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编辑:何大土土
家里可以没有小汽车,但不能没有两轮电动车!
两轮电动车在我国的保有量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几乎是成年人人手一辆,这种省时省力的“交通工具”,占领了各个城市的非机动车道。
可大家知道吗?曾风靡全国的电动车,如今就算降价也无人问津,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电动车也走下坡路
说起电动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老大哥品牌“雅迪”,根据数据显示,雅迪电动车蝉联七年销冠,每年上百万台营销额带来的利润更是不计其数。
作为一种出行方便,老少皆宜的出行工具,前些年电动车市场覆盖全国,在大众喜爱的同时兼备政策支持,国家鼓励,消费升级的社会背景,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自从2013年开始,电动车的销量就从每年2500万台一路增长到每年4100万台,曾一度达到供不应求的局面。
然而随着市场的饱和,市场对于电动车的需求也在逐年减少——通常情况下每家每户有一辆电动车就可以满足日常所需,一辆电动车又能使用几年,购买电动车的人数会在达到峰值后下跌。
但是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标准生产电动车就会造成库存堆积的情况,电动车本身依靠锂电池功能,放的越久就越贬值,卖不出去的产品反而会砸手里凭空增加成本。
而且虽然电动车市场没有之前景气,但是电池甚至是制作电动车的原材料,它们的市场价值逐年上涨,这就意味着生产电动车的成本变多了。
成本高利润小,想要多得利润就要提高售价,提高售价又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会滞留,滞留就会增加成本……每一个环节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电动车不得不让出“一哥”的位置。
而且随着发展,属于电动车的市场正逐渐退出时代。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买车、买房,有车的不需要再买电动车,有房子的每天没地方放电动车,怎么处置电动车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而且现在的公共交通工具那么便捷,公交地铁可到达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对电动车的需求不如从前。
更何况随着“共享单车”“小鸟出行”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普及,电动车的作用就被代替。现在很多小区门口,企业门口亦或是商场、地铁口,几乎随处可见公共交通工具。
这些新兴的交通工具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扫码计时收费,一次出行几块钱完全够用,相比花几千甚至上万买一辆电动车,每个月又骑不上几次,那可真是太值了。
所以电动车的落幕只是时间问题,电动车也更适用于一代人的生活。
“电驴之王”的陨落
作为产业里的老大哥,雅迪无疑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恐怖的行业寒潮。对于未来的发展,雅迪可谓是如履薄冰。
除了现实的打击以外,雅迪还迫受同行的压力,深陷价格战的泥潭。雅迪也曾想过解决办法,把传统的电动车开发成更高级更智能的产品,但其高昂的价格却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毕竟一般买电动车的人都是图省钱、图省事,并不想在一个代步工具上投入太多资金。
然而旧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2022年315晚会上雅迪的“塌房”可谓是火上浇油,在曝光的消息中明确说明雅迪存在违规收费,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负面新闻群起而攻之。
“雅迪电动车出现安全事故”“雅迪电动车存在安全隐患”等词条冲上热搜,仅仅是2024年截止到八月底,投诉量就已经多达2364条。
不排除一些人故意抹黑,落井下石的心理,但这些负面新闻的出现再一次降低了雅迪在大众心中的口碑,让人不敢恭维。
当然,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雅迪电动车自身也存在一些设计缺陷, 在别的品牌电动车做的花里胡哨,敢于在外观造型和颜色上创新的时候,雅迪电动车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审美,在创新上缺少新意。
另外,雅迪电动车虽为电动车里面的“名牌”,但实际体验下来其实和其他电动车并无差异,缺少品牌特色,没有足够吸引眼球的地方。
未来的发展
雅迪作为电动车里面的老牌子,雅迪的负责人在建厂上明显考虑的更加丰富,选择在越南、印尼等国家建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实这些年以来雅迪一直在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一直致力追求创新,希望能够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但无奈电动车本身限制太多,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加上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从把电动车当成生活的必需品到没必要买一辆电动车的改变足以让整个电动车行业走下坡路。
而且之后雅迪需要面临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多,想要逆转现在的局势还是比较困难的,虽然雅迪这些年一直都是努力,但是效果却微乎可微。
这就需要雅迪的负责人重新思考发展方向,需要不断的调整策略来适应当前的行业形势,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来对产品进行定位,当然这个过程一定是漫长的,所以需要负责人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上不断投入和改良。
其次也可以发展其他领域的产品,比如尝试老年代步车,生产充电设备等等,抓住新颖、实用的标签,一定能够重新拿回市场。
结语
雅迪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的前车之鉴,打着高端智能的头衔想要把电动车提升到一个不适合它的领域,不但增加了成本还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得不偿失。
曾经的“电驴之王”沦落至此,其实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影响,希望其他企业的老板能够灵活的抓住市场的变化规律,避免成为第二个“雅迪”。
信源来自:
中国财富网:领航全球电动车市场,雅迪七连冠彰显科技创新,与国际战略并进
21世纪经济报道:雅迪、爱玛增速大幅下滑,电动两轮车巨头急需新故事
南方都市报:上半年销量下降超两成!电动自行车“一哥”雅迪业绩罕见下滑
新京报:雅迪控股上半年业绩承压,营收144亿元
中国商报:问题接二连三,雅迪被指“店大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