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对地方纸媒的影响与出路
高会鹏

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数智”理念及技术不仅成为科技前沿的“代言”,更以能让人与机共享刷新着媒体行业的传播方式。因此,智能媒体应运而生,即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
自2016年提出“智媒体”概念,智能媒体发展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短短数年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上海报业集团等媒体“大佬”已深深扎根于智能媒体领域。不少省市媒体比如河南日报、商丘日报也纷纷跟进,媒体“中央厨房”、“全媒体”采编、“融媒体”中心等智能媒体也在全国各地相继落地,引领着传统媒体创新发展、融合转型。
诚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数智时代,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也给地方纸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我国数量庞大的地方纸媒并不会因此而消亡,它们可以通过积极转型和创新,找到新的发展出路。
一、数智时代对地方纸媒的影响
全面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更改变了报纸“政治符号”的独特身份,开始向传递资讯、服务社会转变。
数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数字时代让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体验更加直接,也在倒逼着媒体行业不得不为了适应市场、迎合受众而改变传统发展模式。
作为媒体人,我们能感同身受,数智时代对地方纸媒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获取全球各地的新闻资讯,纸媒的时效性和传播范围受到很大限制。2005年出现的博客,刷新了人们的感观与体验,这是我国第一个可以让个人自由发布原创作品的平台。随着更多社交平台及网站的出现,自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内容生产的垄断。
另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兴起,也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受众,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获取信息,对纸媒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在此背景下,纸媒开始探索与新媒体合作。2006年,重庆日报与腾讯联办大渝网。随即,地方纸媒创办网站成为主流。到2009年,“综合门户+地方纸媒”的形式屡见不鲜,为纸媒转型搭建了新平台。
事分两面。虽然网络时代冲击着传统纸媒,但报纸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媒介,受众群体相对固定,新闻资讯比较权威,文化价值不可替代,仍是广大受众、特别是优质受众获取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权威信息的主流渠道。
“我们坚持做好内容产出,主动拥抱技术、拥抱新媒体,传统的媒体应该是有出路的。”《苏州日报》副总编辑高岩曾这样说,尽管新技术不断冲击着传统纸媒,但报纸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优势。相比其他平台,对于本地资源的整合力、对于各种信息的集成度,地方党报依然拥有相当的优势。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一方面要做好内容生产,另一方面则必须拥抱技术,“纸媒+智媒,就是我们的未来”。
实践证明,尽管进入了数智时代,纸媒以其独特性、权威性仍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地方纸媒的探索创新之路
时代永远在发展,未来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同时也迎来更多创新的机遇。面对“纸媒唱衰”的严峻形势,一如河南的地方纸媒,必须积极探索创新之路,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4G牌照。4G网络的广泛应用,让我们进入了多屏互动和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的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此后,新闻信息的面孔不再千篇一律,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质和量的变化。
媒体融合,央媒先知先试先行。2014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建成,传统媒体板块被打破,老旧采编运作模式被革新,调度中心、联动平台、新闻分发等新鲜名词充斥着眼球,“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成为广大媒体争相学习的经验。
由于新技术的加持,传统媒体运营结构在发生变化,新闻内容的生产输出也越来越智能化。当2015年人们还在惊叹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时,如今,移动视频、虚拟技术、现场直播等技术革新成果已成为常态化表达。至此,新媒体融合转型成为纸媒的必修课。
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不知不觉间,社会化媒体扑面而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内容和形式如何转换,用户、受众始终是“C位”,他们才是新闻生产和新闻消费的核心。
所以,纸媒不是要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要主动借助数智技术,创新传播手段和内容生产,叫响纸媒“内容为王”的金字招牌,在内容质量上下硬功夫,在传播效率上有新提升。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地方纸媒早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将纸媒内容“联网入端”,在实现精准推送的同时,更有利于受众在线阅读、随手分享、同步互动。
随着地方纸媒的创新融合发展,纷纷加大与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介的深度合作,数智化标签更加明显,传播渠道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加,当地主流媒体的属性也更加突出。
三、主动拥抱数智时代的发展潮流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要跟上。媒体融合是一场变革,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介之间不应此消彼长,而应深度融合、共同发展。这,是进入数智时代的新机遇,更是地方纸媒重塑当地新型主流媒体IP的必答题。
2023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即时通信、短视频用户规模均超10亿人。这说明,谁拥有了移动互联网,谁就拥有了稳定的用户市场。这一年,ChatGPT4.0问世,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文字智能编写、图片视频自动生成、虚拟主播直播带货……新闻内容不仅在变化,新闻生产方式更在更新换代。
与传统媒体寻找受众不同的是,数智时代更具“匠人”精神,新兴媒体可以精准定位用户、实现“一对一”寻找用户。更形象化来说,就是“用户在想什么它就会输送什么,用户需要什么它就提供什么”,主打一个“精准高效”。所以,传统媒体要学会积极主动拥抱数智时代的发展潮流,并做到勇立潮头、踏浪而歌。
对于地方媒体来说,主动拥抱新兴媒体和数智时代的同时,更要在融合发展中牢记“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的叮嘱,践行“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要求,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守正创新、坚守初心,紧握数智时代的“金话筒”,掌握舆论主导权、传播社会正能量。
去劣存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纸媒的优势在于坚持“内容为王”、在于“权威深度”。所以,越是在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强化主题策划鲜明化、新闻采编严谨化、推广发布大众化,突出纸媒独有的“真实准确、全面客观、深度剖析、独家原创”特点,让优势更优。
为更好地适应数智时代潮流,地方纸媒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熟悉纸媒业务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的投入,提高数智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地方纸媒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如开展广告代理、活动策划、文创产品开发等业务,增加收入来源和渠道。
总之,数智时代虽然给地方纸媒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转型升级、变道超车的机遇。只要地方纸媒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稳中求进,不断创新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更为丰富的新闻信息服务。(作者单位:商丘日报社)
原载于2024年《城市党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