嘴里问出点什么时,陈丹淮却仍然还是那套说辞,老师虽然心中对陈丹淮的回答还是半信半疑,但又不好再继续刨根问底,事情便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那么,有这样一个元帅父亲,陈丹淮为什么还死活不承认呢?

陈丹淮的童年与父亲聚少离多

抗日战争初期,时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有一次到军部去开会,会议结束后,他并没有马上回支队,而是留下来观看了战地服务团的精彩演出。

张茜是战地服务团的一位女演员,在当晚的一场话剧中扮演了一位飞行员的新娘子,她甜美俊秀的扮相和感情逼真的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当然陈毅也不例外。

自从看了那场话剧后,“飞行员新娘子”便驻扎在了陈毅的心中,他一闲下来,脑子里便全是她的影子,怎么都挥之不去。

他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思念之情,于是便专门跑到战地服务团,找到在当团长的老友朱克靖,请求朱团长派一些演员到一支队驻地进行演出,慰劳一下作战辛苦的战士们。

朱团长觉得这是件好事,表示马上着手安排。

说完工作上的事情后,陈毅还没有走的意思,拐弯抹角的问起了扮演“飞行员的新娘子”的是谁,并不住的夸奖她演的很好,希望战士们也能看到她的演出,从战地服务团出来后,陈毅把“张茜”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心中。

1939年冬,张茜作为主要演员被派到一支队进行演出,这可把陈毅高兴坏了,不久后,便对张茜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次年1月,在一片祝福声和欢笑声中,陈毅与张茜结为了夫妻,当时正是抗日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他们婚后不久,陈毅便又回前线了,而张茜则继续留在后方。

1943年,陈毅正在前线紧张的指挥作战,张茜在后方生下了儿子陈丹淮。

战斗刚一结束,陈毅便匆匆赶回家中,当他看到襁褓中可爱的儿子时,竟然高兴的流下了眼泪,抱着儿子久久舍不得撒手。

因为儿子是在淮南出生的,而当时又正值淮南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因此他给儿子取名“丹淮”。

陈丹淮出生不久,父亲便前往延安去参加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而妈妈则带着他和他的哥哥陈昊苏,继续留在华中敌后,陈丹淮跟着妈妈在艰难的处境中,经历了不少磨难。

抗战胜利后,陈丹淮终于见到了父亲,但在父亲刚一进门那一刻,却错把父亲当成了陌生叔叔,这让父亲陈毅心中很不是滋味。

陈丹淮刚与父亲建立起感情,解放战争爆发,父亲便又匆匆前往新的战场,此后,父亲在前方指挥作战,母亲带着他和哥哥、弟弟留守在后方,只有在每次大战后,部队休整的时候,父亲才能回来与家人短暂的聚一下。

这种与父亲聚少离多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49年上海解放,父亲陈毅担任了上海市的市长之后,陈丹淮才跟着妈妈来到上海与父亲团聚在一起。

陈丹淮一口咬定 父亲就是一个处长

陈丹淮来到上海后,正好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便准备送他进入小学读书。

当时,市委干部的子女基本上都在新华小学就读,但父亲陈毅却不同意让他去新华小学,他认为,党中央一直在强调,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能搞特殊化,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应该从子女教育开始抓起。

市委机关领导干部的子女们都集中到一所学校中读书,这不就是明显的脱离群众的表现吗?于是,陈毅以身作则,带头把自己的儿子陈丹淮,送到了一所能够接触群众的世界小学就读。

他表示,这样可以很自然的培养起孩子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习惯,同时,他还规定,上级配给自己外出用的汽车,不能用于接送孩子上学,陈丹淮上学后,每天都是与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去挤公交车。

陈毅一直都非常低调,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低调,就连孩子们上学入校时填写履历表,他都不让在“父亲”一栏中,填写的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职务。

同时他还一再叮嘱孩子们,以后无论谁问起父亲的情况,就回答说父亲名叫“陈雪清,是个处长。”

当时陈丹淮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做,但他还是严格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了。

陈丹淮的班主任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再加上陈丹淮学习非常好,因此,班主任对他格外喜爱,更关心他的成长。

一次,放学坐公交车时,竟然与班主任坐到了同一辆车上,原来,班主任就住在陈丹淮家附近,一路上,班主任与陈丹淮聊了起来,随口问了一句:“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陈丹淮稍微愣了片刻,稍有些不自然的答道:“哦,我,我爸,我爸是个处长。”

陈丹淮之所以回答的有些不自然,是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他不能说谎话,要诚实,然而,在父亲的身份和职务问题上,父亲却又要求他不能说实话,当时他实在理解不了父亲的用意,但又不得不按照父亲的叮嘱去做,因此,当他对自己尊敬的老师撒谎时,在表情上就显得有些不自然。

班主任当时也察觉到了陈丹淮的脸上的表情,但她以为那是学生与老师说话时,感到有些拘谨的表现,并未太过在意。

可是后来,班主任老师发现,陈丹淮家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小轿车出出进进,她凭感觉认为,如果这里真是陈丹淮家,他的父亲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处长,随后,班主任又联想到那次在公交车上,自己曾问过陈丹淮,他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陈丹淮回答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处长时,神情很是不自然。

把这几件事情综合到一起分析,班主任觉得陈丹淮说谎了,但是为什么陈丹淮要撒谎呢?班主任很想知道答案,于是,趁着课间休息,她便把陈丹淮找了过来。

“陈丹淮,老师想再问你一次,你父亲到底是谁?做什么工作的呢?”班主任有些严肃的问道。

陈丹淮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又一次问起了这个问题,但他谨记着父亲的叮嘱,仍然坚持之前的回答,说自己的父亲名叫陈雪清,是个处长。

听了陈丹淮的回答,班主任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小孩子要诚实,不能学说谎的,你告诉老师,你是不是撒谎了?”

聪明的陈丹淮听了老师的话,在回答时,他既没有说“老师,我没撒谎”,同时也没有承认自己的确是说了谎话,而是语气坚定地答道:“老师,我爸爸就叫陈雪清,是个处长!”

班主任显然不信,于是又重新翻看了一下陈丹淮入学时填写的履历表,而在“父亲”那一栏的确也是填写的“陈雪清”,班主任觉得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下去,便放弃了继续追问。

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陈丹淮逐渐明白了,父亲让他说这个善意谎言的良苦用心。

第一,当时上海刚刚解放,社会秩序还未完全稳定下来,有一些反动势力和国民党特务潜藏在暗处,作为上海主要领导人的儿子,很有可能被这些坏人盯上,遭遇生命危险。

第二,陈丹淮所在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家一旦得知陈丹淮是市长陈毅的儿子,由于孩子们都喜欢攀比,这样很容易滋生孩子的虚荣心,对儿子的成长不利。

第三,老师们如果知道陈丹淮的身份,恐怕会在不知不觉中对陈丹淮进行照顾,这样不就是享受特权吗?这是陈毅绝对不能允许的。

即将高中毕业,陈毅问儿子对将来有什么规划,陈丹淮不假思索的说道:“爸,我早就想好了,我要报考哈军工,将来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贡献。”

陈毅点点头,对儿子的规划很满意,然后又特意强调了一句:“嗯,你这个想法我支持,不过,得靠你自己的真本事考上才行哦。”

“爸,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的,绝不会让您失望。”陈丹淮拍着胸膛自信的说道。

陈毅笑望着儿子,点了点头,感到很是欣慰。

陈丹淮说到做到,他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1961年,陈丹淮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考上了哈军工。

经过几年的努力苦学,陈丹淮完成了学业,随后听从父亲的建议,主动找到上级,要求前往基层连队接受锻炼。

临行前,父亲送给他一套《毛泽东选集》,并叮嘱他一定要好好读,对他今后的人生路一定有帮助。

陈丹淮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在基层连队,参加训练,虽然很是辛苦,但他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一读《毛泽东选集》,感受这本伟大的著作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不久后,由于陈丹淮表现出色,他被调往了部队科研单位从事研究工作。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陈丹淮从未忘记过父亲对自己的教诲,他把父亲视为自己的楷模,生活上低调,工作上努力,就这样,陈丹淮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8年,陈丹淮被授予了大校军衔,1992年7月,又被晋升为少将。

结语:

陈毅从走上革命道路那一天起,便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在他的正确教导和影响下,陈丹淮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秉承了父亲的革命精神,投身到祖国的各个领域,默默的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在生活上,他们也谨遵父亲的叮嘱,严格要求自己,不以高干子女为荣耀,融入到群众中去,低调平凡的过好每一天。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