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小学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此外,部编教材中还有阅读策略单元,提出怎样让学生学会预测,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掌握好阅读策略,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学会预测
预测,指的是读者在阅读时根据有关信息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的自主假设。边阅读边预测可以增加很多阅读乐趣。常见的一些基本的预测方法如下:
·看题目预测
有些文章的题目很容易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产生丰富想象。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什么原因导致老屋总也倒不了呢?难道是被施了魔法吗?

(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截图)
·看插图预测
文章的插图可以提供一些故事的线索。如阅读《小狗学叫》时,第一张插图是小狗在向小公鸡学叫,第二张插图是狐狸躺在地上,捧着肚子哈哈大笑,我们可以根据这两张插图预测狐狸在嘲笑学会鸡叫的小狗。

(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截图)

(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截图)
·根据文章内容预测
文章的内容也会留下一些线索。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先是小猫来求老屋别倒下;小猫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再后来是小蜘蛛。我们可以预测接下来还会有其他的小动物需要帮助,来求老屋不要倒下。
·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预测
预测时要有依据。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依据生活经验和常识,不断地被别人打扰,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耐烦,从而可以预测: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预测的内容跟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可以将自己预测的内容与实际内容进行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这样,实际的阅读过程变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种不断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推动我们思维的发展。在不断地假设检验中,我们对文本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学会复述
三年级总体复述要求是能够依据“提示”详细地复述故事。如三下第八单元“有趣的故事”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的学习要求。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借助表格复述
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故事,为复述故事搭建框架,便于有序地复述。如复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我们可先用表格列出时间、顾客的要求和裁缝的反应,再借助表格按时间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截图)
·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
如《漏》可以借助课后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展开合理想象来进行复述。

(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截图)
总结:
通过阅读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内容来源于木头马《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训练88篇》

—— END ——
文章来源于木头马图书公众号,想看更多的文章请关注木头马图书公众号。