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远离公开的政治舞台,隐藏于幕后。代替天皇行使统合政权职能的,是元老和内阁。
所谓元老,是指明治维新时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他们活跃于明治至昭和初期,位居政界最高层。
最初的元老包括伊藤博文、黑田清隆、山县有朋、松方正义、井上馨、西乡从道和大山岩,他们都曾是倒幕志士和明治政府的缔造者;至大正初期,又加上了西园寺公望。此外,关于桂太郎和大隈重信是否应被视为元老,学界有不同意见。除西园寺出身京都贵族、大隈重信出身佐贺藩外,其他人都来自萨摩藩和长州藩。
一般认为,能否得到天皇下发的“元勋优待诏书”,是判断元老资格的法定依据。但根据伊藤之雄的研究,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诏书,而是能否获得天皇和元老集团的认可。
作为天皇的高级顾问,元老的主要任务是推荐首相人选。
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首届内阁成立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西园寺辞去奏荐继任首相的职责为止,日本共产生了32届内阁。其中,24届首相均由元老推荐产生(现任首相辞职时,也可指名继任首相人选)。
在明治时代,元老们常常亲自出马担任首相等要职,如伊藤博文就曾四次出任首相。即使不参加内阁,元老也要扮演监督内阁、在各机关之间穿针引线、维持权力分立与制衡的角色。
伊藤博文
元老是“超宪法”的权威,因为元老不是法律规定的官方职位,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存在。元老通过集体领导控制着内阁、贵族院、枢密院、军队和宫廷,在宣战、媾和以及制定外交政策上,他们也拥有最重要的发言权。
以萨、长元老为中心形成的政治势力被称为“藩阀”,由他们组织的政府被称为“藩阀政府”。藩阀以共同的出身和利益关系为纽带,其特点是排他性和闭锁性,其弱点在于难以自我更新。
至大正时代,元老的影响力日渐衰落。由于年事已高,元老很难直接掌握政权,只能通过操纵藩阀来影响政局。然而藩阀是个封闭的集团,难以补充进新鲜血液,存在后继乏力的问题。
元老们陆续去世后,藩阀的权力便渐渐转移至政党、军部和贵族院手中。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元老只剩下西园寺公望一人。以此为契机,内大臣开始参与后继首相的遴选工作。而后,前首相们和枢密院议长也加入进来。但尽管如此,首相人选的最终决定权一直掌握在西园寺手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身心疲惫的西园寺决定隐退后,奏荐首相的工作便落在了重臣会议上。
重臣是指前首相和天皇近臣(包括枢密院议长和内大臣),没有具体的名额,他们的权威虽然比不上元老,但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元老们的“超宪法”权威需要经过内阁决策,才能转化为具体的权力。在形式上,内阁是总辖各项国家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在性质上,内阁与议会、军部相同,同属协助天皇行使大权的辅弼机关。
内阁是各省厅长官商议施政方针的决策机构,其成员包括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农商务、文部和递信(管理铁路、航政、邮政、电报等)等多位大臣。他们的领班是负责统辖各项事务的内阁总理大臣,也就是首相。
首相并非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天皇任命。不过天皇的任命只是个形式,首相人选实际由元老和重臣决定。一般来说,元老集团作为首相的“生身父母”,与内阁的关系融洽。在多数情况下,元老都扮演着“内阁监护人”的角色。
《明治宪法》规定,各省大臣要群策群力,共同辅弼天皇治理国家。首相和大臣效忠的对象是天皇,而不是国民或议会。这一规定再次体现了天皇制的绝对君主性格。为防止首相垄断“辅弼之权”,宪法还规定,辅弼天皇的职责由首相和各省大臣各自单独负责(《明治宪法》第55条)。
所谓“各自单独”是指各省大臣对于主管事务平行施政,各负其责。由此,尽管首相扮演最重要的辅弼角色,但权力不会集中于他一人之手。
另外,内阁决议采用全体一致的表决方式,而不是简单多数表决。内阁成员之间任何细微的意见不一致,都蕴含着内阁垮台的危机。
首相是内阁的首脑,实际上也拥有决定内阁成员人选的权力,但各省大臣直接隶属于天皇,并不对首相负责。首相与其他大臣处于平级地位,无权罢免他们,反倒是如果某位大臣辞职,而首相又找不到继任者的话,那么他必须一起辞职。
在日本近代史上,首相的位置非常不稳固,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第一届内阁成立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铃木内阁的61年里,共产生了41届内阁。换算可知,每届内阁的平均寿命只有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