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仅存的八角藏书楼,已有91年历史,却淹没于民居中无人问津

四月去旅行 2024-05-22 01:19:56

最近有一部关于藏书楼的纪录片名叫《且上书楼》,12集的篇幅里讲述了各地有代表性的传统藏书楼,知名如宁波的天一阁、湖州南浔的嘉业藏书楼、聊城的海源阁等。其中第一集开篇的主角足够特殊,它位于上海繁华的静安区,被居民楼环环抱,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这便是上海仅存的私人藏书楼旧址,名叫小校经阁。

藏书世家

小校经阁建于1933年,主人是民国名扬海内的收藏大家刘体智,字晦之,安徽庐江人。他的父亲,正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心腹至交刘秉璋。刘秉璋是李鸿章手下最得力的武将,曾领导镇海之役大捷,被提拔为四川总督。而刘秉璋本人就颇爱藏书,在安徽老宅有远碧楼藏书楼,祖上几代人的藏书积累对他影响很大。

刘秉璋去世后,其四子刘体智继承了父亲的全部藏书。来到上海后,随着书籍藏品越来越多,家中无法安放,刘体智才在宅邸对面建起了这座小校经阁。由于过去很多朝代都有“校经阁”,刘体智便自谦地把自己的藏书楼命名为小校经阁。

小校经阁是一栋古典风格的八角小楼,二层砖木结构。墙面装饰有如意形花纹,房顶由琉璃瓦铺就,每只屋角上饰以各种吉祥小动物,底层屋檐起翘,下有云纹斗拱。底层基座有精细的石雕围栏,以及复古的拼花小砖。

从金融巨子到收藏领域“天花板”

刘体智一开始从事的是银行业,曾任晚清户部郎中、大清银行安徽总办等职,1919年出任中实银行上海分行经理。1935年,因为种种原因刘体智辞去银行要职,专心深耕收藏领域。没想到墙内开花墙外香,他在收藏领域高歌猛进,几乎所有门类都有涉猎。他的收藏以甲骨文、青铜器、古钱币及善本古籍为主,兼及书画瓷器、秦汉玺印、汉魏名碑、名人名砚等等。

据统计,刘体智的小校经阁内,曾藏有古书500箱约10万本,以明清精刻为主,亦不乏宋元古本;甲骨文28450片,占当时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国内外私藏甲骨最多者;青铜器430件,是民国以来收藏青铜器最多的人。据说在他的小校经阁内,长年雇佣着十几名抄书、校书的秀才,书山书海,整日忙碌不停。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来形容刘体智的小校经阁十分恰当。在这样一个书香缭绕、上海滩数得着的高雅地方,张元济、罗振玉、罗振常、商承祚、陈梦家、容庚、傅斯年、陈叔通、郑振铎等顶级古文化研究学者,都喜欢来这里看看藏品,与主人切磋切磋。主人刘体智更是请人将龟甲骨片拓出文字,集为《书契丛编》,交给郭沫若做学术研究。为郭沫若日后编撰《殷契粹编》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藏品悉数捐献

1951年,这处花园住宅被征用,刘体智从这里搬出。1962年刘体智因病去世,去世之前他已把所有藏品捐献,身后不留一丝一毫。500箱古籍共10余万册,捐给上海图书馆;28000多块甲骨片捐给中央文化部;各类古墨数万锭,捐给了安徽省博物馆;古代兵器130件,青铜器87件,全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唐朝的宫廷乐器大小忽雷两具,捐给中央文化部,转藏故宫博物院。繁华散尽,这座藏书楼的传奇故事就此落幕。

实地探访

如今,走进小校经阁所在的新闸路1321号,院落内是与闹市车水马龙截然不同的古朴幽静。迎门就是院子里4棵枝叶粗大的玉兰树,原位于李鸿章长子李经方家中。李家离开上海前将这4棵玉兰赠予小校经阁主人。同时搬来的还有很多太湖石,曾在前院里堆砌成山。数十年后,太湖石被搬往静安公园造景,只剩广玉兰挺拔至今,四周也建起了高矮不一的居民楼。

穿过前院的林木折向西部,可见一道嵌着漏窗的花墙,花墙中间是一扇城市居民小区里很难见到的月洞门。月洞门背后的内院,才是小校经阁真正所处的院子。内院不大,小校经阁地处内院以南,在春日浓密的树荫之下很难一窥全貌,除非登高俯瞰或者航拍。

走近细看,这座二层传统中式小楼装起了现代的空调外机,看外机数量内部应该住着不止一户人家。周围的低矮的楼房是后人搭建的,也住进了几户人家。石雕围栏的周围堆满了各种生活物品,杂乱中又有一丝生活气息。阳光穿透树荫洒在这座百年建筑之上,正午时分内院不闻人声安静至极,只有住户养的鸽子在院子里大摇大摆走过,毫不惧怕生人。

内院北侧是一幢方方正正,带有装饰艺术风格的三开间四层钢筋水泥大楼,是过去刘体智的住宅,与小校经阁隔院相望,目前也是“七十二家房客”的现状。

据说过去从住宅到藏书楼之间,主人建了一条玻璃走廊,现在早已无从寻觅。只有小校经阁尚存,无声地言说着国宝的流散与重聚。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