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年初,时任红4军12师师长的陈赓,怒气冲冲找到红12师38团长徐海东,一向以温和性格示人的陈赓,此时却板着一张脸,陈赓的低气压让一旁的战士大气不敢喘。陈赓盯着眼前的徐海东看了几秒,然后语气冰冷地怒斥道:“你不要在战士中吹牛皮了!”
陈赓此话一出,徐海东非但没有忌惮,反而回怼道:“才不管你信不信!” 徐海东的坦率发言可把工作人员吓坏了。
那么,陈赓为何说徐海东在战士们中吹牛皮呢?徐海东到底跟战士们说了些什么呢?

在讲这个故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徐海东。如果荧幕前的你很喜欢看军事、历史相关的书籍或影视作品,那么肯定对徐海东这个人不陌生。
1900年初夏,徐海东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徐家桥村的一个贫寒家庭中。徐家祖辈六代皆以烧制瓷器为主,祖辈的技艺一代一代传到徐海东父亲这里,身为窑匠的他,凭借每日的含辛茹苦,换来微薄的收入养育家人。
在徐海东之前,徐母已经生养了11个孩子,考虑到孩子难养活又费钱,徐父便要求妻子将徐海东丢弃,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她哪里会舍得?在徐母的再三坚持下,徐海东捡回一条命。
作为家里的老小,徐海东没有享受父母给他的关爱,反而早早开始为家里分担重任,6岁就下地务农。等徐海东稍微大一点后,他的父亲便送他去学习烧制陶器。在这之后,徐海东便在那烟熏火燎的窑厂里足足干了十一年的苦力活。
很快,时间来到1925年。这一年,徐海东已经成家立业,但他的职业还是没有变,他依旧是那个在窑厂里没日没夜制作瓦盆、瓦罐的工人。那天,徐海东带着做好的窑器到市场上贩卖,在路上,他碰到了曾经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在董必武等革命先驱的领导下,已经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见面后,这位同学给徐海东讲述了外面的世界,讲述了身为一名革命者的光辉与伟大。至此,徐海东突然意识到,原来除了这艰苦的窑工生活,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一年,徐海东离开家乡,投身革命。
从徐海东的从小经历来看,可以得知他是一个过惯苦日子的人,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着谦虚、质朴、随和的性子。为何徐海东却被陈赓教训吹牛皮呢?要说清这件事情,我们需要把时间的指针拨到1931年。
那天,反“围剿”战斗刚刚结束,身为红12师38团团长的徐海东来到1连。他正和干部们说战场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时,突然被一个战士打断了话茬。那位战士走到徐海东身边,摸了摸他的袖子说:“团长,你这衣服怎么破了洞呀?是不是被虫子、老鼠咬的呀?”
徐海东哈哈一笑说:“这不是老鼠或者虫子咬的,你们看看,这个洞啊,是子弹咬的。”
原来,在前不久的战役中,徐海东率领队伍朝着敌人方向冲杀时,敌人一颗子弹射了过来,却擦着他的肩膀飞了过去,因只伤了一些皮肉,他抬手挥了挥胳膊,发现没事儿后,便继续带着部队朝着前方冲去。

从徐海东的行事风格可以看出,他作战是非常勇猛的,这或许跟他早年在窑匠里的苦难时光有关,那段艰苦的日子,磨练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等徐海东从战场上下来后,才想起他胳膊被子弹擦过的事情,眼下被战士们一说,他才仔细看了看胳膊上的那个洞,发现上面竟然有一块很明显的血迹。
“团长,你负伤了!我们帮你包扎一下吧!”
闻言,徐海东毫不在意地晃了晃胳膊说:“没有事,没有伤着骨头也没有伤到肉,只是擦破了点皮罢了,那子弹头都是吃素的,一但碰到我的皮,它们就一拐头,跑了!”
战士们被徐海东的话逗得哈哈大笑,一位年轻的战士吐了下舌头,调皮说道:“哈哈,子弹原来还认得荤素呢!”
“这还有假?我这就是福大命大!”
接着,徐海东继续笑嘻嘻地对大家说:“到了战场上,子弹完全看不见我,一旦看见我,他们就主动右转了!”

一段时间后,徐海东跟战士们的对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陈赓耳朵里。此时的陈赓刚刚上任,自然非常关心部队里的战士们,当他得知徐海东躲避了子弹后,感到万幸;当他得知徐海东跟战士们说了子弹的事后,却非常生气。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陈赓找到徐海东,语气冷淡地说:“听说你在战士们中吹牛皮?还说子弹会转弯?你可真会说大话!”
徐海东一听,回怼道:“不管你信不信,子弹见到我就是会拐弯!”
陈赓一听,瞬间就来了火气,语气也比之前更冰冷了,他说:“我就是不信,我相信子弹是吃荤的!它会打死人的!”
徐海东并没有因陈赓的话感到气愤,反倒是给陈赓讲起来童年往事,他说:“我没有说假话,我从小就大难不死,我听家里的老人说过,我刚出生,就差一点被家里人给扔了。后来跟着长辈去窑子里干活,有几回还差点被窑器给砸死。寒冬腊月的时候,我跟着朋友去市场上卖窑货,又差点被冻死……”
见陈赓听得认真,徐海东继续说道:“后来,到了革命队伍里,上了几次战场,多多少少该送几次命,没料到都没死,你看那子弹……”

还没等徐海东说完,陈赓就打断了他的话,厉声说道:“你就记住吧!有一天子弹到了你跟前,你就知道它不吃素了!”
陈赓之所以这般严肃地跟徐海东说这件事,就是希望他能在战斗的时候多注意些。当人们在某件事情上表现得不在意,游刃有余的时候,往往容易滋生过度自信的心理。陈赓希望徐海东能知道子弹的可怕性,以免他在战场上因不以为意而疏忽了问题的严重性。
陈赓身为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他担心徐海东的生命危险,所以特意就这件事提点他,然而,徐海东似乎没有意识到陈赓的用心良苦。
就在这次事情发生后,陈赓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后来的一次的战斗中,两颗子弹直接射穿徐海东的大腿,其中一颗子弹的位置很刁钻,卡在他的小腿中间,导致徐海东的血很久没有止住,他也为此昏迷一天一夜,最后被抬进红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