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之间的经济制衡战局势波动不定。其中,美国最大的无人机厂商Skydio宣布停产。这家企业面临如此巨大的困境,不仅仅映射出中美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揭示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Skydio濒临倒闭?中国对美国企业的出口管制又在这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出口管制:从潜伏到发酵
说起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管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12月1日的“大刀阔斧”,实际上,这一切早在去年就已埋下伏笔。当时,中国商务部将镓、锗等两用物项纳入管制清单,但并未明确指向任何国家,算是给美国留了一点余地。然而,美国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信号的重要性,反倒在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上再三挑衅。
随着时间推移,耐心终究是有限度的。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中国不得不加强对美国的出口限制。今年,商务部发布了更详尽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这是对美国的“威力加强版”制裁,针对性明显且力度加大,这无疑对包括Skydio在内的众多美国企业而言,是一场寒冬的降临。
Skydio之殇:一个“劣质盗版”的倒下
谈及无人机领域,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全球霸主——大疆。而Skydio,只能算是个“跟风者”。大疆在全球市场的霸占份额高达80%,Skydio却只能艰难维持着5%-6%的微薄份额。相较于大疆,Skydio仿佛是个“劣质盗版”,即使在美国本土,也难以与中国这个科技巨头抗衡。
为何Skydio此前还能勉强维持运营?答案很简单:得益于美国政府对本土企业的“特殊照顾”,以及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美国政府硬是要在政策层面给予Skydio扶持,甚至提供价格补贴,把订单硬塞给它们。然而,这种“温室里的花朵”,最终还是抵不过市场规律和产品竞争力的严酷考验。
失去中国:后果超乎想象的供应链危机
Skydio的覆灭并不是孤例,而是整个美国制造业的一角。在这背后,是美国对中国原材料的严重依赖。早期的贸易自由化为全球产业链带来了深刻影响,美国企业习惯于从中国采购成本低廉的高质量原材料,而这也是Skydio能够持续运转的重要保障。
但当中国开始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时,Skydio便像一个脱水的鱼,无翻身之力。事实上,许多美国企业都陷入类似的困境:失去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后,生产受限,成本飙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此消彼长,美国的某些企业被迫调整产业结构,甚至有的只能关门大吉。
未雨绸缪:美国军工企业的隐忧
不仅仅是像Skydio这样的小型企业感受到了寒意,就连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未能幸免于难。这家以制造F-35战斗机闻名的公司,在失去中国关键原材料供应后,也曾经历过产品质量下降,被五角大楼拒收的窘境。
美国政府虽然尝试通过继续给予订单来支撑这些企业,但失去供应链支持是致命的。即使有订单,有资金,没有原材料,生产线也将停滞,这不仅影响军工企业的财务状况,更潜在危害到美国的国防安全。
Skydio停产的消息显然只是冰山一角,随着中国对战略资源出口的进一步收紧,美国制造业的未来无疑将受到更多挑战。
制裁效果初显,仍需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