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关注错题、整理错题,不是无奈执行的任务,也不是跟风而动的行为,是真正能帮孩子巩固知识、提升成绩的法宝。
整理错题不是关键,核心是要会用,那到底该怎么用呢?
孩子上一年级来,我们分两个阶段使用错题,看看有没有想到一块的地方。
在平时的学习中,孩子就会遇到各种错误,有的是基础不扎实,有的是系统性错误。
对于需要记忆的基础问题,没有复杂的方法,就是多记多练。
比如,语文的生字词,写一次两次肯定记不住,默写出错、组词出错、仿写句子出错、看图写话出错,只有在不同场景中反复使用,才能形成肌肉记忆,不再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
多练一遍字帖,掌握标准字形。
反复听写错过的生字,直至孩子不出错。
组词、仿写等等减少拼音使用,对照笔顺写法练习写字。
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和其他生字的相似之处,联想记忆。
对于需要理解才能搞懂的系统性错误,就需要使用孩子能懂的方法帮助理解,并且举一反三,确保孩子从本质上掌握做题原理和解题技巧。
比如,漏题错误,数学学习中遇到的数图形问题、补砖问题、大小比较问题、100以内退位减法问题、含多余条件应用题等等。
这类错误都进行了专题练习,从结果来看,一般经过一周左右的训练,孩子都会从开始的懵懂状态到幡然醒悟,自己也是成就感满满。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分析错误原因,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做题步骤,让孩子学会一步步做题,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
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讲题,能讲出来才是真正搞懂。
通过不同渠道找同类题型,让孩子练习巩固,强化记忆做题步骤。
给孩子小奖励,让孩子尝到甜头。
具体的方法不一而足,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分别看前面的这些文章:
《孩子考试总漏题?5大原因,2招解决,轻松提分不粗心》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退位减法,借十法、平十法算理咋教孩子?》
《一年级数学思维,上车下车求原来问题,孩子不懂方程,该怎么教?》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退位减法,平十法怎么教,孩子才能懂?》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3类易错题详细解析+练习题,融会贯通不丢分》
《一年级数学必考补砖问题,孩子从逃避到开窍!5招唤醒自主学习力》
《一年级数学必考,补砖问题,两种方法引导理解,别再出错》
《一年级数学必考易错:数平面图形个数,怎么数才能不混淆不出错?》
《一年级数学必考:含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怎么理解才不出错?》
一总结,做的工作还真不少。
一定周期,组卷复测,弥补漏洞平时的错题,孩子也改正过错误,但是不代表一劳永逸,以后再做可能还会出错。
面临期中考试,给孩子整理了语文1-4单元的错题,每个单元还会或多或少犯一些错误,有的是以前同样的错误,有的是新错误。
比如“阳”的第一笔,以前的错误是不知道笔画的名称,现在的错误是连第一笔是什么都写错了,写成了竖画。
当然,不能埋怨孩子犯低级错误,因为这是由大脑记忆特性和学习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定期复习逐步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进度,可以定为一周、单元结束时、一个月、期中期末考试前,集中整理一次错题,组合成一张试卷,看孩子还有哪些漏洞需要弥补。
我的做法是:
在一个月以内,出错的题目不算多,会手动抄写简单的题目,再根据情况稍作改动,检测孩子的掌握情况。
在期中期末考试前,积累的错题较多,手抄不方便,会将所有错题截图保存,整理到word文档中,形成一张排列完整的试卷,让孩子定时完成,就像真正的考试一样。。
对于照样出错的题目,再次组卷,直至掌握为止。
对于顽固性错误,会重复日常学习中的纠错方法,辅助孩子理解,找同类题型强化练习。
写在最后:错题不是绊脚石,而是提分加速器!正确使用错题,让错题小魔童变成解题小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