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颂文在被曝出家暴、潜规则等丑闻后,黑料不断、争议满身的他再起风波。
这一次,他连装都不装了,直接将粉丝的信扔出窗外。
此事一出,直接登上了热搜榜第一,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次网友们却出奇一致地选择力挺张颂文......
一、张颂文人设再度崩塌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更多的还是百炼成钢。”
这一句话用来形容张颂文再贴切不过了。
他的演艺生涯漫长且坎坷,一路波折不断。
岁月悠悠,直至四十余岁时,方才凭借《狂飙》一剧登上自己事业的巅峰。
在电视剧《狂飙》里,张颂文所饰演的高启强,从一个卑微渺小的鱼贩逐步蜕变成为只手遮天的黑道大亨。
其演技细腻且富有张力,在表演中人物的巨大转变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023年,张颂文凭借《狂飙》斩获“年度男演员”。
可是,这位当红大明星却十分的接地气,为人非常低调。
他同妻儿居于北京的一处农家小院,终日莳菜弄花,尽情地畅享着平淡生活中的幸福。
然而人红是非多,前不久就有人站出来称张颂文实则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的沉稳、恬静、朴实的人设都是装出来的!
1月5日,女演员姜尘晒出其与《日挂中天》投资人的通话录音,公然指控张颂文有“家暴、潜规则女演员”等行径。
她还称,在13年时缴纳了15万,师从张颂文学习表演。
张颂文坚持让她一个女生住在自己的平房里,声称是为了方便指导。
另外张颂文营销的什么人淡如菊、热爱生活的人设都是假的。
他大晚上才去菜市场买菜,不是穷而是抠!
电话里的投资人宣称,由于张颂文身边之人认识姜尘,故而觉得姜尘并未撒谎。
有网友还称,张颂文与小一届的师妹恋爱,且有家暴行为。
家暴过后张颂文就下跪道歉,心理极度变态扭曲。
在舆论发酵之后,张颂文本人仍未作出正式回应。
然而,高群书、陈国星等诸多导演却执意要为张颂文发声。
导演陈国星转发导演高群书力挺张颂文的一条微博:“时间会验证一切,张颂文值得。”
张颂文如往常一般正常出席活动,似乎并未受此次风波的影响。
只是没想到,才过两个月,张颂文就又翻车了。
3月24日,有八卦媒体爆料,张颂文工作结束乘车回家时,粉丝隔窗递物,他竟直接扔出窗外。
据照片显示,当时张颂文应该是刚刚收工,准备乘车回家。
车中的他似乎情绪不太好,神态很疲惫,双手抱头,一副很抗拒的姿态。
但他还是坚持打开车窗,和粉丝们说话互动。
最后张颂文所在车辆准备驾驶离开时,一位白衣女子突然尾随起车辆,并一直不断大喊“张颂文”“张颂文”,还将一个分量不轻的类似信封的东西扔进了车内。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几秒,这个信件就被重重地扔出了车外,把粉丝的心意砸碎了一地。
此时一经曝光,相关话题旋即飙升至热搜榜首位。
不少网友纷纷自发地对张颂文予以谴责……
二、扔信风波真相大曝光
加上之前的“家暴”“潜规则”风波,网友这次就仿佛是终于找到了出气口似的,纷纷前来谴责他,直呼张颂文的人设简直就是地基式坍塌。
张颂文此举简直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既没有礼貌,也不尊重人。
而且还是直接当着人家的面扔掉的。
即便是不喜欢,也可以自己默默收起来,以后再处理掉。
直接当面扔掉的做法是不是欠妥呢?
更何况是对日夜关心你,从不吝啬自己心意的粉丝呢?
他们可是你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的支持,
你也只能一直是一个在北京农田里种菜养花的普通人罢了。
而你却直接把自己的饭碗给摔了,不少网友开始心疼这位粉丝。
然而没过多久,就有张颂文的粉丝站出来现身说法了,称事情真相并非如此。
他们声称,这位女子并非粉丝,而是一名私生饭。
她多次跟踪骚扰张颂文,甚至送给他一朵用纸巾叠成的白花,这让张颂文不寒而栗。
而且当时张颂文拍完戏已经非常疲惫,团队已经表示不收一切礼物,只接受信件。
当天粉丝的信件已经全部收集完毕,不知道这位白衣女子是哪里冒出来的,还直接粗鲁地扔进车内。
张颂文也可能是被吓到了。
3月25日,《谷雨》剧组负责人杨涛亦借社交平台发布博文,澄清该事件的经过。
杨涛称,当日张颂文在车窗外与围观粉丝打招呼之际,一位白衣女子把一个分量不轻、类似信件之物径直扔进车内,这让张颂文惊了一下。
信件比较重,张颂文感觉到里面可能有不明物体。
正准备检查时,信件却被意外扔了出去。
杨涛对张颂文的评价颇高,视其为多年来极为关切粉丝安全的演员之一。
张颂文亦多次呼吁粉丝莫要跟车行驶,更不可随意投掷物品。
杨涛着重指出,张颂文往往极为关心粉丝安全。
在被围观或拍摄之时,其表现得细致入微,尽显亲和力,对粉丝的关怀展露无遗。
当下观之,张颂文的做法似有可原之处。
消息一经传出,众多网友便纷纷为张颂文仗义执言。
到底艺人的安全才是最首要的东西,若是不小心丢了性命,一切都只不过是徒然。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个来路不明的信件里到底藏着什么东西......
三、事件折射的深层问题
明星说实在的只是一个商品,他需要经过公司的包装加工,才能在大众面前展现。
有的人经过包装后,会将自身优点不断放大,展现出无尽的人格魅力。
而有的则是一块掩盖自身品性的遮羞布,稍不留神,其本性便会暴露无遗。
当下,粉丝钟情于某位明星,往往得益于其某个爆火之作的助力,从而将对角色的喜爱滤镜投射到演员本人。
演员只要稍微暴露点本性,不符合粉丝的角色期待,粉丝们就直呼滤镜破碎!
张颂文凭借《狂飙》等作品走红后,以“谦逊”“接地气”的形象深入人心。
导演高群书曾对他赞誉有加,言其“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且“对粉丝关怀备至”。
然而此次扔信件事件中,他的直接反应被部分网友视为“人设崩塌”,再加上张颂文过往的黑料与争议,不少人开始质疑其人设造假。
将角色滤镜迁移到演员本身其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演员只负责完成角色,演出结束后,就应该把人物还给故事。
其实有时候粉丝自己也很明白,自己喜欢的不是明星本人,而是沉浸在追逐他的这份情感而无法自拔。
优秀的演员理当以作品示人,粉丝亦应将自身情感投射于作品,而非演员本人。
人是一个具有十分不确定性的东西,每个人都只会将自己的一部分展现给别人。
一旦趋近,倘若发觉与自身预期相悖,失望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这也就是常说的“距离产生美”
此外,粉丝在追逐明星的过程中,也应当留意与明星之间的界限。
明星在成为商品之前,首先是个人。
因此我们要尊重明星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保护他们的隐私,切莫践踏底线,以至于不让明星在处理跨界行为时处于两难境地。
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可维系粉丝情感。
而且,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
公众人物身处聚光灯下,其一举一动皆被放大。
面对突发事件,公众人物应该意识到自身行为可能会带来的示范效应,主动承担责任,兼顾多方利益需求,最终给出一个温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追星过程中,明星不必被神化,粉丝也不必被奴化。
只有首先最终双方独立自主的人格,才有可能展开一场健康向上的追逐,最终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追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