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北大清华已是好苗子,何必再办特殊班来掐尖?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3-23 01:44:14

在清北这样的地方,人和人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至于顶层,那群牲口不是人。

底层的清北学生以顶级做题家为主,这帮孩子是真的很会做题,也是真的除了做题真的不会别的。

要明白,做题跟学习是两码事,而成年人的世界,尤其是上层成年人的世界,会做题屁用都没有。

中层的清北学生,是一群智商显著较高的年轻人,相较于底层的做题家们,他们处于更高的层次。

这些学生能够以3至5倍的效率,迅速吸收并理解那些让做题家们反复钻研却难以掌握的知识。

同时合理规划生活,使青春既丰富又多彩,不留遗憾。

他们年纪轻轻就洞悉了世界的运行规则。

实际上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录取率仅有约0.03%,这一比例着实偏低。

排除那些天赋异禀的特殊情况,若仅依据学习能力进行排序录取,前1%与后1%之间的差距或许仅相当于一个小小的失误。

而当下这种差距看似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高考中,尤其是理科科目,顶尖学生的区分度并不显著。

最优秀的学生虽接近满分,但稍有闪失便难以达到140分,而成绩处于前5%左右的学生凭借努力也能取得130分,并未形成明显的区分。

语文成绩优异便能完全弥补这一差距。

正因如此,那些表面上理解力稍欠的学生,往往在高考语文中有着不错的表现。

。一所优秀的大学不应局限于培养单一类型的人才,而是应接纳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以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在清华北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智力上并不特别突出,但他们的表现仍超越了普通人的平均水平,并且他们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努力。

加之他们在文科领域也表现出色,未来从事那些对纯逻辑思维依赖较少的职业时,完全有能力做得与比他们聪明得多的人一样好,甚至更出色。

高智商并不代表优越感,因为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复杂,更聪明的人未必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或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清华北大被视为“不太聪明”的学生,或许并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但毕竟真正适合搞科研的人只是少数。

若有人甘愿在学术界浑浑噩噩地度日,那么这样的人留在学术界也并非不可。

毕竟,学术界中平庸之人也不在少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后 30%至 50%的学生,虽说智力表现可能并不突出,可在某些方面这却能转化为一种优势。

他们往往更易于与普通人产生情感共鸣,且有更大比例的人具备成为领导者的潜质。

倘若他们性格良好,便能出色地充当天才与平凡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清华与北大选拔顶尖学子的核心目的,实则在于甄选出那些真正契合科研事业、未来有望成为杰出科学家的苗子。

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

普一的智商超过110,中九的智商超过130,清北的智商也超过130。

然而,这个数值似乎没有上限。

智商达到150的人看待130的人,就像985的学生看待双非的学生一样。

这并不是歧视,而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所导致的。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差异可能并不明显,但当涉及到需要快速思考、抽象逻辑或者多任务处理时,这种差距就会让人感到困惑。

清北的选拔标准并非完全依赖于智商排名,还包括普通高考、竞赛生和保送生等多种方式。

而在清华计算机系和北大数院这样的前沿领域里,一个高智商的学生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远超过了多个较高智商的学生。

许多能力并不能简单地用智商来衡量。

这也构成了华五与清北之间最大的区别。

华五的学生中很少有通过竞赛等途径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这些学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将满分定为100分的话,那么清北的学生成绩大约在80到100分之间,华五的学生则在75到95分之间,而普通985院校的学生通常在70到90分之间。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差距不大,但实际上清北后30%的学生并不一定比华五或普通985前30%的学生更优秀,尤其是那些位于985本科前列的学生,他们的综合能力往往能够超越一半以上的清北学生。

问题在于,部分清北学生之所以能考到100分是因为考试总分只有100分。

表面上看似上下界限都是20分,但从内部来看,清北的尖子生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或许比清北录取线与双非院校间的差距还要大。

但人外有人。

清北在普通人眼里是很强的,但充其量也不过是围剿孙悟空的十万天兵之一罢了。

如果按洪荒流来做类比:

你把牛顿爱因斯坦视为三清这类的圣人,所谓圣人之下皆蝼蚁,牛爱已经断档的存在了。

那么麦克斯韦、玻尔、普朗克等人可以视为准圣。

欧姆、惠更斯、居里、霍金等可以视为大罗金仙。

诺贝尔奖普通获得者可以视为金仙。

科研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可以视为真仙。

硕导、博导、普通科学家这些可以视为合体、大乘。

博士、讲师、教授这些可以视为元婴、化神、炼虚。

清北大概就是唐僧师徒路上遇到的妖王手下的一群小妖吧,差不多是奔波儿灞的水平。

别瞧不起奔波儿灞,他杀起普通人来如宰鸡狗。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300
评论列表
  • 2025-04-17 12:06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天才,缺的是天才中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