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屎”能月入近万元?300元一次,科研机构:合格者百里挑一!

墨寒雪 2024-11-21 11:09:49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捐粪便,月入近万元”,这样一份看似“不可能的工作”却真实存在。

在浙江的一家科研机构,捐献一次粪便即可获得300元补贴,每月最多22次,全勤还能额外奖励1000元,理论上月入破万元。

是什么让普通的粪便成为“重金悬赏”的对象?又如何挑选志愿者?

【“百里挑一”】

在浙江的一家消化疾病研究中心门口,一个不起眼的招募海报上写着:“健康人粪菌志愿者,300元/次,最高月收入近万元。”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医学招募通知,但细看下去,招募条件的复杂程度却让许多有意尝试的人望而却步。

招募列出的条件清楚明白:年龄在18至40岁之间,无传染病史或家族遗传病史;生活规律,不能熬夜、吸烟;近三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体型正常,肥胖者自动淘汰。

更重要的是,粪便必须符合标准,形状如香蕉般均匀、完整,这些条条框框背后反映了一个事实:不是每个人的粪便都“合格”。

在志愿者正式入选之前,还需要经历复杂的筛选流程,包括健康问卷筛查、体检、影像学检查,甚至一对一面试。

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什么连“捐粪”这样一件事都需要面试?其实,这正是为了保证供体菌群的质量能够最大化满足临床需求。

这些菌群是“粪菌移植”的核心。

研究发现,粪菌移植不仅可以治疗顽固性肠道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功能性便秘,还对一些非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包括孤独症、多动症等。

志愿者的肠道菌群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科学家对供体的选择近乎苛刻。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群,其肠道菌群的特性和作用也有差异。

例如,有研究表明,云南深山中的傣族居民因为生活方式接近自然,菌群中含有某些特殊益生菌,治疗效果更佳。

这些严格的要求加上筛选的高淘汰率,导致捐献志愿者并不多。

研究团队回忆,2020年首次发起招募时,申请者寥寥无几,即使愿意报名,也只有极少数人能通过层层筛选。

即便如此,那些成功入选的人并不一定是“最终合适”的供体,因为粪菌质量还需进一步检验,确保其具备足够的益生菌比例和稳定的肠道微生态。

不过,仅仅满足这些条件还不够。

【肠道菌群,隐藏在人类体内的“健康宝库”】

在现有研究中,科学家已通过培养特定菌群的方式,对小鼠进行实验,发现这些“人造菌群”在治疗特定疾病上表现出了稳定的疗效。

例如,在肿瘤免疫研究中,将优质患者供体的粪菌移植到实验小鼠体内,能够显著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这一发现让科学界意识到,粪菌移植的核心并非“粪便”本身,而是其中那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菌群。

从技术上看,粪菌中包含数百种细菌,它们在肠道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复杂的生态系统形式相互作用。

这种微妙的平衡需要在实验室中模拟,任何一种细菌的缺失或比例变化都可能影响疗效。

尽管如此,一旦成功,人类或许可以“定制”肠道菌群,根据不同疾病需求,生产出针对性更强的菌群产品。

尽管已有研究证实粪菌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粪便”一词在很多人心中仍带有强烈的排斥感。

许多患者因为羞于接受这一治疗方式而错失恢复健康的机会,此外,公众对供体粪菌来源和质量的质疑,也让一些医疗机构在推行该技术时遭遇阻力。

不过,随着医学科普的深入,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比如,通过媒体的报道,人们开始了解粪菌移植不仅能够治疗肠道疾病,还在孤独症、帕金森病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突破性疗效。

在一些医院,越来越多的患者主动咨询这一技术,而供体志愿者的招募也随着公众认知的提升变得稍微容易了一些。

尽管目前粪菌移植还存在诸多限制,但它展现出的医学价值无疑为解决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

【粪菌移植的未来】

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到探索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这项技术正在快速扩展其应用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瓶颈、伦理争议以及公众认知的挑战。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摆脱对“天然粪便”供体的依赖,通过基因测序和功能分析,他们试图找出粪便中最关键的菌群组成,并利用实验室技术培养这些“核心菌群”。

这种人工化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确保菌群质量的稳定性,还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实验室的突破已经初现端倪,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人员发现,接受粪菌移植后疗效显著的患者,其菌群中存在某些关键菌种。

当这些菌种被提取并移植到实验小鼠体内时,小鼠的肿瘤缩小速度明显加快,这一发现为人工菌群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让人类看到了更精准治疗的可能性。

粪菌移植之所以有效,不仅仅是因为菌群本身,还因为这些菌群在患者体内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

要在实验室中完全复制这种动态平衡,需要突破菌群相互作用的技术瓶颈,而且,人工菌群是否能够像天然菌群一样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尽管科学家和媒体一直在努力科普,公众对粪菌移植的接受度依然有限,许多人对“粪便”这一概念的本能反感让他们难以相信其医学价值。

患者可能因为害羞或恐惧而拒绝这一治疗方式,而供体的招募也因社会认知的局限性而面临困难。

为了打破这一障碍,一些医院和研究机构开始举办公众开放日,邀请患者和家属参观粪菌移植的处理过程,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这种直观的教育方式让更多人意识到,粪菌移植并非传统观念中的“肮脏”行为,而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菌群的培养技术逐渐成熟,或许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让更多患者受益。

而且另一方面,科学家还在探索如何将粪菌移植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例如免疫疗法、基因编辑等,从而针对复杂疾病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结语】

粪菌移植的未来充满希望,但它的前行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正如科学家所言,每一项医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经过科学验证、社会接受和法律完善的多重考验,而这些挑战,也许正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

【参考信源】

大河报 2024-11-19 《“捐粪便”能月入近万元?300元一次,每个月最多22次,浙江一科研机构回应招募要求:合格志愿者“百里挑一”》的报道

南方周末 2023-05-07 《每天大便一次月入6600元,你动心吗?粪菌移植是不是中药里的“人中黄”》的报道

上观新闻 2024-09-14 《想不到,“捐粪”竟然可以赚钱!》的报道

0 阅读:0

墨寒雪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