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有个“仇恨圈”:杨伯涛恨黄维,黄维恨张淦,王耀武和杜聿明最恨的人有七八个?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12-31 20:57:46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战犯同学之间不但有一条“鄙视链”,还有一个“仇恨圈”:黄埔出身的瞧不起杂牌,杂牌瞧不起“牛字号”,牛字号瞧不起汉奸;杨伯涛最恨的是黄维,黄维最恨的是张淦,王耀武和杜聿明级别极高,恨的人也最多,粗略算一下,居然有七八个之多。

蒋军将领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窝里斗,这也难怪他们不肯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抗战爆发之前,很多将领互相都掐过架,蒋桂冯阎中原大战,很多将军级战犯都参加过,有些人跟着老蒋东征北伐,有些人则是东征北伐的对象,比如电视剧《特赦1969》中蔡守元的历史原型张淦,那就是桂系头等大将,而王陵基则是川军“金木水火土”之一,董益三跟黄维打架时,拉偏手的梁培璜,则是阎锡山晋绥军“十三太保”之一。

这里有必要注解一下:川军金木水火土五上将,指的是邓锡侯、杨森、刘湘、刘文辉、王陵基;晋绥军十三太保,就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杨爱源、杨澄源(有史料说他是太原陆军小学毕业而非保定军官学校)、孙楚、梁培璜、傅作义、李世杰、王靖国、李服膺、赵承绶、楚溪春、鲁英麟、董英斌、陈长捷。

晋绥军十三太保跟西北军十三太保不是一个概念,西北军十三太保至少有五个版本,韩复榘、石友三、孙连仲等“司令长官”级别的人也在其中,比晋绥军十三太保总体级别高。

且不管十三太保最后如何分道扬镳甚至兵戎相见,咱们还是回头来看看杨伯涛为什么最恨黄维。

杨伯涛和黄维在战犯管理所就写文章吵架,还把其他土木系(陈诚嫡系)也卷了进去,特赦之后,杨伯涛与黄维也是食不同桌会不同席,有黄维参加的合影,杨伯涛坚决不肯露面。

杨伯涛晚年病得不太认人,但还是念念不忘“黄维是个外行”,据说在他昏迷之际,只要一提黄维的名字,他马上就会睁开眼睛。

杨伯涛恨黄维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黄维在淮海战场上犹豫不决,错过了带领十二兵团逃跑的最佳机会;其二,黄维最后决定逃跑的时候,不但没有通知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和第十军军长覃道善,反而跟胡琏等兵团司令部高官,坐着坦克车冲乱了杨伯涛好不容易才构建的汽车防线;其三,黄维承认十二兵团在淮海战场使用了毒气弹,但却说那些毒气弹都给了杨伯涛和覃道善,这也导致了覃道善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改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十五年,于1961年12月第三批特赦。

杨伯涛与黄维老死不相往来,黄维见了廖运周也是恨得牙根痒痒,这一切都被原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代参谋长文强看在眼里,文强在《口述自传》中描述:“我特赦出来后,廖运周也参加了我们的宴会,黄维一见他,鼓起两只眼睛,不跟他说话。黄维对我说:‘这个廖运周,把我的部队都送掉了。’”

黄维后来才知道自己恨廖运周是没有道理的:廖运周原本就是地下党,跟黄维是两个阵营的,跟个人感情无关。

廖运周率部战场起义,后来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并在1955年授衔少将,黄维就是想恨他,也不够资格了。

廖运周断了黄维的逃跑之路,蔡守元的历史原型张淦,则是在白崇禧的授意下坚决不救十二兵团,这也让黄维从希望到失望,最后完全绝望:原本老蒋的部署,是张淦的第三兵团和黄维的第十二兵团齐头并进去救第七兵团的黄百韬,结果有“书呆子”之称的黄维不等人马装备到齐就向碾庄圩开进,而张淦则原地踏步,这才让黄维继黄百韬之后,成了第二个被围歼的重兵集团。

黄维被包围在双堆集的时候,还眼巴巴地盼着张淦能“拉兄弟一把”,结果张淦不但不救黄维,还在宜昌、沙市一带布防设卡,阻止宋希濂和陈克非前去救援。

张淦的行动,当然都是白崇禧授意的,但是白崇禧跟着老蒋跑了,黄维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就只能最恨张淦了:要不是你这“罗盘将军”算盘打得太精,我何至于战败被擒?

黄维跟杨伯涛打笔墨官司,见了张淦眼里就冒火,他们的“长官”杜聿明,则不会像黄维和杨伯涛那样互相掐架,杜聿明跟王耀武一样,最恨的人有四个,那就是老蒋、陈诚、顾祝同和刘峙,在这个仇恨对象中,王耀武最恨的是陈诚,杜聿明最恨的是顾祝同,他们都恨老蒋和刘峙,那是因为刘峙不但能管到杜聿明,而且也能管到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王耀武——杜聿明就曾以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的身份到济南视察,并提醒王耀武注意吴化文。

杜聿明认为自己兵败淮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顾祝同识人不明,把自己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蒋介石、顾祝同是完全听信郭汝瑰这个小鬼的摆布,才造成这种糟糕的局面。我想质问郭汝瑰为什么不照原定计划将主力撤到蚌埠附近,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见顾祝同等人都同意郭汝瑰报告的这一案,觉得争亦无益,一个人孤掌难鸣,争吵起来,反而会失了蒋介石的宠信。”

陈诚和顾祝同在东北也指挥过杜聿明,同样也指挥过在济南的王耀武,提起陈诚,王耀武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陈诚瞎指挥,李仙洲就不会在莱芜全军覆没,济南也不会成为兵微将寡的孤城。

除了老蒋、陈诚、顾祝同、刘峙,杜聿明和王耀武对邱清泉李弥也颇有恨意:王耀武被围在济南,杜聿明让邱清泉李弥去救,这两个兵团司令磨磨蹭蹭,遇到阻击马上往回跑;黄百韬被围在碾庄圩,杜聿明再让邱清泉李弥去救,这两个家伙还是互相攀扯,直到黄百韬兵团被全歼,杜聿明还跟他俩扯皮呢。

杜聿明在淮海准备突围,邱清泉李弥还是不肯打头阵,邱清泉甚至明确表示自己不跑了,他的理由是跑出去会被陈诚嘲笑甚至处罚。

王耀武和杜聿明怨天恨地,最后连白崇禧和宋希濂也恨上了:如果宋希濂肯接手,杜聿明就可以去治病了,如果不是白崇禧见死不救,黄百韬和黄维未必会被全歼,杜聿明被围也可能跑掉。

时任“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中将厅长的郭汝瑰,在《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军统帅部的内部矛盾》一文中回忆:“由于白崇禧拒绝统一指挥,而刘峙又十分糊涂,无能指挥即将爆发的淮海会战,蒋介石乃决定令杜聿明以副总司令名义全权负责指挥徐州方面的作战。”

杜聿明东北、淮海两头跑,成了陈诚刘峙的替罪羊,而王耀武则几乎被陈诚弄成了光杆司令,王耀武与杜聿明谈起此事,那真可以说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胜则争功,败则诿过。这是蒋军将领的惯常心态,杨伯涛、黄维、张淦、王耀武、杜聿明进了战犯管理所,在彻底反省之前,互相抱怨甚至仇恨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却要从另一个方面想一下:张淦去救黄维,会不会救不出黄维反而把自己也搭进去?黄维听了杨伯涛的建议及早逃跑,就一定能跑掉吗?

杜聿明王耀武怨恨老蒋、陈诚、顾祝同、白崇禧、刘峙、邱清泉、李弥、郭汝瑰,为何不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他们兵败被俘的命运,是不是走上内战战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8 阅读:7975
评论列表
  • 2025-01-02 21:37

    陈长捷恨透了傅作义

  • 2025-01-02 16:38

    这些所谓的战犯,其实不过是意难平啊

  • 2025-01-02 21:16

    王耀武是真被坑啊,他若不守济南,可能就不会被俘啊,他找委员长对此提出放弃济南,可惜啊。

  • 2025-01-03 07:43

    不管怎么样子,他们都是抗日英雄[点赞]

  • 2025-01-03 01:27

    看了标题,还想接着看的。电视剧不是tas 看了标题,还想接着看的。电视剧不是特赦1959吗?你搞个1969,下面还怎么看?除了撤,还能有啥???

  • 2025-01-04 10:35

    杜经常性全军覆没,有前科,但老蒋就不信邪。

  • 2025-01-05 07:44

    如果这些将领不去打内战,而是向外扩张开疆拓土,比如把东南亚收编了,会不会历史地位更高呢?

  • 白崇禧写信给我党我军 明确表示不参与我军与蒋军的战争

  • 2025-01-04 13:40

    蔡守元就是虚构的人物,跟张淦有毛关系。张淦是广西人,在功德林没多久就死了,而蔡守元却能一直活着。

半壶老酒半支烟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