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杨开慧和江竹筠都在 29 岁英勇就义,而且牺牲之日同为 11 月 14 日。更为巧合的是,多年后,两人成为了亲戚。
1913 年,杨昌济回到湖南,任教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便是他最为得意的门生之一。彼时,杨开慧常听父亲提及毛泽东的非凡才华与远大抱负,心中对这位青年才俊充满了好奇与敬佩。
一次偶然的机缘,杨开慧与毛泽东相识,二人在交流中,对革命理想、社会变革等诸多问题的看法高度契合,就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后,杨开慧积极投身革命活动,1920 年冬,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后,她与毛泽东喜结连理。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宣告失败。毛泽东当机立断,发动秋收起义,继续革命事业。而杨开慧则毅然留在长沙板仓一带,独自挑起组织和领导当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组织的重担。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杨开慧四处奔走,秘密联络革命同志,深入发动群众,为保存和壮大革命力量殚精竭虑。
然而,敌人对杨开慧恨之入骨,四处张贴告示,重金悬赏捉拿杨开慧。
1930 年 10 月,因叛徒告密,杨开慧不幸被捕,年仅 8 岁的儿子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也一同被抓。敌人妄图从杨开慧口中获取重要情报,对她威逼利诱,用尽各种酷刑。然而,杨开慧坚贞不屈。
1930 年 11 月 14 日,杨开慧被押往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最终,这位年仅 29 岁的革命女烈士壮烈牺牲。
杨开慧牺牲后,其表妹向自冶和母亲严嘉悲痛欲绝,她们曾多次冒险为杨开慧送牢饭。向自冶的父亲向明卿,是杨开慧母亲向振熙的亲弟弟,杨开慧尊称他为六舅。
至于江姐江竹筠,也在193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丈夫彭咏梧早在学生时代,便积极投身革命,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初次相见,江竹筠被彭咏梧沉稳的气质深深吸引;彭咏梧也对眼前这位朝气蓬勃、目光坚定的年轻女子印象深刻。虽然两人只是假扮“夫妻” ,但是两人已经被捆绑在了一起。
他们二人蜗居在狭小昏暗的屋子,时刻警惕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同时还要处理堆积如山的机密文件,承担危险的情报传递任务。
一日,上级党组织紧急传来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需尽快传达给潜伏在重庆各地的地下党员。然而,当时国民党特务的搜查行动日益频繁,大街小巷布满眼线,情报传递之路危机四伏。
江竹筠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她精心乔装成普通家庭主妇,将情报巧妙缝进一件旧棉袄的衣角,随后镇定自若迈出家门。一路上,她凭借过人胆识与机智头脑,巧妙避开特务多次盘查,成功将情报送至联络点。
回到家中,彭咏梧看着满脸疲惫却笑容灿烂的江竹筠,心中满是敬佩与心疼。
后来,江竹筠与彭咏梧的感情悄然蜕变,假夫妻也变成了真夫妻。
1945 年,两人的儿子彭云出生,然而,两人没办法陪伴孩子长大,无奈之下,只能将孩子托付给彭咏梧的前妻谭正伦。
谭正伦,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抚养彭云的重任。在艰难的环境中,她对彭云关怀备至,视如己出。
彭云在烈士光环的笼罩下渐渐长大,周围的人们对他总是格外关照,同时也对他寄予了厚望。
1965 年,彭云在高考中取得了四川省理科状元。清华大学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然而,彭云却拒绝了清华的邀请,毅然选择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可惜,在体检环节,他被查出患有轻微的近视,这一结果让他面临着被哈军工拒之门外的困境。
得知这个消息后,彭云心急如焚,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他深知这次机会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于是,他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哈军工的招生办公室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在信中,他详细地说明了自己对哈军工的热爱以及渴望求学的决心,同时也解释了自己近视的情况,表示这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发展。幸运的是,哈军工的领导们被彭云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经过一番研究,最终决定破格录取他。
1977 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制度,彭云成功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为一名研究生。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国家开始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彭云凭借着在中科院计算所的优异表现,获得了公派留学的宝贵机会,前往美国深造。
完成学业后,彭云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留在美国任教,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细作。他成为了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教授。
1987 年,彭云决定回国,在中科院软件所工作。然而,回国后不久,彭云就收到了美国一家知名出版社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参与编写一本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书籍,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彭云最终决定再次赴美。
对于再次赴美,彭云内心一直充满矛盾和无奈。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一直希望能够为祖国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但当时国内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在科研工作上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他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参与国际重要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推动我国在相关领域与国际接轨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彭云的另一半身份比较特殊。彭云和易小冶相识于大学时期,当时两人在校园里偶然相遇,之后日久生情坠入爱河。
然而,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分配的原因,两人不得不面临异地恋的考验。彭云被分配到了外地工作,而易小冶则留在了家乡。尽管相隔甚远,但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此而疏远。
1975 年,彭云终于调往北京工作,与易小冶团聚。两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彭云和易小冶婚后育有一子,取名彭壮壮。在彭云的悉心教导下,彭壮壮从小就展现出了聪明才智。他在学业上成绩优异,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知名高校。在大学期间,他选择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延续了父亲在科技领域的追求。
毕业后,彭壮壮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能力,进入了微软中国工作。在微软,他从基层员工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晋升为公司的高管。
在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微软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彼时,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易小冶竟然是向自治的女儿,这段姻缘,使得两位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位英烈,在另一种意义上成为了 “一家人”。
2007 年 10 月 26 日,江姐的儿子彭云携家人来到湖南长沙板仓故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杨开慧烈士的故居,凭吊开慧同志的英灵。
在故居中,彭云一家仔细参观了每一个房间,认真聆听了关于杨开慧烈士生平事迹的介绍。他们眼中饱含着对先辈的敬仰之情,在参观过程中,彭云一家披露了两家之间这一层特殊的关系,让不少人为之侧目。
参考资料:新湖南:《独家|同月同日死 同龄同初心 杨开慧和江姐两位烈士的不解情缘》
中国青年网:《中国人的故事|七夕,重温红色家书中穿越时空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