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两招,陈赓与老同学黄维,两个黄埔毕业生的对决高下立判

小鉴历史 2025-03-21 09:25:11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陈赓大将智破黄维十二万大军,

中野绝地逆袭封神之战!

1948年秋,陈赓与黄维这两位黄埔军校的同窗好友,

在淮海战役中上演了一场“猫捉老鼠”的封神之战,

战神陈赓三戏黄维彻底打崩国军王牌兵团,

将昔日齐头并进的同窗好友沦为自己战俘!

一个是蒋介石口中“忠勇无双”的机械化战神,

一个是毛泽东麾下“最诡诈的猎手”,

今天,让我们去见证:

黄埔一期两大奇才的终极对决之战,

陈赓是如何三次设局,

让拥兵12万的黄维兵团灰飞烟灭的?

第一局:猎人的“败退陷阱”

1948年深秋,淮海大地硝烟弥漫。

此时的蒋介石正手捧一份“完美计划”

——徐州、蚌埠、驻马店三路大军合击宿县,

打通津浦路,逆转淮海危局。

然而,任由蒋介石部署得如何天衣无缝,

却依然被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用一场教科书级的围歼战彻底瓦解。

11月,黄海战役打响,

蒋介石徐州集团军因华野重兵压境寸步难行,

处在蚌埠生怕当“出头鸟”的李延年、刘汝明畏首畏尾,

此时只有远在河南驻马店的黄维兵团,

奉命率12万精锐星夜东进”急援宿县“的黄伯韬兵团。

这支号称“国军王牌”的机械化兵团,

装备美式坦克、重炮,官兵清一色黄埔嫡系。

正因为黄维手握重兵装备,因此骄狂得不可一世,

认为率领的精锐国军部队

在解放军这般“泥腿子”面前能够达到完虐的效果,

并口吐狂言:“中野若敢拦路,必碾为齑粉!”

对于黄维的才能与性格,

中野首长刘伯承与邓小平早就了如指掌,

故尔特意精心为黄维兵团准备了一份世纪大礼,

为其布下了天罗地网。

陈赓为阻击黄维兵团北上增援徐州,

选择在南坪集布设“诱敌防线”。

一边构筑阵地虚张声势,表面展现顽强抵抗的姿态,

另一面则主动放弃北岸向南岸溃逃,

陈赓故意让部队丢弃破旧棉衣、锈蚀步枪,

伪装成杂牌军,

诱使黄维误判解放军主力在此集结。

11月23日,黄维兵团抵达涡河,

双方展开了火力对轰,

黄维派出18军军长杨伯涛亲自指挥20辆坦克进行冲锋,

妄图一阵猛冲撕破四纵阵地,

彻底将我军碾死在浍河南岸。然而,

正当他们打得热火朝天之时却发现了不对劲,

我军一线兵力很少,一打就后缩,

然后利用两翼阵地进行绞杀。

经过一天的拼杀国军也没捞到什么好处,

杨伯涛极不甘心,

晚上派兵侦察发现南岸沿途解放军丢掉的部分重武器。

陈赓诱敌深入的战术还真就迷惑住了黄维。

黄维得知解放军“仓皇溃逃”心里喜不自胜,

自认为是他的美式坦克与重炮吓退了解放军。

黄维向来就是一个“咬住诱饵”就不放的人,

哪里会错过歼灭解放军的机会,趁机带兵追击,

殊不知,这刚好中了陈赓的计。

当夜,中野1纵突然炸毁浍河浮桥,

黄维的坦克群被困在泥泞河滩,成了活靶子。

陈赓送给黄维的第一个“大礼包”就让黄维喝足了一壶。

下面咱们接着说陈赓给黄维设下的另外两局。

只用了两招,陈赓与老同学黄维,

两个黄埔毕业生的对决高下立判。

第二局:铁桶阵里的“心理绞杀”:

1948年11月25日,

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将国民党军第12兵团包围于宿县西南之双堆集。

双方战火在淮北平原化作千金蛇狂舞。

黄维兵团的美制M4谢尔曼坦克掀起的烟尘遮蔽了半边苍穹,

宛若移动的钢铁长城。

为了尊重对手,陈赓直接搬出了“飞雷炮”。

三千门土制抛射器在暮色里昂首,

粗陶坛里填满的硝铵炸药裹着铁钉碎石,

这是中野独创的“没良心炮”。

国军的钢铁巨兽在土炮雨中踉跄,

这位黄埔高材生做梦都没想到:

他的王牌部队竟在“土炮”面前不堪一击。

双方战至下午4时,

当黄维终于下令突围时才发现,

方圆15公里的双堆集早被解放军围成了铁桶。

在经过多次突围失败后,

绝望中的黄维甚至动用了毒气弹,

却被中野官兵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轻松化解。

黄维兵团被诱至双堆集后,

陈赓采取“先断腰、后围歼”战术。

这一围便是半月,此时黄维兵团内部早已断粮,

士兵们宰杀战马充饥,

十二兵团的炊事班开始煮皮带,

直到14天,

国军士兵甚至到了为抢一块树皮充饥互相开枪的地步。

实在不难想像,此时的黄维集团军哪里还有王牌部队的形象,

完完全全就是被老蒋遗弃的丧家犬。

黄维兵团生存空间被中野一再压缩收紧,

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陈赓此时还不打算放过于他,

随后第三局上场:最后24小时的“致命温柔”。

12月15日,

陈赓发动中野向仍在作困兽之争的黄维兵团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在总攻中,没良心炮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给黄维兵团造成了巨大的杀伤效果,

解放军战士趁着炮火的掩护,向敌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一翻厮杀下来,黄维兵团全军覆没。

就在当夜,陈赓派出一支特殊小队,

由黄埔时的炊事员背着热气腾腾的阳春面,

来到黄维跟前百感交集的说:军座,陈司令员说请您吃面!

妈呀,这是什么操作啊?黄维与陈赓二人同出黄埔,

此时此刻,只因二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与阵营,

陈赓这是赤裸裸的“杀人诛心”啦!

陈赓以上三局环环相扣,

既瓦解了黄维兵团的战术优势,

也彻底摧毁其战斗意志,

成为淮海战役中“以智胜力”的典范!

总体说来,陈赓在淮海战役中对付曾经的老同学,

归结起来也就是两招,一招就是围困后近迫作业,

一招就是使用“没良心炮”,

两招齐头并进,创下了以弱胜强的神话,

活生生耗死了黄维兵团12万精锐,

成功俘虏老蒋嫡系高级指挥官黄维。

淮海战役不仅终结了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12兵团,

更昭示了一个真理:战争的胜负,从不在武器优劣,

而在人心向背与统帅谋略。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