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要从那场大水开始讲起(三)

枢机道人 2023-08-25 22:13:28

作者:枢机道人

写在前面

书接上回,我们发现:

1、大洪水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科学上得到了验证

2、鲧治水失败是天灾的原因,功败身死则更多是因为他犯了忌讳

3、原来天下九州治水顺序是这么的微妙,治水顺序原来跟地形高低没关系

4、两种治水,鲧的儿子的政治智慧就高明的多了

今天继续给大家讲故事,喜欢的帮我点点赞,错过上文的看这里:一切都要从那场大水开始讲起(二)

一、治水的总纲

在上一篇中,我们认识到原来鲧治水失败,功败身死,并不是因为工作干的不好,而是有很多坏规矩的事情没有处理的很好,这样的教训,对于鲧的儿子,自然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于是老天爷的脸色要看,舜帝的脸色更要看,甚至是给舜帝伺候明白了远比老天赏不赏脸更重要的,毕竟饭碗掉了,可以捡,脑袋掉了,可续不上。

先伺候好舜帝的这个基础上,再去做好业务,然后看老天爷的脸色。业务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切实推进治水这件事情怎么做,一是建立起这个项目的软实力,规则法度、人事任免、建立合作等。

那么实打实的方面有两点:一是方法论上变堵为疏,一是治水先治山。其实二者相辅相成了,因为有的山影响了水的行进方向,于是这个治水项目,直到现在,还有它留下的印记。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史料记载:

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郦道元·《水经注》 山陵挡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汉书·沟洫志》

二、治水先治山

那个时候,龙门山是一整块石山,洛阳地区的伊水和洛水在龙门山的阻挡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的堰塞湖。经过“大爹”的开凿,龙门山一分为二,东山后因武则天建「香山寺」而改名香山,西山则继续使用龙门山,后人感念“大爹”的功绩,就把此地龙门渡,又称为禹门渡。

三、变堵为疏

从治水的大政方针上,“大爹”从他父亲一味寻求筑城放手改为解决困难的根本。保证先治理冀州,再按五行的顺序治水顺序后,再去通过对各地区的山川地势,进行分析,怎么开沟挖渠,能把水引到东方大海。

找到了工作的新方法论,在逐步验证的过程中,“大爹”发现确实这条路可行,那么相应的,团队建设、精神领域的建设的工作就先后开展起来了!

四、团队合作

在当时,黄帝部落这波人,在黄河的中游,河南、山西、河北这片地方;而在黄河的下游,今山东,江苏北部等地,为炎帝部落的这波人。黄帝和炎帝时期,两大部落练手打败了南方的蚩尤部落,曾有过战略上的合作,但后来蚩尤部落不行了,矛盾就出来了,听谁的不听谁的,可就讲究大了。鲧治水没有管炎帝那波人,自己一亩三分地都照顾不明白呢,被动的防守自然也不需要太多的合作,那大水不跟炎帝这边合伙冲城池就不错了。“大爹”的思路,既然主动出击希望解决水患,那中游下游都是兄弟,又有了共同的利益目标,于是再次联手,合作治水,这样整个治水团队又壮大了起来,“大爹”的话语权也更强了。

五、黄河流域陈浩南,东夷与夏话事人

那么其实讲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是两个族群共同利益,推举谁当老大,谁当老二,这就是一个政治博弈问题,毕竟夏在东夷上游,事关全族命运,如果你“大爹”缺德加冒烟儿的只治理夏的地盘,哄骗东夷配合,最后把东夷淹的寸草不生,这如何是好?

因此东夷对于治水团队的领导层,就不可能是历史书上那么天真讲,知会一声,大家都同意就完事儿。细细一查,果然找到了秘密。“大爹”的父亲鲧娶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有莘氏。

“大爹”之母,有莘氏之女也,观于伊而得之,娠三年而划于背而生,生而能言,是禹也。——《子羔》战国

上古时期,姓与氏是分开的,有莘氏是哪里的氏族呢?他是山东西部离河南很近的一个氏族,活跃在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附近,而曹县这片地方,在夏朝建立以前,就是属于东夷的地盘了。原来“大爹”这小子,是东夷与夏混血儿啊!有这关系,去东夷聊事业,不就是回姥姥家吃顿饭的事儿么?

而且,“大爹”在三十岁左右,正是治水的关键时期,娶了个媳妇叫做涂山氏,涂山氏活跃在哪里呢?安徽省蚌埠市这边还是东夷的势力范围,这回明白了,去东夷治水,不只是回姥姥家,还回丈母娘家,什么事儿不就更好办了吗?而且涂山氏不同于黄帝部落轩辕氏是父系社会,涂山氏是个母系社会,“大爹”不可能三十岁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去跟人家结婚,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禹出于一定的目的,自己把自己嫁给东夷当上门女婿了!

“大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吴越春秋》东汉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了?即便亲上加亲,没有接下来十足的把握,东夷人也是不放心的。于是我们来看整个项目的后台老板们:有虞氏帝舜,生于瞽叟之家,寒窑赋里面写: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就是说尧帝那么圣明,生的儿子都不孝,一个瞎眼的混蛋老头,却能生出舜这么孝顺的孩子。从出生地来说,有虞氏,也是属于东夷的地盘,但舜能接大任,又是另一个儒家骗局了,今天先跳过不讲,舜本身也有夏族血裔,但从出生地来说,那是在东夷地盘长大的。

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孟子》

而且舜给“大爹”派来的监察官——皋陶谟!中国的司法始祖就是他,他的工作就是用刑法来规范各部落的头领配合治水,这也是东夷人。

有了这些因素,东夷人已经非常放心这个领导班子了,而“大爹”用诸葛亮的话说:将军已占人和及地利。于是夷夏地区话事人,水利局扛把子——夏后氏“大爹”横空出世。

六、天时已到,天下大吉

前文科学资料来看,科学家已证实,当时的暴雨持续了20年左右。算来鲧干了多年,不一定是九年,“大爹”干了十三年,怎么保守估计,也能算出“大爹”治水成功的时间与暴雨停止的时间重合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就是猜测性的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夏族和东夷两个部落齐心协力、认真工作的前提下,老天这场雨终于结束了,进而全民族的治水大业也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结束治水的“大爹”此时功成归来,儿子启已经遍地的跑,想起十三年前死了的亲爹鲧,一个邪恶的计划可能就在这个时候爬上了心头:今日我是昨日我,今日我亦非昨日我。

已赚足当时最大政治资本,已收获两大部落全部底层人民拥戴,天晴了,雨停了,风也该起了。底层人民的欢呼中,“大爹”成为了当世英雄,但是那个时候奴隶制社会,人命在贵族那就没有那么值钱。“大爹”想的是自己的工作业绩?还是政治筹码?还是真正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干部本身的他最清楚。

不过我个人仍对“大爹”同志的辛苦付出致以极高的敬意,哪怕他也都是考虑政治资本,至少他辛苦为民做事,而且确实取得了功绩,就算是装出来的爱民,他装也好,作秀也好,那也总比不搭理、不装了、无视的态度强多了。

唐太宗经常把人民比作水,确实,民心似水,“大爹”不管怎样,成功治九州之水,也成功治了民心之水,甚至就是持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民心水、臣心水也都被他治完了。如此看来,历代之君,虽无历代大洪水之自然灾害,可又有哪个专治君王能免于治水呢?

水这东西向来厉害,平静的时候波澜不惊,得过且过,就坡下驴,顺势而为,绝不执拗。水也有韧性,尤其是中国的黄河长江之水,虽清浊有别,但东奔入海之志不改,灌溉孕育出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水也是最默默无闻的,它就这么默默东流,不与山争高低,唯善下包容,永远用最大的容忍去包容每一条汇入的支流。

水永远都用最卑微的智慧去教会这片土地的人们要怎么做人做事,道文化不也正发源于此吗?衍生于道文化的兵家,不也是通过对水的学习领悟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的奥妙么?水这东西越是沉默,越是可怕,越是静谧,越是暗流涌动、深不见底,而每当水泛滥之时,摧枯拉朽,不要说什么舟水之论,就是万丈高楼,也必将会在洪涛中秋风扫落叶飘零而去。

七、道破玄机

所以治理水,我想说三点:

一是水暗流涌动,没有成势时,及时的去处理,积极的面对。

二是水向来是应该疏导的,只做好防守堤坝,不懂疏导,是绝不可行的。

三是要看着点天意,虽然我们写大禹治水,看到人力可及,能把水处理的挺好,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暴雨的天时天机,即便圣明如大禹,也是治理不成功的。

有的新粉丝可能会问,说了那么多,近期水患频频你又做了什么?下一篇,我就讲讲我们在大水中做了什么,以及我们现在、以后能做什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