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度宣布征税,欧美或要开始互撕,只有中国能阻止脱钩断链?

君明观世界 2025-03-30 00:12:00

近段时间,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一事。

可是让美盟友疼得满地打滚。

按照常理来说,特朗普此举是针对中国。

可是从数据来看,美盟友直接被特朗普全部端上了餐桌。

2024年,中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量为11.6万辆,占美国总销量的0.4%。

占中国出口总量的1.8%。

而且这11.6万辆的中国品牌汽车并不多,很多都是美国车企在中国生产,然后运回美国本土的汽车。

譬如林肯的航海家等产品。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特朗普此次的关税大棒,对中国影响并不大。

既然影响不大,美国为何再度宣布征税?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促成全球脱钩断链,美国好从中渔翁得利。

或者可以认为这就是美国的“休克疗法”。

就拿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税一事来说。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简直就是天塌了。

首先拿加拿大和墨西哥来说,碍于美加墨之间有《北美自贸协议》为基础,三方贸易税率极低,大约在0.1%至0.4%。

【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税,加墨完了?】

说白了,这和免费没有任何区别。

这也是近年来大量汽车厂家在加墨建造组装工厂。

然后出口美国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2018年,特朗普一看,这么搞下去不行。

不能让任何人占美国的便宜。

于是就让美国贸易代表和加墨签订新的协议——《美加墨协定》。

在原来的基础上补齐一些漏洞。

譬如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生产至少75%部件的汽车或卡车。

才可以享受低关税乃至零关税政策。

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止其他跨国车企钻空子。

这些车企一方面把零部件以半总成的方式出口到加墨,然后再进行组装。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加墨投资建设一些人力密集型供应链。

比如说汽车座椅的生产等,以此来凑够份额。

毕竟,墨西哥的劳动力很便宜,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

如此一来,就可以达到美国所规定的75%的享受低税率标准。

2024年,墨西哥汽车产量达到389.9万辆。

出口至美国的数量为277.1万辆,占据总量的79.7%。

加拿大则组装了超过130万辆汽车,有86%销往美国。

但是特朗普决定将所有进口汽车的关税调整为25%。

这就代表着,加墨出口至美国的汽车价格要飙升。

折算下来,每辆汽车的价格要增加6500美元。

而且特朗普如果执意征税,那些跨国车企很有可能会选择撤离加墨。

届时,将有数以万计的加墨工人失业。

因此,加墨一边表示要进行报复,另一边也忙着对特朗普说好话。

希望可以网开一面。

此外,欧洲车企本来就面临困境,如今美国宣布对汽车征税。

对于欧盟而言,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要知道,美国是欧盟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

2024年,欧洲向美国出口了总价值384亿欧元的汽车。

其中,德国占据大头,仅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三家,就占据欧盟对美汽车出口量的73%。

如果这25%的关税,真的落地,那对于德国必定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就拿宝马举例,宝马在美销售的X5和X7,如果全额承担关税。

单车成本将会增加1.2万美元至2.3万美元。

这相当于宝马在北美业务年利润的45%。

至于奔驰的GLE就更不用说了,终端售价可能超过10万美元。

再加上美国如今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一美元恨不得掰成五美元花。

如果买一辆汽车,要比此前贵太多,那么美国人真的需要好好斟酌一下。

再加上欧洲汽车很多零部件需要从美国进口。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博世,核心传感器需要从斯图加特进口。

倘若美国将传感器也列入核心零部件清单,那么博世单套成本将会增加几十乃至上百美元。

【美国征税,是对德国车企的重创】

这对整个欧洲车企的供应链将会是一次重创。

德国车企全靠海外利润来维持本土的技术研发和人力成本。

如果这笔利润没了,德国那些车企和供应链就无法维持。

就拿大众来说,在过去一年中,不断关闭德国工厂。

如果因为关税导致大众失去利润,德国车企只能选择加大对美投资,但是建立在本土的工厂怎么办?只能坐等关门大吉。

至于日韩的情况,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丰田、本田、日产和现代,靠低油耗的卖点,在美国收揽了一批忠实用户。

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为13%。

每年对美国出口价值超过600亿美元的整车及零部件。

韩国则向美国出口价值347亿美元的汽车,占韩国汽车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

只不过,日韩车企面临与欧洲同样的下场。

一旦美国征税,日韩车企就没法活了。

当美国人发现原来经济实惠的日韩汽车涨价了,谁还会掏腰包?

如果说失去美国市场的欧洲车企,还能靠着拉美、中东和东亚市场苟延残喘。

对于日韩而言,失去美国市场之后,最终的下场就是关门大吉。

这就让我想起,起亚高管曾对中国车企放话:“我今年一季度赚了21亿美元,贴得起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如此强大的资金实力玩么?你先烧死了,我在后面等着进来抢市场”。

如今,起亚高管还敢口出狂言么?

那么特朗普这一行政令,目的是什么?

第一,为了救活美国汽车。

别忘了,特朗普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但是对符合USMCA标准的汽车零部件暂时免征关税。

2024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中,有63%符合这一标准。

从加拿大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有74.6%符合这一标准。

也就是说,只要美国车企回到美国建厂,特朗普允许他们继续享受零关税。

这其中最受益的自然是特斯拉。

因为特斯拉属于百分百美国制造。

特斯拉在加州、德州、内华达州均有工厂,年产量可以达到250万辆。

足以满足美国市场。

此前美国人不是因为马斯克削减开支,打砸特斯拉的专卖店和路边的特斯拉汽车么?

如今,特朗普要对进口汽车下手,将来美国人或许只能买得起特斯拉。

这属实让美国人有点震惊了。

原来还能这么玩。

第二,关税政策对于特朗普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普通的美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噩耗。

汽车关税带来的不仅仅是汽车售价飙升,还会影响美国经济。

要知道,美国测算CPI指数,有四个指标。

分别是住房费用、二手车价格、食品价格、非租金外服务价格。

很多中国人买车,两三年内就会换车。

但是美国人不同,美国市场上的二手车很多,甚至还有一些高龄二手车。

譬如《变形金刚》中的大黄蜂,变为1974年的科迈罗。

依旧可以在二手市场上进行流通。

因为在美国,二手车交易量能达到全部汽车交易量的70%。

如果征收关税后,新车价格飙升,民众购买新车的欲望会有所下降,就会造成二手车价格上涨。

【美国征税,本土二手车价格也会飙升】

这样一来,就会带动CPI上升。

就拿2016年来说,美国通胀之后,汽车芯片告急,导致二手价格暴涨。

美联储波士顿储备主席表示,关税在短期内推动高通胀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明知道关税会推动高通胀,特朗普还执意征税。

这不是明摆着和美国过不去?

其实不然。

眼下的美国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

仅利息都快赶上美军的军费开支。

美国财政开支的四分之一,都要用于还债。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数据显示,2025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将会上升至1.865万亿美元。

无限接近于2万亿美元大关。

而美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达不到5万亿美元。

这样一来,特朗普必须尽快搞钱,摆脱眼下的困境。

无论是裁员还是要拿下格陵兰岛、获得乌克兰的矿产资源,目的就是开源节流。

只不过美国的外债数额过于庞大,削减开支根本无法缓解压力。

于是只能通过关税解决问题。

譬如2024年,美国进口总额为4.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6%。

如果征收25%的关税,那就是1万亿美元,可以轻松还债。

当然,美国也不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税,只能选择对一些关键领域的商品征税。

最适合征税的就是进口汽车。

2024年,美国进口价值4710亿美元的汽车产品。

其中包括2140亿美元的汽车,价值1920亿美元的零部件。

以及价值650亿美元的卡车、巴士等特殊用途车辆。

如果加征25%的关税,那就是1000亿美元的税收。

而且特朗普压根就不担心盟友会报复,美国有足够多的手段来压服贸易伙伴放弃报复。

换句话说,就算是报复,很多国家也凑不够对等的美国商品。

更别提给全球汽车业制造混乱。

毕竟,国外车企的死活,与特朗普没有一毛钱关系。

此外,特朗普此举也是为了刺激外资对美国进行投资。

别忘了,就在特朗普宣布征收关税之前,韩国现代宣布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

对此,特朗普很开心。

也就是说,韩国现代很有可能提前收到了风声,否则也不会加大对美国的投资。

而特朗普一直强调要让制造业回流。

可是资本都是逐利的,把生产转向综合成本更低的地区,才符合资本的利益。

美国劳动力成本、工会掣肘所带来的成本极高。

资本不可能在美国搞制造业。

对此,拜登的办法是给补贴,用真金白银来吸引资本。

但是特朗普可不会这么干,特朗普的办法就是加征关税。

资本不在美国建厂,就加征关税,逼资本到美国建厂。

这也是特朗普上台后,很多企业纷纷宣布在美国加大投资的原因所在。

比如英伟达、苹果和台积电。

这样一来,资本在美国投资建厂,就可以带动美国的经济发展。

毕竟,建厂需要土地,需要工人,也需要交税。

也就是说,投资所带来的后续配套产业极为丰富。

第三,促进全球脱钩断链。

拜登执政期间,脱钩断链这个词语,我们经常听到。

但是拜登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小院高墙”的策略。

最终目标就是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可是特朗普不一样,特朗普参加竞选前就表示要推动中美脱钩。

无论是光刻机还是儿童玩具,大家各玩各的,老死不相往来。

目前特朗普忙于叫停俄乌冲突,对付胡塞,占领盟友的土地。

暂时无暇顾及中美脱钩一事。

然而一旦特朗普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大循环体系,美国就会拥有海量的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

还能拥有加墨的廉价劳动力,必然会需求中美脱钩。

【特朗普关税政策,只为全球脱钩断链】

特朗普很清楚,眼下中国是第一资源消耗国、第一制造国、第一出口国。

中国想要发展就必须一直按照这种模式持续下去。

可是一旦美国建立起北美大循环体系,就会把中国隔离在体系之外。

而中东、南美和非洲市场的体量,无法弥补缺失的市场资源。

届时,中国过剩的产能无法外销,必然会面临崩溃。

这样一来,美国不需要发动战争就能搞定中国,让美国再次获取霸权。

只不过特朗普也许不知道,此举将会引起盟友的反击。

面对加征关税一事,美盟友心中必然不服。

既然不服,就要报复美国,代表着欧美可能要互撕。

而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博弈进一步升级的情况。

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资本家的商品卖不出去。

生产力过剩,大量工厂倒闭。

最后就会出现资本亏损、工人挨饿的情况。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完全有能力阻止全球脱钩断链。

道理其实很简单。

如果真的出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的情况。

我国可以选择低价购买或者租赁,这样工厂就可以正常运转。

只要工人有活干,制造出商品,不可能没人要。

就算出现了全球性危机,我们的代价也不过是生产力停滞发育。

但是我们能坚持到熬过危机,现阶段的美国却不行。

我们可以选择降低生产成本。

常见的手段是科技研发和规模效应。

这两个手段取决于生产规模。

美国虽然将欧美系国家捏合成一个大市场。

但是物料成本降低是有极限的,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无法降低了。

但是科技研发的成本是可以无穷降低的。

就拿芯片来说,如果花费100亿去研发,只生产销售一块芯片,这块芯片最低也得卖100亿才能回本。

但是如果生产销售了100亿块芯片,那么这个芯片的研发成本就被降低到1块钱。

此前美国掌握了10亿市场,而且都是高收入国家。

这些欧美科技企业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其他国家无法撼动的地步。

会让欧美形成垄断。

可是中国是个例外。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美国和盟友之间的贸易,就算是再畅通无阻,难道能比过中国内部的互通?

更别提我们还提出一带一路,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实现合作共赢、互利互惠。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资本来熬过,脱钩断链后所带来的经济危机。

而特朗普所谓的关税威胁,不过是让美国战略收缩。

结果就是3亿美国人自己和自己玩,全球80亿人里有77亿人在一起做生意。

也就是说,美国不断加征关税,换来的是其余国家更加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

结果,特朗普依旧在这条路上狂奔。

也就是说,美国和盟友互打关税战,无法让美国再次强大。

此举甚至还会激怒美国人,影响到共和党的中期选举。

表面上看似特朗普的关税手段,属于休克疗法。

要让美国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最终带来的是全面反制。

美国的农产品、数字服务和商品出口会遭到重创。

所谓休克疗法被包装为制造业回流的阵痛。

一天两天还行,要是持续一年两年,谁还会信。

而且特朗普也不知道,自己对美国的这场手术,没有麻醉剂,更没有精准的手术刀。

不仅无法让全球脱钩断链,还会遭到反噬。

换句话说,就算脱钩断链,也无法影响中国。

这样一来,美国被推上手术台后,或许无法活着走下手术台。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

那就是自称“特朗普特使”的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戴安斯。

结束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低调回国。

在北京参加发展论坛之际,没有特殊待遇,也没有和中方高层会面。

毕竟,戴安斯没有得到特朗普的临时任命。

在我们看来,戴安斯不过是以个人身份访华,并不能代表特朗普。

因为,眼下正值中美博弈的关键时期。

【戴安斯访华,没有特殊待遇】

我国已经提醒美国,贸易战没有赢家,国家的发展繁荣也不能靠加征关税实现。

这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美国一边对华加征关税。

一边还想得到特殊待遇。

怎么可能?合着便宜全让美国占了。

而且在戴安斯回国之后,中方接见国际工商界代表,强调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也就是说,无论中美博弈发展到何种地步,中国的发展战略绝对不会动摇。

这其实源自于中国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底气。

眼看欧美要因为关税开始互撕,美国盟准备反抗。

但是中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一带一路等合作原则。

依旧有能力阻止全球脱钩断链,让美国沦为被孤立的对象。

别忘了,此前特朗普不是计划对中国船舶征收停靠费么。

一旦美国正式实施这一规定,那么美国将会被迫“闭关锁国”。

船东们将会拒绝给美国送货。

到头来,特朗普就会发现,这哪是美国要让全球脱钩断链。

而是除却美国之外的其余国家,联手抵制美国。

届时,还谈什么对付中国,不过是美国自己对付自己。

自己给自己“挖坟掘墓”罢了。

中国将会迎来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发展的机会。

而特朗普卷土重来的这四年,或许要成为美国史上“失去的四年”。

0 阅读:127

君明观世界

简介:开阔国际视野,洞悉时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