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不去鸿门宴不行?项羽想要灭掉他,为求自保,明知有诈也得去

闲来唠史 2025-01-16 09:55:54

公元前206年十月,在张良的精心策划之下,刘邦毫不费力夺取崤关,并且率领大军顺利抵达到了霸上(如今的西安东面),接下来就是直逼秦朝的国都咸阳。

刘邦没有直接下令攻打咸阳,而是在霸上驻扎下来,他派人给秦王子婴送了一封劝降信。

眼看秦朝的大势已去,秦王子婴不愿再做无谓的抵抗,于是决定打开城门,缴械投降。

直到这个时候,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正式走向了灭亡。

随后,刘邦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城内,立刻下令将秦朝国库财物封存起来,不允许任何拿走里面的钱财,然后率领大军继续返回霸上,等待其他诸侯到来之时再打开分配。

为了赢得关中地区百姓的信任,张良劝说刘邦应当实施法制建设,并且制定了“约法三章”,很快就稳定住了当地的民心。

“约法三章”当中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杀人者应当处死;第二,故意伤害他人者要抵罪;第三偷盗他人财物者要抵罪。

在这种比较宽松政策的约束之下,关中地区的百姓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然而,就在刘邦看到自己的功绩而有些得意忘形的时候,危险正在向他们走来。

当时,项羽率领大军在北方战场屡战屡胜,并在“巨鹿之战”当中以五万兵力击溃了秦朝的四十万兵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被封为“上将军”。

这年的十二月,所向披靡的项羽率领大军开始向咸阳进发,当他们走到函谷关(如今的河南灵宝境内)的时候,却被在此驻守的刘邦的军队拦住。

见此情景,项羽十分愤怒,他直接下令攻打函谷关,强行闯过函谷关,率领大军驻扎在了鸿门(如今的西安新丰)。

此时,刘邦阵营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已经抵达鸿门,他偷偷摸摸地来到这里,想要讨好项羽。

曹无伤开始从中挑拨离间,他对项羽说道:“刘邦企图在关中地区称王,还打算任用秦王子婴担任丞相,他还把秦朝国库的财物全部封存了起来,准备占为己有。”

项羽

听完这话,项羽更加怒火中烧,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的事情还在气头上,两种怨气掺杂在一起,立即下令:“明日出兵消灭刘邦!”

项伯当时在项羽麾下大军担任左尹一职,他跟张良有着很深的交情。

当听到项羽下达“明日出兵消灭刘邦”的命令之后,项伯马上骑上一匹快马,连夜赶往霸上,通知张良赶快离开刘邦的阵营。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张良十分焦急,他立刻跑到刘邦面前,把“项羽准备出兵攻打”的事情告诉他。

刘邦听完这事大吃一惊,于是慌忙问道:“我应该怎么办呢?我该应怎么办呢?”

张良说:“大王你的部队能不能和项羽一决高下啊?”

刘邦回答说:“我的部队哪里能够赶得上项羽呀!”

于是,张良出了一个主意,既然打不过项羽,那就保存实力,先跟项羽进行和谈,然后再等待时机。

张良认为,想要跟项羽和谈,就必须要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刘邦对张良说:“曾经有一位书生劝我派出重兵把守函谷关,不让其他的诸侯进来,这样我就可以在关中称王了!”

听完这番话,张良似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通过分析,猜测项羽大发雷霆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二是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

因此,只要把这两个原因向项羽解释清楚,让他相信这只是一场误会,就可以避免这场战争的爆发。

张良内心深知,项羽手握四十万大军,而刘邦手里只有十万,硬打肯定打不过他,他虽然能征善战,却有妇人之仁,既然硬的不行,那就利用他的妇人之仁,向他服软示弱。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刘邦向项羽主动赔罪。

为了达到“服软示弱”的目的,张良专门给刘邦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利用项伯在项羽面前说情;

张良说道:“以我们的实力是不足以对抗项羽了,目前要做的是打消项王的猜忌,让他主动放弃进攻的计划,项伯则是关键人物,一会儿你亲自对项伯说,说我们不敢背叛项王。”

张良立即走出营帐,连拉带拽的把项伯请进帐中,暗示刘邦赶快给他斟酒。

喝了几杯美酒之后,刘邦为了拉拢项伯,借机跟他结为了儿女亲家,并且说道:“自从我进入关中地区之后,下令封锁秦朝的国库财物,完全是为了等待项王前来接收。我派兵封锁函谷关,也是为了防止其他山贼趁虚而入。我每天都在期盼着项王的到来,又怎么敢背叛他呢,肯定是有小人在中间进行挑拨离间。”

项伯真是容易被骗啊,刘邦才说了这几句三言两语,他就同意充当和事佬儿的角色,返回之后一定劝说项羽放弃开战的事情。

然而,项伯还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让刘邦必须在明天亲自前往鸿门,当面向项羽进行请罪。

刘邦无奈的答应了......

当晚,项伯连夜返回鸿门,对项羽转达了刘邦的“心声”,还劝说道:“刘邦先打进了关中,我们才会进入关中这么顺利,他是有功之臣,现在我们去攻打他,会让我们陷于不义的境地,让其他诸侯如何看待我们?”

听完,项羽开始犹豫了起来!

项羽和项伯

项伯继续说道:“不如这样,刘邦明天要来向你赔罪,我们好好款待他,在酒桌上把误会讲清楚,既能化干戈为玉帛,又能在其他诸侯当中树立威信。”

项羽细细琢磨一下,认为项伯的话颇有道理......

就这样,在项伯不遗余力的劝说之下,才得以让紧张的形势得到缓解,项羽也暂时放弃了攻打刘邦的计划。

不得不说,项伯跟张良之间的友情可谓是非常之深,甘愿冒着巨大风险前来通知张良。

第二步:以柔克刚;

第二天,刘邦按照约定,带领张良、樊哙和一百余名士兵来到鸿门,向项羽当面进行赔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事件!

刘邦首先安排樊哙留守在营帐门口,让他静观其变,然后带着张良进入营帐会见项羽。

刘邦的为人是,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就比较凶恶,对待比自己强大的人就比较谦卑

刚一见到项羽,刘邦就开始点头哈腰,甚至拍起了项羽的马屁:“将军,我十分想念你,你在北方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我才捡了便宜顺利打进关中,我是沾了你的光啊!”

眼看项羽不说话,刘邦接着说道:“如今你我兄弟之间产生了误会,肯定是有小人从中挑拨,我今天是特意来向你赔罪的!”

看到刘邦的态度十分诚恳,项羽当真以为中间存在误会,于是再次萌生了妇人之心。

项羽马上说道:“哪里哪里,还不是因为你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来告的密,诬陷你要在关中称王,看来这一切都是误会。”

项羽大手一挥,让刘邦别再提了,随后举起酒杯跟大家畅饮起来。

看到项羽迟迟不动手,还跟刘邦喝起酒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开始着急了,他急忙从身上摘下一块玉佩在手里把玩,想要示意项羽赶快下令杀掉刘邦。

然而,无论范增怎么暗示,项羽就像没有看到一样,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项羽之所以假装看不到范增的再三暗示,说明张良帮助刘邦制定的“服软示弱”策略已经收获成效,彻底勾起了项羽内心的那颗仁爱之心。

此时项羽的心里或许在想:“既然误会已经消除了,我跟刘邦依然还是好兄弟,我怎么能够在酒宴上杀掉自己的好兄弟呢,这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即使以后要杀掉刘邦,也应该在战场上光明正大的决战,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对此,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范增论》当中这样评价道:

“(范)增之欲杀沛公(刘邦),人臣之分也,(项)羽不杀之,犹有君人之度也。”

范增想要杀掉刘邦,是他作为人臣的应尽责任。而项羽不愿杀掉刘邦,也是他作为君子的气度。

但是,正是由于项羽的这种江湖思维和妇人之仁,也就注定了他日后的失败。

酒过三巡之后,张良在一旁仔细观察着项羽的一举一动,他心里清楚,此时的项羽虽然已经不忍心杀掉刘邦,但是坐在项羽旁边的范增却在寻找机会。

第三步:见机行事;

在这场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张良正在想办法怎么能够让刘邦全身而退。

看到项羽始终都是无动于衷,范增再也等不及了,他站起来走出营帐外,找到了项庄。

项庄是项羽的堂弟,精通剑术,范增对他说道:“项王为人过于仁慈,不忍心杀掉比自己弱小的人,你现在进入营帐,以舞剑为名伺机杀掉刘邦,否则我们以后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按照范增的指示,项庄来到营帐之内,对大家说:“项王与沛公喝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干脆我来舞剑一番,给你们来助助兴。”

对于当时来说,美女歌舞、壮士舞剑等等,都是酒宴之上常见的助兴方式。

于是,项庄一边舞剑,一边接近刘邦,企图寻找机会杀掉刘邦,便有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历史典故。

见此情景,坐在一旁的项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为了避免“刺杀刘邦事件”的发生,项伯主动站起身说:“你一个人舞剑也没意思,我来跟你一起舞剑。”

樊哙

在舞剑的同时,项伯刻意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刘邦的前面。

眼看酒宴之上的形势如此紧张,张良悄悄走出营帐之外,找到了正在外面的樊哙。

张良对樊哙说:“项庄正在里面舞剑助兴,他的真实意图在于刺杀沛公,你赶快进去保护沛公。”

樊哈听完,马上手持盾牌和宝剑冲进营帐里面,挡在刘邦身前,他一言不发,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项羽,史料上记载为:

“(樊哙)头发上指,目眥尽裂。”

看到樊哙凶狠地看着自己,项羽非常愤怒,严厉呵斥道:“大胆,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进来。”

张良赶忙上前说道:“项王不要误会,这个人只是沛公的随从!”

得知樊哙并不是外人,项羽也就没说什么,当即吩咐仆人给他赏赐一杯酒,他行了一个答谢礼之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樊哙继续说道:“秦朝因为苛政,弄得天下人民纷纷造反,当年楚怀王约定,谁先打进关中,谁就能当关中王,我家沛公先进入了关中,安抚百姓,封存府库,就是为了等将军你来接收。沛公派兵把守函谷关,也是为了防止盗贼进入,丝毫没有和你作对的意思,现在你还要杀掉沛公,你这样做跟秦朝有什么区别?”

听完樊哙的一番话,项羽没有进行反驳,而是选择了沉默,他只说了一个字:“坐!”

于是,樊哙就坐在了张良的旁边。

樊哙的这番话,跟项伯之前对项羽说的一抹一样,必定是张良提前教他这么说的。

先是听到项伯这么说,然后又听到樊哙这么说,项羽或许真的有些相信了,当他让樊哙坐下的那一刻,营帐之中的气氛开始从紧张变得缓和了。

那么,危险真的已经过去了吗?

而张良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他心想,只要沛公多留在这里一刻,就会多一刻危险,还是应该想办法尽快离开。

过了一会儿,刘邦和张良假装要上茅房,樊哙也跟着走出营帐。

张良对刘邦说道:“这里距离霸上有四十里路,走小路的话只有二十里路,让樊哙护送你离开这里,一个时辰就能回到霸上,我留下来向项羽告别。”

就这样,樊哙赶紧带着刘邦逃离鸿门宴。

等到刘邦和樊哙已经走远了,张良才返回营帐,他对项羽说:“将军,沛公不胜酒力,不能亲自来给你辞别,特意派我来向你告辞,这里有一对白璧献给将军,还有一双玉斗献给范增。”

项羽问道:“沛公现在何处?”

张良回答说:“沛公已经离开这里,返回霸上去了。”

于是,项羽命人接过白璧放在桌上,而范增从张良手里接过一双玉斗的时候,愤怒地摔在了地上。

随后,范增无奈地感慨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

在张良制定的“服软示弱”策略的指导之下,刘邦算是化解了项羽心中的愤怒,从而避免了一场足以让自己全军覆没的血战。

这场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就此落下了帷幕。

若是没有张良在身边出谋划策,等待刘邦的只能是一场血战,结局将是被项羽灭掉,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西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

刚一逃回霸上,刘邦马上开始清理门户,他可不像项羽那样存有妇人之仁,立刻派人把那位“向项羽告密,差点挑起一场战争”的左司马曹无伤逮捕起来,并且当众诛杀。

虽然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一马,但是项羽认为,刘邦已经臣服于自己,更没有能力挑战自己,自己理所应当成为反秦力量的盟主。

于是,项羽率领大军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去秦朝国都咸阳城内,为了发泄对秦朝的切齿之恨,他立即命令士兵大肆进行烧杀抢掠,并且杀害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和全部皇室宗亲。

除此之外,项羽把刘邦此前封存起来的国库钱财占为己有,还把秦王后宫里面的嫔妃拉开侍寝。

更有甚者,项羽还下令烧毁秦朝皇宫,一座巍峨壮丽、气势恢宏的阿房宫就此毁于一旦,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才逐渐熄灭。

经过项羽的一番折腾,昔日繁华壮丽的咸阳,很快就变成了一片满目疮痍的瓦砾场。

由于项羽的种种残暴行为,引起了关中地区人民的极大痛恨,他们不再拥护项羽。

当时,在关中地区的民间还流传出了一个段子:“都说楚人类似猕猴,性情凶暴不定,不能久著衣冠,项羽就是这样的,好比沐猴而冠,他绝对长久不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劝说项羽:“关中地区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四周山环水绕,均为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是一个建都称霸的好地方!”

然而,这个劝说来得太迟了,项羽已经把咸阳折腾的不成样子。

尽管如此,项羽还是听从了他人的建议,牢牢占领关中,把刘邦赶去了巴蜀之地。

刘邦内心深知,只是偏居巴蜀一隅,日后还怎么壮大自己的势力,更加无法和项羽相抗衡了。

在张良的谋划下,他想要借助项伯的关系,让项伯在项羽面前多多说情,多帮刘邦争取一点利益和地盘。

通过项伯的一番说情,项羽又把汉中地区分封给了刘邦,同时坐拥巴蜀地区和汉中地区,他就成为了汉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